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王力为  李雨谦  邢昀 《发展》2015,(1):28-32
一味刺激消费是否会使中国落入中等收入陷阱?为什么现在高企的投资率不可持续,且会酝酿巨大的金融风险?如何更好地投资?政府应该把经济增长目标降到多少,抑或完全取消这一人为目标?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趋势性下滑已经形成。2014年三季度,中国经济7.3%的增速,创下2009年一季度以来新低,自2010年一季度开始的超过4年的增速趋势性下滑,是改革开放后的首次。10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上涨1.6%,与9月持平,为4年7个月以来低点;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已经连续32个月同比负增长。不少宏观经济学  相似文献   

2.
一、供给侧改革背景分析
  过去几年中国经济增速连续下行,工业和房地产增速下滑导致投资增长承压,政府强力“救市”但遭遇财税收入下降,导致地方政府形成了巨大债务,这进一步限制了地方政府需求拉动能力。而出口贸易也由于国际经济、政治环境的变化,增速快速下滑。劳动者报酬占国民经济的尴尬比重,也使得消费难以独自支撑经济高速增长。总体上,需求拉动越来越乏力,创新性供给相对匮乏,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已经演变为中高速增长。经济增速的变化,导致经济中的一些结构性问题一步步被放大。  相似文献   

3.
随着世界性金融危机愈演愈烈,中国经济的减速也越来越明显。中国经济自2003年以来曾连续5年保持了两位数以上的高增长。中国国家统计局本月20日公布,今年第三季度中国GDP增速为9%,显示经济来了个急刹车。主要原因是金融危机导致世界经济低迷,中国的出口大幅度下降。此外,设备投资和消费也出现了不安因素,中国经济迎来了转折点。  相似文献   

4.
宏观经济运行形势 2009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中国采取了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迅速扭转了经济增速下滑态势,在出口下降的情况下,内需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全年经济增速逐季加快。内需的动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政府主导的财政投资强力介入,2009年年初,政府实施投资4万亿元以刺激经济增长,全年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经济发展特别是近年的经济增长表现为明显的投资依赖,投资率不断攀高,经济发展中积累的矛盾与风险逐步显性化。鉴于目前中国经济的发展阶段,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将继续保持较高的投资率。投资率过高无疑存在一定问题,但更关键的问题是投资效率低下。为达致投资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深化体制改革特别是政府体制改革是基础,同时要切实改变重“硬”轻“软”的投资理念,加大科技教育等“软”投资力度,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同时,化解投资领域的问题也应注重投资与消费的协调。  相似文献   

6.
为什么消费占GDP之比重上升到60%,经济增长速度却没有快起来经济增速下滑,各方压力都大,投资作为惯用的手段,自然又成了拉动经济的法宝。对于短期的经济增长,投资拉动固然重要,但是并不是说只要持续增加投资就行了,没有实际消费需求作为支撑的投资,只会让中国经济走上结构扭曲的老路。为了把中国经济的结构问题讲清楚,需要回答一个问题:为什么消费占GDP之比重上升到60%,经济增长速度却没有快起来?答案很深刻:  相似文献   

7.
妙语阁     
2001年以来,浙江消费增长逐年有所加快。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亦有所加快。工业利润增长保持高位,净出口增速有较大回落。在这些总量指标当中,固定资产投资已经是第四年低位增长了。这也是当前对浙江经济发展争论的焦点。一种观点认为,投资增长减速是正常现象,另一种观点则唯恐浙江经济增长后劲不足。但从浙江的投资、消费、净出口之间日趋协调的发展态势来看,浙江经济正逐渐步入由“量增”到“质变”的健康发展轨道,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减速或许就是这一转变的局部表现。  相似文献   

8.
2010年已走过大半程。国家统计局7月15日公布的中国经济半年报显示,经济增速已从一季度的11.9%下降到二季度的10.3%,不足百天之间经济过热担心已被下滑风险所取代。从浙江看,工业、投资、消费、出口等主要经济指标二季度开始在去年同比基数逐渐抬高的影响下,增速逐月有所回落。  相似文献   

9.
中国投资率高低之争凸显微观与宏观的背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投资效率:微观与宏观的悖离 最近在关于中国投资率高低的争论中,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的投资率不是过高,而是太低了。他们认为判断投资率高低的标准应该是投资回报率和利率之间的差距,也就是收益和成本之间的差距,两者差距越大,说明投资赚钱的空间越广阔。  相似文献   

10.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许宪春日前表示,自2003年开始的本轮经济增长周期应该是“慢起步、匀加速、缓减速、稳着陆”,“有理由相信2007年GDP增速是这轮周期的峰值”。许宪春表示,今年美国、欧元区、日本经济增长可能放缓,将导致我国出口增速下滑,并降低出口行业的投资需求。  相似文献   

11.
观点集萃     
《产权导刊》2013,(10):43-45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杨瑞龙中国经济政策重心调整 在面对2011年以来的经济下滑时,新一届政府提出了后来被称为“克强经济学”的三个支柱:不出台刺激措施、去杠杆化以及结构性改革。这三个里面非常核心的是去杠杆化。而在目前的发展模式与利益结构下,我国事实上存在经济增长依赖症,其根源在于增长主义发展模式。今年经济运行的下限就是稳增长、保就业;上限就是防范通货膨胀。稳增长的有效途径就是稳投资,因此,新一轮经济刺激计划在所难免。  相似文献   

12.
邱楠 《改革与开放》2014,(15):21-22
内需疲软,出口和基建投资微刺激是5月经济企稳的主要动力。下半年随着微刺激效应的衰退,出口对经济拉动较小,地产投资和销售增速的下滑将持续拖累经济,经济复苏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3.
《上海经济》2011,(6):77-77
美国商务部4月28日公布数据显示,美国2011年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折合年率增长1.8%,低于去年同期近2个百分点,商务部说,经济增速下降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进口增加较快出口增速下滑;消费支出增速放缓;政府支出增速放缓;商业投资增速放缓。其中,能源、食品价格迅速上涨使居民消费意愿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4.
【英国《金融时报》2月17日】全球各政府推出的救市措施正被投资者逐渐消化——目前市场对于中国对抗经济下滑所做的努力,态度似乎趋于积极。最近我在英国路演期间,也首先谈及了中国的经济刺激方案向刺激消费过渡的情况。  相似文献   

15.
作为亚洲乃至全球经济的重要支点.中国在2008年11月8日终于出台了“2010年底前投资4万亿扩大内需”的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以期稳定金融市场和消费信心.减缓出口下降所带来的冲击。尽管这个将财政政策基调由“稳健”调向“积极”、将货币政策基调由“从紧”调向“适度宽松”的经济刺激计划得到世界性的认可.但是面对贫富差距、社保不足、消费不振、行业垄断等众多难题,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年均增长速度达到9.4%,与日本及亚洲四小龙经济起飞阶段的经济增长速度相近。但是能够在较长时期内保持这么高的增长速度在世界上还是罕见的。研究中国经济增长问题的学者普遍认为资本的快速积累是过去二十多年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源泉。从历史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投资率也持续保持在较高的水平。近年来投资增长很快,投资率逐年上升,围绕“高投资率”的争论与研究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本文将通过对投资率变化趋势、投资的构成以及投资率的国际比较,探讨目前高投资率形成的原因和中国未来投资率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7.
拿错了地图,优秀的领航员会迷失方向;看错了病症,精湛的手术会毁损健康的器官。误读了中国经济的统计数据,也许会带来更为严重的后果。长期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统计存在国民经济规模低估、增速高估、消费低估、投资高估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8.
2011年中国经济从上年强劲复苏的增长高点回落,GDP增速逐季降低,从最新公布的2012年前两个月部分经济指标情况来看,经济下滑趋势还在延续。反危机的刺激政策退出,是导致2012年经济下行的重要因素。花完4万亿的连锁反应2009年出台的4万亿投资计划,  相似文献   

19.
2007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呈现出先加快、后趋缓的轨迹,总体上属于高位平稳。投资增长与消费增长之间的差距更趋缩小,投资与消费之间的协调性在边际上趋于改善,但投资率仍然偏高。第四季度特别是年末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回落较多,需要继续观察。新的一年,仍要继续防止投资膨胀,同时又要警觉投资增速出现明显下降的可能性,在保持投资增速总体稳定的基础上着力改善投资结构。  相似文献   

20.
从今年出炉的统计数据看,投资和消费的增长关系有所调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所减缓,消费增速有所提高。但是,由于我国新增投资数量较大、基数较高,因而今年投资增速比去年仅仅降低7.7%,不会大幅改变投资率居高不下的局面,消费率偏低、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度较低的问题仍将存在。[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