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阳光银行小额信贷模式:基于外部性理论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阳光银行为例,从经济学角度探讨了小额信贷外部性影响的解决途径。阳光银行对发展中国家小额信贷发展具有极强的示范效应:小额信贷机构只要设计有效降低贷款成本和控制小额信贷风险的机制,诱导更多借款人进入小额信贷市场,最终就可以实现小额信贷市场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的一致,提供社会理想状态下的小额信贷供给。  相似文献   

2.
《商》2015,(10)
小额信贷的性质决定其在农村有很大的发展市场,本文对陕西农村市场现阶段小额信贷的客户供给与需求进行分析,运用大量的数据综合探索,得出相应的结论和对策,完善农村金融体系,使陕西新农村建设下小额信贷得以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3.
袁苑 《消费导刊》2014,(6):62-62
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信贷成为一种新兴的民间信贷模式。传统小额信贷供给机构只能满足很小一部分的资金需求,而P2P网络小额信贷利用网络技术对小额信贷进行了创新改进和发展,本文通过研究P2P网络信贷的运行模式,从不同方面分析网络信贷存在风险及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商》2016,(10)
小额贷款是国际公认的最成功的信贷扶贫模式之一,在严峻的扶贫脱贫形势下,对农村小额信贷供给的研究能够从供给的角度改善我国资金供求的不合理性,为农户发展多元经济提供有效支撑,从而促进农民增收,促成城乡协调发展,也有利于完善我国普惠金融体系的建设。本文针对国内外的几个典型案例进行集中总结分析,以供农村小额信贷供给机构进行参考借鉴和模式创新。  相似文献   

5.
浅议农村小额贷款存在的风险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小额信贷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资金供给渠道,但是随着这项工程的进行,贷款利率、缺乏监管、贷款品种单一、风险大等一些新的问题开始浮现出来并成为阻碍小额信贷进一步发展的障碍。文章就其中比较普遍和重要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并根据国外的相关经验和对国内相关政策的理解有的放矢地提出了一系列对策,以便更好地促进农村小额信贷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P2P信贷即网络信贷,具有小额、无担保、快捷、网络化的特点,是一种新生第三方金融创新借贷平台,有利于解决传统小额信贷供给机构的资金供不足的难题.文章主要对现有的中国P2P网络信贷运营模式、自身优点和存在的风险进行了探索研究,进而提出解决P2P信贷风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村小额信贷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资金供给渠道,但是随着这项工程的进行,政府干预、贷款利率受限、缺乏监管等问题开始浮现出来并成为阻碍小额信贷进一步发展的障碍。根据这些问题以及国外的先进经验和对国内相关政策提出市场化运作、规避风险、利率放开、完善监管相关对策,以便更好地促进农村小额信贷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我国目前农村人口为674149546人,占总人口50.3204.在这样一个国家,发展农村金融是必要的.在人民银行的大力推动下,信用合作社系统正在开展大规模小额信用贷款的工作.作为农村金融的主要供给部分,小额信贷为农村金融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通过对目前我国小额信贷现状的阐述,寻求解决各种制约性因素的方法,从而促进小额信贷更好地为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小额信贷,广义上又称微型金融(Microfinance),是指向低收入人群或微型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一种金融中介形式(或机构)。小额信贷在我国经历了近二十年的实践操作后,其发展已陷入困境,在现存的300多家小额信贷机构中,正常运作的不足1/5,很多机构问题严峻,资金供给极度缺乏,贷款资本金不断缩小,时刻存在停止运行的威胁。  相似文献   

10.
结合农户借贷行为特征,采用江苏省金湖县273个农户实地调查数据,通过基于"直接意愿调查法"的二元Probit模型,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实证分析中国较发达地区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外出务工人数、农村家庭大额非日常支出、农户人际关系的强弱和正规社会资本资源显著影响农户小额信贷的需求,而非农收入比重、农户兼业类型及地区人均贷款显著影响农户获得小额信贷的概率。因此,重视和挖掘农户潜在信贷需求,改进信贷产品服务和质量,满足农户多样化的资金需求,才是实现农村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之道。  相似文献   

11.
农户融资供给随着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而逐步深化,目前,正规农村金融机构农户融资供给的制度形式是小额贷款.优化农户融资供给体系的总体构想是构建“以小额信贷为基础,以政策性金融为保障,以商业性金融为支撑,以良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为支持”的新型农村金融体系.具体而言,就是通过整合小额信贷资源来充分发挥小额信贷的基础作用;通过拓宽政策性金融支持范围来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的保障作用;通过改善现有农村金融机构的支农功能来发挥商业性金融的支撑作用;通过着力改善农村地区金融生态环境来发挥良好金融生态环境的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当前扶贫攻坚阶段,剩下的贫困户多分布于深度贫困区,由于深度贫困区其特有的复杂特点使得小额信贷扶贫也出现有别于其他地区的特有现象。文章通过田野调查方法对深度贫困区进行小额信贷扶贫调查,发现在当前政策性扶贫信贷供给充足的情况下,却出现了信贷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通过深入调查和访谈,分析造成信贷有效需求不足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供当前扶贫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博弈论视角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与银行讨价还价模型,通过案例解析农民专业合作社担保对农户小额信贷合约的影响.研究发现,与单个农户相比,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银行合约谈判议价能力明显提高,加入合作社的农户分享了合作社议价带来的好处;基于农民专业合作社担保的贷款项目有效降低了小额信贷风险,使银行在降低信贷门槛的同时扩大信贷供给,推动了农户和农村金融机构之间的有效合作.  相似文献   

14.
韩红 《商业时代》2012,(4):64-65
本文对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组织模式变迁进行了分析与评价。鉴于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组织多头、无序的管理现实,设计了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三位一体"组织管理体系,即农村小额信贷资金管理组织体系、农村小额信贷协调组织管理体系和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监管组织体系,以实现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统一化协调和管理。  相似文献   

15.
小额信贷是消除贫困和促进就业的一种有效工具,小额信贷商业化发展趋势十分明显.文章总结了国际上具有代表性的小额信贷成功的经验,针对我国小额信贷的主要问题,提出促进我国小额信贷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贾蕊 《中国市场》2013,(40):93-9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金融供给体系经历了四次重大的改革,变迁的基本特征是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这与农村经济体制自上而下的诱致型制度变迁不吻合。同时体系还存在着合作金融功能定位不明确、商业金融支农面临着风险与成本挑战等方面的问题,农村金融供给体系还存在着优化的空间。优化农村金融供给体系的基本思路是构建"以小额信贷为基础,以政策性金融为保障,以商业性金融为支撑,以良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为支持"的新型农村金融供给体系,即通过整合小额信贷资源来充分发挥小额信贷的基础作用;通过拓宽政策性金融支持范围来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的保障作用;通过改善现有农村金融机构的支农功能来发挥商业性金融的支撑作用;通过着力改善农村地区金融生态环境来发挥良好金融生态环境的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国际小额信贷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红 《商业研究》2008,(4):22-25
鼓励小额信贷的发展是各国的基本做法,各国都在选择适合自己国情的小额信贷发展模式,商业化、可持续性是小额信贷的新发展,强调小额信贷监管,控制小额信贷风险。目前,福利型向商业型转变是未来小额信贷的发展方向,商业性小额信贷的利率也要遵循市场化原则,自身内功扎实是小额信贷机构健康发展的基础,加强规范和监管是小额信贷发展的必要保证。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小额信贷市场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机遇期,但我国的小额信贷仍处于起步阶段,在基金来源、信用体系构建、监管等方面依然面临诸多考验,这也为我国小额信贷的发展增添了不确定因素。本文以我国小额信贷的发展现状及前景为主题,多角度透视我国小额信贷市场,在资料收集、信息整合、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普通小额信贷的发展现状、问题,新兴信贷模式加以研究,并对我国小额信贷提出发展建议和问题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自20世纪60年代小额信贷出现至今,制约其发展的主要的问题之一便是扶贫和持续发展这个双重目标的协调问题。由于各国各地区政策制定者与小额信贷业经营者在双重目标选择上的侧重差异,产生了福利主义小额信贷和制度主义小额信贷这两种小额信贷不同的运行模式。本文对福利主义与制度主义小额信贷进行简要介绍和比较,并提出对我国如何制定小额信贷运行模式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国小额信贷的实践和政策思考   总被引:55,自引:0,他引:55  
本文对中国小额信贷实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回顾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发挥小额信贷的反贫困功能和金融服务功能;加强规范和监管;逐步实行灵活的利率政策;实现从补贴性小额信贷到持续性小额信贷的转变。并分析了中国小额信贷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