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当销售人员把销售产品仅仅作为一项工作任务时,往往把产品视为"烫手的山芋",急着想办法把它抛出去,却忽视了产品本身也是一种"武器"。实践证明,创新地开发产品功能和用途,也可以很好地提升销量。一、开发产品的新功能,扩大产品消费群产品的功能决定了其消费群体和销售渠道,如果能开发出产品的新功能,也就意味着开发出了新消费群体和新销售渠道。如啤酒不仅可以喝,还是一种很好的配料。去年11月底,某啤酒公司市场部通过调研发现,近两年内蒙古小尾羊、小肥羊之类的连锁火锅店如雨后春笋般开起来,如果能把啤酒投入  相似文献   

2.
销售即服务     
何海明 《广告大观》2005,(1):106-107
一个企业的营销组织中一定会有市场部和销售部,市场部的主要职能是对消费者和产品市场进行研究,制定有效的产品策略和传播策略。销售部则负责渠道的建设、产品的销售和地面推广活动。如果把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看作是多兵种的战斗部队,  相似文献   

3.
《中国市场》2009,(46):72-72
任何在别人看来不好、不合格的产品,当它找到了合适的销售对象的时候,它就成了人见人爱的好产品、俏东西。  相似文献   

4.
选产品是经销商经营活动的重中之重,产品选对了,对经营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经销销售力强的产品,即使没有很强的广告、促销支持,经销商仍能取得不错的销售业绩;而经销销售力弱的产品,往往是你花费了很大的精力,投入了很多的资源,市场始终火不起来。[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这里介绍的绝大多数渠道创新,绝大多数销售人员都会认为“不现实”,原因不在于销售人员而在于目前的企业体制:绝大多数白酒企业,都是销售公司领导市场部或企划部,或者销售总监领导企划总监,也就是销售领导营销。如果您认为这些方法可能有效,但您的企业操作不了这些方法,请反省您的企业组织结构能否建立一个由营销领导销售的体系。  相似文献   

6.
陈军 《商》2004,(8):59-61
长期以来,“好销的产品不赚钱,赚钱的产品不好销”,一直是令经销商和零售商头痛的问题。“好销的产品”.一般是知名大品牌已进入成熟期的非常畅销的产品。因为畅销,在通路环节参与竞争的经销商和零售商就很多,通路环节的利润也就越来越薄,几乎接近“卖穿”,从而形成“产品虽然好销。但不赚钱”的局面。“赚钱的产品”。一般是中小企业的新产品。新产品留给通路环节的利润比较高,又由于参与经营的经销商和零售商比较少,价格不是很透明,所以经销商和零售商有钱可赚。但中小企业在市场上缺少知名度,其产品并不好销,就形成“产品虽然赚钱。但不好销”的局面。这里所指的“新产品”是一个区域概念。并不一定是新开发出来的产品,只要该产品没有在一个区域市场销售过,对于这个区域市场来说就是新产品。经销商为了解决“好销的产品不赚钱,赚钱的产品不好销”的矛盾,在营销实践操作中,就“以好销的产品来带动赚钱的产品的销售”来实现利润,这就是“带货销售”。  相似文献   

7.
我们生活在一个营销的时代,身边充斥着各式各样时刻准备向我们销售产品的销售人员。他们的企图心不可谓不强,工作不可谓不努力,但绝大部分销售人员很难达成优秀的销售业绩,究其根本在于他们不知道正确的销售流程是什么。  相似文献   

8.
要想在社会上混得有滋有味,腰包鼓起来,要么你有高技术,要么你做销售。现在不少做产品区域独家代理挣得盆满钵溢,不少朋友跃跃欲试,但没做过销售,拿到产品独家销售权,一头雾水,不知从何做起,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销售经验,谈下真实体会:  相似文献   

9.
当欧莱雅(L’Oréal)表示,将停止在中国销售其卡尼尔(Garnier产品时,很多外界人士认为,这家法国化妆品集团是加入了西方大品牌的全面撤退,其中以美国露华浓(Revlon)为首。露华浓上月关闭了其在中国内地的所有业务,裁员1100人,包括940名美容顾问。这一幕确实不好看。然而,就像中国年长妇女在使用卡尼尔“亮肤”产品PS Ceam 5s前有很多皱纹一样,卡尼尔的故事也存在很多问题。在化妆品的遮盖下,隐藏着一个更复杂的问题:如何向(以及不向)一个迅速变化的市场销售大型消费品牌的产品。  相似文献   

10.
目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为扩大产品市场占有率、增加产品销量,一些生产企业便采取给予经销商销售返利的销售政策,但对销售返利的账务处理却不规范,笔在对某生产企业进行审计时就发现有此问题存在。以下笔以某企业审计中发现的销售返利账务处理情况进行分析(见表1)。  相似文献   

11.
张心悦 《中国市场》2006,(12):62-63
当今社会是一个商品极度丰富的社会,但同时也是一个产品严重同质化的社会。从产品的使用价值到销售渠道到产品价格再到促销力度,为在市场上占据尽可能多的份额,企业不断变换着互相比拼的内容。这些方法虽都能在某种程度上提升产品的销量,同时却又都在不断增加着企业的经营成本。当经营成本达到一定上限时,又该靠什么来销售产品呢?一些先行的企业正在作着有益的尝试,它们通过推出用主题图案包装起来的产品.卓有成效地带动了销售。  相似文献   

12.
宋云华 《商界》2005,(4):62-64
谁是“第一大盗”?事情还得从一起窜货事件说起。窜货,又称为倒货、冲货,就是产品越区销售。  相似文献   

13.
在销售的圈子里面.流传着一句话:得渠道者得天下。渠道是企业的命脉。当企业高举产品战、价格战、品牌战等大旗杀的热火朝天时,一直暗藏着的渠道竞争也正浮出水面.开始了一轮新的撕杀。  相似文献   

14.
激活促销员     
栗娟 《糖烟酒周刊》2007,(1):99-103
促销员管理一直是令王志刚头疼的问题。用他的话来说.是松不得也紧不得。管得紧了.或者是工资给的比对手低了,他们就可能眺槽;而管得松了,产品销量又上不去,花了钱没效果,这个尺度真的很难把握。眼看着春节前的销售旺季马上就到了。如何充分调动促销员的积极性,使他们发挥出最大的作用,把产品销量提上去,就成了王志刚目前工作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5.
EquiFirst是一家大宗抵押贷款商,克莉斯汀是这家公司的市场部经理。在升任市场部经理(2006年9月)前的五年里,克莉斯汀尝试过不同的职位,但始终没有离开市场部。当她如愿以偿掌控市场部的话语权时,挑战也接踵而至……  相似文献   

16.
郭树良 《广告导报》2004,(6):143-144
当一个产品在质量和销售达到一定程度后,品牌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而在品牌传播中,媒介选择是成败的关键,我们认为,中央电视台具有强大的品牌优势和独有的资源优势,在全国媒体中有不可替代的权威性。  相似文献   

17.
开店营业没有顾客上门会让人很头痛,顾客遛了一圈就走更让人痛不欲生。没有顾客上门也许是宣传不到位,也许是商品不够吸引人。如果很好地宣传还是卖不动,估计就是销售的原因。好的产品+良好的服务态度有时候并不等于有好的生意,好产品+良好的服务+一定的销售技巧,才是销售的硬道理,以下几招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前不久,笔者收到一封来自—个新进入经销商的邮件,在信中,这位经销商朋友写道:“我是甘肃兰州的—个新进入的经销商,我从中国营销传播网看到您写的《如何做一个会赚钱的经销商》这篇文章,感触很深,我以前也是做销售的,去年自己创业,但是一直都没有什么太大的进展,正如您说的,是没有选好—个产品,现在选—个好的产品真是比大海捞针还难,  相似文献   

19.
在接受《新营销》记者采访时,圣原总经理曲富江多次提出直销要“回归产业链本身”。作为一家在2012年才拿到直销牌照的企业,圣原并没有选择走传统直销的发展模式,而是多维度赋予直销渠道更多的产业内涵。曲富江认为,圣原在本质上不仅仅只是一家直销企业,直销是圣原大健康产业背景下的一个销售渠道。虽然是得渠道者得天下,特别是在“渠道为王”的直销业,渠道的重要性更加凸显。然而,无论哪个行业,哪种销售渠道,最终都是以产品、服务换取回报,脱离了产品和服务的商业行为,都是无法长久的。商业模式必须依附于产品,才能获得长久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20.
USP的诡计     
范小青 《广告大观》2006,(3S):144-147
USP(Unique Selling Proposition,即“独特的销售主张”)广告一直是广告界的宠儿。在对一些USP广告进行比较分析时,我发现某些USP广告之间有着惊人的相似,当一些创作的共同点衍化为一种趋势,USP就经历了不小的转变,不仅是从基于产品的USP转变到基于品牌的USP,更重要的是其创作主旨从“以产品(或品牌)为中心”转变到了“以说辞为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