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晚清时代,胡雪岩是这个艰难多变的时代的弄潮儿。他出身普通学徒,但商略过人,胆识超群,游走官商之间,决战市场之上,一跃为富可敌国的“活财神”,也成为晚清“红顶商人”的代表人物,后人甚至以“亚商圣”称之。有民谚称:“做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足见其影响之大。  相似文献   

2.
书架     
《中国工商》2004,(11):186-187
本书被誉为“韩国版红顶商人传”。是韩国作家崔仁浩继《商道》后的又一气势恢宏的经典之作。本书描述了古朝鲜新罗王国“海上贸易王”——巨商张保皋辉煌而悲壮的一生传奇。作者以朴拙、历练的笔触,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这位出身小岛平民,继而从戎中国,后又回国经商出任朝鲜国大使的一代富豪,驰骋于商场、官场所经历的血雨腥风和世事沧桑。  相似文献   

3.
张翼 《商界名家》2003,(8):30-32
继仰融之后,中国二号富豪杨斌、上海首富周正毅相继落马、身陷圈圄。尽管“问题富豪”只是富豪中的一部分.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社会转型期。中国富豪的良知、品德正在面临律令以及公众的无情拷问。《商界名家》在这里请出有着“中国首富”之称的东方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行、“河北首富”卓达集团总裁杨卓舒,畅谈财富的终极意义与归宿。  相似文献   

4.
胡坚 《商界名家》2003,(8):26-26
改革开放之前,中国没有“富豪”。存在的是普遍的生活水平低下和贫穷现象。不惟如此,中国社会多少年沿袭下来的“为富不仁”、“劫富济贫”的观点深人人心。因此,当中国经济逐步发展起来,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特别是非常富裕起来,成为所谓富豪之后,富豪和不是富豪的人的心态和行为都开始不知所措起来。  相似文献   

5.
《浙商》2013,(19):31-31
最新发布的2013年胡润财富报告显示,中国“千万富豪”已达105万,每1300人中就有—人是“千万富豪”,“亿万富豪”的人数也达到了6.45万。“千万富豪”的平均年龄为38岁,“亿万富豪”为40岁,均较上年降低了1岁,富豪呈现年轻化趋势,其中一大原因便是二代富豪的增多。  相似文献   

6.
我们不想刻意去“炒作”某个富豪的问题,但“问题富豪”现象值得全社会来关注、来思考—— “富豪们”或多或少地出现问题,是否有其共性?或者说,他们出现问题是偶然还是必然? “问题富豪”多为民营企业家,这对当下的民营企业的发展是否形成冲击?我国的民营企业应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路健康发展? 毋庸讳言,正是因为“问题富豪”的相继出现,我们对财富有了相当沉重的解读。我们不必“仇富”,但对“富豪”的问题我们必须警醒——要让财富在阳光下攀升,让民企成为催生真正企业家的摇篮,需要我们共同来努力!  相似文献   

7.
赵晓 《商界名家》2003,(8):27-27
富豪接连出事不能说有100%的必然性,但有相当大的必然性。原因就在于中国的富豪都是“转轨富豪”,也就是在不规范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富豪.而不是成熟市场经济出现的“市场富豪”。  相似文献   

8.
潘峰 《计划与市场》2001,(6):22-24,29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号角。正是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孕育了中国一代富豪。去年11月份世界著名的杂志《福布斯》列出了中国内地富豪排行榜,笔者通过对中国内地前五十位富豪的研究剖析,发现了这个富豪群体所具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首先纠正一个说法,就是“富豪阶层”这个说法不恰当。因为出现问题的仅仅是少数人,目前我们还不能把所有的富豪定义为一个阶层,而且出问题的这些人本身也不具有代表性,其实他们的特点就是胆大妄为,投机倒把。成为成功企业家(就是所说的“富豪”)的人绝大多数都是很优秀的。就我认识的而言就有很多,并非有问题的才能成为富豪,并不是违法才能发财,那些出现问题的只是很少数罢了。  相似文献   

10.
润东 《商界名家》2003,(8):20-22
随着一些“问题富豪”浮出水面,他们“不义之财”的来历又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为什么许多问题富豪只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就迅速聚敛起西方富豪需要历经两三代方能积累起来的巨额财富?他们的财富为何总是遮遮掩掩不敢见见阳光?  相似文献   

11.
王孟 《市场周刊》2013,(8):44-47
官商结合,我国自古以来便存在。如今,这一幕再次“上演”在广大民众面前,这一次,事件的主角是金螳螂、朱兴良和季建业。  相似文献   

12.
曹康林 《商界名家》2005,(10):16-22
新疆的3号富豪艾克拉木(啤酒花)走了,2号富豪唐氏兄弟主力唐万新(德隆)被关了,作为1号富豪的孙广信的日子还会好过么?“《商界名家》中国地方富豪追综”报道组在采访甘肃首富张国芳后再赴西部,如记者所牵挂的一样——在新疆民间舆论的“好富豪”名单中,没有孙广信!孙广信这位军人出身的民营企业家,他和他的广汇究竟怎么了?  相似文献   

13.
2006年7月18日,《南方周末》发布了中国顶级富豪精神世界调查报告,人均财富超过22亿元的60位内地富豪接受了问卷调查,内容涉及金钱、事业、两性、信仰等诸多方面。调查显示,多数富豪对金钱爱恨交加,内心充满不安全感,虽然拥有巨大财富,但并没有真正掌握自己内心的命运。这个“不安全感”在一定意义上是中国内地富豪心理的真实反映,用另一位学者的话说:“内地富豪还在围绕着财富、事业转,还没有达到围绕社会转的层次,远未达到‘企业家’这个境界和水平。现在还处在蝌蚪变青蛙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4.
2003年,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前所未有地引人注目,从富人安全到“仇富”心态,从“原罪”问题到民间融资从“问题富豪”到“财富英雄”,一桩桩典型事件的接连引爆.使中国民营经济及民营企业家凸显在中国经济舞台的聚光灯下.由此引发的种种揣测、思考和讨论使这一阶层在轮廓日渐清晰的同时,也令人们对中国民企的2004年走向和角色扮演充满期待。  相似文献   

15.
进入2010年,中国的财富积累已经超过了30年,80后也已经30岁了。 据《福布斯》最新统计,中国的千万富翁有44万人,亿万富豪超过1.8万,中国已经成为亿万富豪人数排名第二的国家,仅次于美国。富豪人数惊人地增长,与中国楼市的高速增长密不可分,最新的福布斯中国内地400富豪榜单中,有154位来自房地产业,房地产成为名副其实的“富豪高产田”。  相似文献   

16.
红顶商人     
张春来 《中国工商》2004,(5):126-127
关于“红顶商人”,有一些与传统认识不同的看法,在这里抖落出米,听听读者的意见。  相似文献   

17.
作为改革开放后全国第一个私人买车,私人兴办旅游出租公司的“个体户”,他是“抢得先机”的幸运儿,更是勇与谋结合的市场之子!作为当年曾主动提出要帮牟其中还外债的“神秘富豪”,他验证了民营企业家的成长艰难,更体现了中国式壮大的商业智慧!  相似文献   

18.
这个世界每天都在上演“穷光蛋变富豪”的故事,然而,由一穷二白晋升“中国首富”的版本却几乎没有。2011年中国内地的“新首富”、三一集团董事长梁稳根是个特例。  相似文献   

19.
《财经界(学术)》2010,(13):11-11
6月12日,胡润发布了其最新的“2010胡润富豪消费价格指数”,其消费价格指数为11.3%,去年同期则为4.6%;这意味着,现在要花更多的钱才能进入中国的精英圈。调查显示,目前中国已拥有87.5万个千万富豪,  相似文献   

20.
“每年至少要消费8299万元”一这是“富豪榜专业户”胡润为“中国新贵族”划定的最新消费标准。前不久,胡润抛出一份“2008中国新贵族消费门槛”,据他称,符合这一标准的中国新贵富豪共有5万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