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洋经济》2011,(1):16-20
建设海洋强国需要繁荣的海洋经济作支撑,而发展海洋经济需要拥有大量先进的海洋工程装备。当前,国家已将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国船舶工业集团(CSSC)拥有国内领先的海洋工程装备设计制造能力,结合对产业发展的理解,对加快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规划蓝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起步较晚、起点较低,目前处在全球同行业的第三阵营,主要以中低端产品制造为主。目前,设计开发能力落后、高端配套能力薄弱、工程总包能力欠缺、产业体系不健全、统筹规划不完善等已成为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瓶颈,必须采取技术升级、配套升级、产业链升级、规划升级等一系列有效措施,推动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培育壮大我国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一步培育和壮大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是开发海洋、维护海权、发展海洋经济的需要。全球海洋工程装备业发展较快,竞争也十分激烈。我国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这个新兴产业,为建设海洋强国作出新的贡献。本文就此提出若干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作为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端装备制造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的同时,还存在着诸多发展问题。财政税收政策是政府支持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措施和重要手段。目前,我国财政政策对于高端装备制造业支持不足,税收政策对于高端装备制造业支持乏力。应在未来5—10年中,对于航空、航天、高速铁路、海洋工程和智能五大类重点发展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在扩大资金来源、引导技术创新、支持人才培养、促进市场开拓、鼓励兼并重组方面实施必要的财政和税收激励政策。  相似文献   

5.
江苏作为中国第一大制造业省份和第二大经济省份,探寻以高端装备制造业为突出代表的江苏制造业的发展途径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和政府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从传统结构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存在的不足入手,基于新结构主义增长甄别和因势利导框架(GIFF)和江苏省高端装备制造业实践概况,从产业的比较优势、 产业的发展潜力、 产业结构、 人才及政府支撑几个方面对如何优化江苏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水平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海萍 《大陆桥视野》2010,(12):91-92
近些年来,我国船舶和海洋工程项目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海洋工程还有一定的差距。当前海洋油气田开采工程已列入国家重点扶持项目,海洋工程装备似乎是一夜之间成为中国造船等重型制造业巨头们争抢的"香饽饽"。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产业?其诱惑力到底何在?  相似文献   

7.
文章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国内30个省、市、自治区的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进行综合比较.通过分析装备制造业七个大行业19项主要经济指标,认为陕西装备制造业具有一定的规模竞争力和综合竞争力,但是比东部的江苏、广东等省份竞争力弱.  相似文献   

8.
刘小锋  赵慧 《发展研究》2016,(11):62-69
福建省以海洋工程装备为主导的海洋新兴产业正在快速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已形成了一定的产业体系,但仍然面临着诸多的发展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的发展环境与现状,明确福建省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发展思路和重点,提出加快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和提升集群式创新效率,是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在界定集群式创新概念及特征基础上,以江苏为例,采用产业集群度系数模型分析其装备制造业集群发展水平,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和超效率DEA模型测度集群式创新效率,进而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剖析影响创新效率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江苏装备制造业存在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集群发展效应;其集群式创新效率呈振荡上升态势,但在集群水平、产值利润率、劳动生产率等方面与广东、山东、浙江、上海等存在程度不一的差距;从影响因素看,产业集群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已成为江苏装备制造业集群式创新的基础和重要动力,但科技创新投入、网络化联结水平对集群式创新的效率提升表现出明显的滞后性,而企业规模偏小则制约装备制造业集群式创新效率的稳步提升,需要采取综合措施,推动装备制造业集群化、创新化、特色化、高效率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0.
刘洪昌  张华 《当代经济》2018,(13):46-49
近些年来,虽然江苏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突破性创新能力仍显不足.要改变现状,寻求突破,就要沿着加快发展智慧海洋产业和海洋信息服务业、提升发展海洋现代服务业、着力发展海洋可再生能源业、规模发展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重点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思路,精准发力,特别是要在开展海洋产业关键技术联合攻关、科技成果产业化、创新型海洋人才培养、海洋产业创新平台及重大载体建设、完善科技金融体系、搭建金融服务新平台等方面多下功夫.  相似文献   

11.
正广东已吹响进军高端制造业的集结号——8月1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广东省人民政府在珠海市举行共同推进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发展合作协议签署暨项目签约仪式。珠江西岸五市一区39个项目现场签约,投资总额达1050.9亿元。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的发展目标是:到2017年,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规模以上产值超过1.3万亿元,初步形成智能制造装备、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轨道交通装备、通用航空装备等重点产业链。  相似文献   

12.
李彬 《经济研究导刊》2010,(23):74-75,78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产业是为海洋开发提供装备的新兴战略性产业,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海洋开发步伐的加快,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产业国际化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并呈不可抵挡之势。从政府的角度出发,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产业走向国际化,实现"国际化"战略,必须对政府进行准确职能定位,切实履行政府职能,积极发挥对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产业的引导和宏观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3.
自2003年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东北装备制造业焕发了活力,整体竞争力快速提升。但同时,南方地区重工业化趋势不断增强,中西部很多地区也把发展装备制造业作为战略目标,国内装备制造业的市场格局在快速调整。从相关数据的分析看,东北装备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相对于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有一定优势,但优势地位受到挑战,一些指标同广东、江苏、上海等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面临很多困难,需要采取强有力的对策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4.
随着海洋开发步伐的加快,广阔的发展机遇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抢占这一领域,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的国际竞争将更加激烈。然而,我国此方面的立法却还无法满足本产业国际化发展的需要。构建一部具有综合性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产业法律体系,成为保护我国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长远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5.
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福建抓住国家政策机遇、加快海洋开发的必然选择.福建应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水淡化与海水综合利用产业、游艇业等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福建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既面临着一定机遇也遇到了不少的问题.针对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通过SWOT方法分析青岛市发展高端产业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发现青岛市有较大的潜力。围绕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青岛市必须重点打造汽车、造船、海洋工程、能源和环保装备为核心的先进装备制造业,以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为核心的高技术产业和以金融业、科技信息、物流与创意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等三大高端产业,以加速推进环湾保护、拥湾发展发展战略,优化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7.
从江苏经济区域性和装备制造业产业特征两个方面分析了江苏省装备制造业存在的产业脆弱性问题,认为这种产业脆弱性是由于该产业对外部资源的依赖使得自身在面临外部环境变化时稳定性状态遭到破坏、应对能力不够导致的整个产业不稳定而积累的风险状态。在概念界定的基础上,构建了产业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云模型的客观性、科学性和具体性,采用云模型评价法对江苏省装备制造业产业脆弱性进行了评价。结果发现:江苏省装备制造业的创新脆弱性、结构脆弱性、政府职能脆弱性和产业文化脆弱性都较显著。其中,产业结构合理性、产业受控制程度、政府职能和产业文化的脆弱性尤为突出。最后,提出了降低产业脆弱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麦宇曼 《商周刊》2013,(9):26-27
国际贸易频繁,大宗商品海上运输忙忙碌碌——过去十年中国海外订单的大爆发,为国内的船舶制造业带来极大繁荣,使中国一跃成为造船产量的世界第一。过去三十年,在中国南海、黄海的油田大发现,使中国在短期内快速提升海上资源开采能力,成为刻不容缓之要务。而这需要强大的海洋工程装备产业作为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经济师》2020,(1)
文章分析了辽宁装备制造业利用FDI以及产业安全现状。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利用FDI现状具体包括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利用FDI变动趋势、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利用FDI结构特征。辽宁省装备制造业产业安全现状具体包括装备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较小、装备制造业对外依存度较高、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20.
"十三五"时期,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同时随着国家相关扶持政策不断推出,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也迎来了新机遇。但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影响,高端装备制造业生存发展压力不断加大、国际竞争更加激烈、产业发展能力仍需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薄弱。为确保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安全,应维护高端装备制造业生存环境、提高高端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开拓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发展能力、全面提高高端装备制造业技术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