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邹艳 《现代商贸工业》2009,21(17):11-12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中国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更好地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熟悉国际市场,学习国外先进的技能和管理经验,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介绍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现状以及全球金融危机对"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带来的冲击与机遇,并提出了在全球金融危机环境下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策略。  相似文献   

2.
在经济全球全球化的浪潮中,各国企业必须要与国际接轨,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成为国际化的企业。中国企业在走向国际市场的过程中要面临国际化和本剧各国具体情况本土化的问题,而国外企业在进入中国市场进程中,同时也面临着本土化的问题。企业该如何处理好国际化问题的同时又解决好本土化的任务,是我们要探讨的问题,结合雀巢在中国成功营销案例,来分析探讨国际化合本土化问题,试图为中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寻找一些可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环境下,我国企业发展迅猛,越来越多企业进入到国际市场中,为适应国际市场的新要求,企业管理正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该文旨在分析中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产生的管理新趋势.为更多的想迈进国际市场的企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全球采购为中国企业打开了一个在世界上寻找市场份额、寻找合作者与寻找最终消费者的窗口,不仅有力地促进了中国产品的扩大出口,而且有力地提升了中国外贸的整体水平,对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同时对中国企业进一步融入全球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中国已成为超过美国的全球第二大贸易出口国,跨国企业在华的全球采购规模也在逐年加大,并且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中国全球采购市场的地位受到了动摇,其带来的不利影响具体表现为:外部需求萎缩导致中国企业出现"订单荒";金融危机致使国际买家改变采购行为;国际采购商对供应商的要求越来越苛刻;新兴市场改变了中国供应商的市场重点;供方企业参与全球采购的风险在加大.  相似文献   

5.
伴随全球产业转移的浪潮,国际服务外包获得了高速的发展。目前中国企业开始积极主动发展国际服务外包业务,然而中国尚未确立自身在全球市场激烈竞争中的战略地位。本文通过对国际服务外包的发展趋势及我国发展服务外包的优势与劣势分析,提出了今后我国发展服务外包的相关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6.
金融危机横扫全球,经历了洗礼的我国企业,面对国内外环境大调整和大变革,对国际竞争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本文深入分析中国市场、中国企业存在的问题,为后危机时代培育可持续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全球经济逐渐发展成为一体化经济,国际市场对企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作用。尤其是中国在加入WTO之后,靠出口生存的沿海城市企业,特别是那些知道企业发展策略的重要支撑是拓展国际市场的公司。在一定程度上国际市场营销的制定决定了企业的经济水平和总体营利能力。怎样在日益变化的环境中获得更多机会发展和生存成为越来越多企业追求的目标。文章通过对东南亚市场营销环境、营销策略的实施进行研究和分析,对摩托车在东南亚市场营销策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合理的管理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8.
周明月 《市场论坛》2009,(8):63-64,59
国际化经营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战略的选择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了国际市场,开始了国际化经营.文章阐述了我国企业国际市场进入的现状,分析了我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战略选择问题,并分别从政府和企业的角度对我国企业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商界》2007,(12):71-72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推动下,中国市场及中国企业已融入全球市场竞争的大环境。 今年作为国际信誉研究院进入中国市场的第二年,也是中国参与全球企业信誉测评的第二年,本刊采访了国际信誉研究院(中国)院长潘少华。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遭受反倾销调查案最多的国家,为中国企业国际市场开拓带来严重阻碍。本文围绕国际贸易中反倾销调查原因进行分析探讨,结合国内市场实情寻求解决对策,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唤起政府有关部门以及国内企业对反倾销问题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商》2015,(12)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加深,各国贸易往来越来越密切,当今国际市场成为各国企业争相竞争的市场。国际市场是众多企业争相竞争的主要市场,因为国际市场能为企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空间,无论是从利润层面还是知名度上都是极其巨大的。世界经济在逐步的实现全球化,各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不断加剧,企业由于自身的经济实力和在国际市场中占据的历史低位不同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我国是国际贸易市场上的重要国家,在各个层面影响着世界贸易。我国的贸易规模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扩大,我国已经成为对外贸易的大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国际市场。然而随着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很多问题也显现出来。笔者结合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实际阐述了当前我国企业应当如何发展对外贸易,国家和企业应当从哪些方面下手,着重改善对外贸易环境。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全球能源市场的动荡与地缘政治冲突不断持续,为推动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与满足世界对绿色能源的更高需求,中欧对能源转型的共识日益增强,绿色转型已成为中国与欧盟新时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内容。面对全球绿色转型新格局,中国新能源企业在全面拓展企业国际化战略,出海欧盟市场时则需要重新考量企业外部环境及内部风险防控和运营管理等问题。本文从欧盟政策监管、技术标准、产业链和环保主义等层面分析中国新能源企业在欧出口或投资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政府、行业和企业合力构建稳定的海外营商环境,规范企业经营风险,健全产业体系,优化企业国际化布局,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商》2015,(14)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环境,中国企业要想走向世界,就必须积极应对国际市场带来的挑战,建立属于中国企业的品牌,进而不断提高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本文就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开拓中的品牌战略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在全球老龄化加剧的背景下,中国为更好地促进养老年金市场的发展,2014年1月1日起对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实行个税递延优惠政策。由此,首先介绍了中国企业年金发展情况,并通过对年金市场的国际比较指出中国年金市场规模较小,发展滞后,单纯实行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的个税递延难以有效发挥税收优惠对企业年金的促进作用。然后介绍了美国以及日本的企业年金计划,旨在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最后根据中国具体实际情况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重塑全球价值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次的经济危机正在改变全球的产业格局,构建新的营商环境。而中国市场作为世界上少数甚至是唯一的亮点,正在成为国际领先企业关注的焦点。随着中国市场对企业重要性的加深,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在实际运营上将中国作为其全球价值链的枢纽。  相似文献   

16.
国际市场对来自中国的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对中国企业而言,如欲制胜全球市场,不但要在运营上紧靠国际商业规则,更要突破外国公私机构对于中国企业普遍的不信任感和固有成见,树立信用和国际声誉,让自己的海外拓展更上一个台阶。  相似文献   

17.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7年之后的今天,中国的市场已全面开放而被完全纳入到全球市场之中,中国企业需要“走出去“寻求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已是毋庸置疑。通过对中国企业出口、跨国战略联盟、跨国并购、新建企业四种主要国际化途径的综合比较得出跨国联盟是目前中国企业实现“走出去“最合适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经济的日益发展,不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对汽油的需求都有所增加,汽油价格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在中国一直存在着汽油零售价格跟涨不跟跌的质疑,所谓跟涨不跟跌就是指在全球汽油市场价格下降的时候,中国汽油零售价格逆势上涨,但当国际市场价格下跌时,中国汽油价格保持不变或降价幅度很小,远小于国际市场降价幅度。社会各界对此问题也存在着多种解释。由于美国是国际汽油市场上最具代表性的国家,因此本文仅就中美两国汽油零售价格做出比较分析。本文主要从:中美汽油市场结构比较、汽油价格构成机制、中美汽油成本和利润率比较(以中石化和美孚公司为例)、中国汽油零售价格如何实现与国际接轨这些问题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将从全球一体化的实际背景出发,以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品牌塑造现状为入题点,详细剖析了一个企业要在全球范围!的市场经营中,塑造知名品牌为企业所带来的优势,提出企业在从事国际化经营过程中可采取的品牌战略措施,为广大走向国际市场的中国企业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瑞星的杀毒软件登陆日本,这在2002年的中国IT行业,无疑是一件大事。因为这不仅意味着中国通用类软件从此结束了自我封闭的局面,开始走向国际化市场,更预示着中国软件行业终于开始借助企业品牌的力量,试图形成在国际市场上代表自己利益的声音。 由此不难看出,一些善于技术创新的中国软件企业,已经不再把自己的企业发展目标局限在中国这个区域市场,而开始对全球各个区域市场予以更大的关注。相对于经常沦为低层次竞争的国内软件市场,国际大市场中存在着更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