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要从根本上化解产能过剩,为产业转型升级创造有利条件,关键是要加快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理顺体制机制、调整和完善产业发展政策,调整和完善现行的财税体制,形成市场优胜劣汰、自动调节过剩产能的有效机制。产能过剩和创新能力不足已成为我国产业经济面临的重要难题,船舶业面临转型阵痛,其他诸如钢铁、建材、煤化工、机床等传统行业同样如此,即便是太阳能光伏、风电设备等新兴产业领域亦不例外。国家统计局最新调查数据显示,2013年二季度我国工业产能利用率平均只有78.6%,闲置产能高达21.4%。受此影响,我国产业发展的转型升级举步维艰。前不久,国务院领导同志赴内蒙  相似文献   

2.
我国光伏行业的无序扩张导致过度竞争和产能过剩,加之欧美光伏市场萎缩和对中国光伏企业展开"双反"调查,使我国光伏产业外部市场需求下降,国内市场又没有全面启动。光伏产业当前遇到的危机,既是严峻挑战,也是促进产业调整升级的契机,产能过剩是相对的,国内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国家已出台了相关政策对光伏产业进行扶持,从长远发展来看光伏行业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3.
不能因为短期困难,就转变对光伏产业扶持发展的主导思路去年以来,在外需萎缩、产能过剩、价格暴跌、政策缺位和贸易保护纠纷等内外因素影响下,浙江光伏产业发展遭遇寒冰期,企业生产经营压力增大,停产、减产甚至濒临倒闭现象开始蔓延。剖析深层次原因,笔者认为,这是当前光伏产业体制性、结构性矛盾集中显现,主要是由于产业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和政策细则的缺位造成的。一方面,"新兴产业"光环难掩粗放式的发展路径。从供给投入看,受地方政策扶持和行业前景吸引,一时间"光伏基地"遍地开花,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产能过剩问题已经成为威胁经济质量和经济增速的重要阻碍,文中首先分析了产能过剩产生的原因,包括对国有企业的过度行政干预、对传统制造业和房地产业的扶持、地方保护主义形成的市场分割以及对抗金融危机的刺激政策等,然后提出化解产能过剩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优化资源配置;有利于产业合理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利于促进经济由"量变"到"质变"的升级等,基于此,提出了化解产能过剩的对策,包括利用"一带一路",实现对外投资;抓住市场机遇,力促企业转型;完善官员评价体制,注重经济发展质量;明确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等。  相似文献   

5.
光伏产业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但是,由于我国光伏产品90%以上依赖出口,在欧美“双反”和国际市场需求增速放缓后,产能面临严重过剩,广大光伏企业面临生存压力,迫切需要国内市场支撑。2013年7月,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积极开拓国内光伏应用市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科技进步、规范产业发展秩序、加强并网管理和服务、完善支持政策等一揽子措施。  相似文献   

6.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光伏生产国,中国市场自身的消费潜力远未被挖掘出来,随着政府扶持和政策支持,光伏业正在加速回归国内市场。国家支持光伏业的态度空前坚决,今年已经成为光伏行业政策年。近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的包括促进合理布局、提高电网保障、完善光伏电价补贴、促进金融支持、加强产业标准规范建设、鼓励兼并重组六项支持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措  相似文献   

7.
政策解读     
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对光伏产业的市场拓展,规范发展和政策支持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指导。7月1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上调装机目标、规范高效产能定义和完善支持政策等三方面成为该《意见》的亮点。《意见》指出"上调2015年的装机量从21GW到35GW,增幅66%"。  相似文献   

8.
以技术创新为视角,深入分析了产能过剩阻碍产业升级的传导机制,采用 2006-2015 年工业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1)产能过剩阻碍我国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2)产能利用率与产业升级之间呈“U”型关系,“门槛效应”明显。产能利用率适中的行业可通过提高产能利用率来促进产业升级,产能利用率较低或较高时,产业升级不明显甚至受到阻碍。(3)技术创新是产能过剩影响产业升级的传导途径,使得产能利用率与产业升级之间呈现明显的“U”型关系和“门槛效应”。在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和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针对工业领域普遍存在的产能过剩和产业升级问题,提出了技术创新和政府引导的处理对策  相似文献   

9.
《中国招标》2012,(50):43-45
近年来,我国光伏产业虚火上升,产能已经比全世界的总装机量还多。一哄而上的背后,是光伏企业患上了严重的依赖症:既离不开政府的强力扶持,又过度依赖国外市场。产能过剩使整个行业步入寒冬,致万亿资金存在坏账风险。盲目扩张行业全面入寒冬中国光伏从无到有,得到政府扶持的光伏产业园在各地开花,产能迅速占到全球的70%以  相似文献   

10.
《中国招标》2011,(16):51
近年来,多晶硅行业在市场上的发展可谓风起云涌。多晶硅为清洁能源、又是光伏产业的重要原材料,因而备受市场关注。此外,多晶硅行业利润丰厚、进入门槛低也促使众多企业蜂拥而入。对于利益的追逐使得部分小企业不顾环境污染,高能运转,超额排放,经过近年来的发展已经造成多晶硅产业产能过剩的局面。为了有效提高行业整体水平,淘汰落后产能,摆脱行业低端无序竞争的市场状态,工信部于今年3月1日,正式发布实施了《多晶硅行业准入条件》(下简称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一带一路"合作的开展,国际产能合作逐渐成为中国企业化解产能过剩的新思路。产能过剩企业是否会主动选择进行产能合作?针对该问题,文章基于2014~2016年中国上市企业非平衡面板数据,采用probit模型分析了产能利用率对企业国际产能合作的具体影响,并比较了产能利用率对投资、贸易、承包工程3种产能合作主要方式的差异化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产能利用率较高的企业倾向于选择国际产能合作,同时,产能利用率对企业国际产能合作的影响还受到企业内部研发强度与企业外部融资约束的影响,企业自身较高的研发水平与良好的外部融资环境促进了产能利用率对企业国际产能合作的影响。随着产能利用率的增高,企业会从出口贸易转为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承包工程这两种国际贸易方式。文章从企业层面揭示了产能利用率是影响企业进行国际产能合作的一个重要因素,并且首次探究了产能利用率在企业国际产能合作决策选择上的作用,为当前抑制产能过剩的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了微观层面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
通过测算中国工业近年来的产能利用率水平,发现工业总体产能利用率处于一个80%左右的合理的水平上,但部分领域,如政策倾斜区域和扶持性产业的产能利用率偏低,说明在很大程度上人为的投资行为在造就较高的增长速度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由此可见,违背市场信号的资源配置的帮扶刺激政策虽然可以在短期内提高产出水平拉动经济增长,但引致的产能过剩和资源错配带来了更大的效率损失并成为长期增长的制约。  相似文献   

13.
《中国招标》2013,(20):5
为化解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多个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相关部门已拟定方案并将上报中央决策层。总的来看,今后将严控产能过剩行业新增项目,而违规建设项目将被严厉整治。专家分析,化解产能过剩问题首要是转变观念,把发展思路转到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上来,并利用市场的倒逼机制鼓励企业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同时,还要制定有针对性的调整和化解方案,协调产业、环保、土地和金融政策,形成抑制产能过剩、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合力。据悉,国家发展改革委已将  相似文献   

14.
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当前阶段,我国经济处于新常态,正在进行供给侧结构性调整和换档升级。在这此背景下,我国部分行业出现了产能过剩。产能过剩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市场自身缺陷、经济周期波动、地方保护主义、宏观经济刺激政策、创新和退出机制不完善等。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需要靠政府、企业、社会中介服务机构的共同努力,应该从制定规划、建立预警机制、采用合适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控、培育创新氛围完善金融服务等方面去应对。  相似文献   

15.
2012年以来,随着国内经济增速放缓以及国际市场的持续萎缩,我国工业部门产能过剩问题凸显。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2年7月6日发布的国别报告指出,中国正面临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制造业产能利用率只有60%左右,而危机前的产能利用率略低于80%。产能过剩涉及的行业也很广泛,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造船等行业产能过剩矛盾非常突出;铜、铝、铅锌冶炼等有色行业生产形势低迷,产能过剩问题凸显;多晶硅、风电设备等新兴产业领域的产品出现比较严重的产能过  相似文献   

16.
赵云峰 《特区经济》2014,(9):120-121
产能过剩是市场经济环境下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正常现象,是产业由快速发展阶段转向成熟的阶段性表现。合理的产能过剩程度有助于市场充分竞争,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的优胜劣汰作用。本文通过对我国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的现状的分析,了解我国钢铁行业的现状,从国家政策方面分析产能过剩,以及国家对于产能过剩出台的政策及分析。  相似文献   

17.
2011年,全球光伏产业哀鸿遍野,在产能扩增速度快于市场增长速度导致的光伏产品价格剧烈下滑的背景下,美国、德国等国家的多个光伏企业倒闭或寻求破产保护,中国光伏产业也不能独善其身,亏损、减产、停产成了行业发展的常用词。进入201 2年,欧洲国家超预期增长的市场犹如一棵救命  相似文献   

18.
治理产能过剩的关键在于健全和完善市场制度,矫正导致系统性产能过剩的体制缺陷,从而充分发挥市场利用分散信息、协调供需平衡、淘汰落后企业和产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的高效率性。  相似文献   

19.
张日旭 《改革》2012,(11):61-67
产能过剩一般可分为周期性产能过剩、战略性产能过剩、体制性产能过剩三类。电解铝行业产能过剩较为突出,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点,产业政策不断收紧。电解铝行业产能过剩的基本特征是:体制性产能过剩为主,周期性产能过剩也存在;低水平产能过剩;产能过剩的影响面大。为缓解包括电解铝行业在内的重化工业产能过剩问题,应转变政府干预方式,完善地方政府的激励机制;推动产业链由低端向中高端转变,提升核心竞争力;增强产业集中度,鼓励企业走出去;加强环保力度,发展循环经济。  相似文献   

20.
《宁波通讯》2012,(12):21-21
从去年四季度开始,受产能过剩和国际油价大幅波动的影响,石化产业的效益开始下降。今年前四个月,石化行业的利润下降50%以上,石化产业的产能利用率下降到85%。尽管现在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是总的来讲石化行业已经度过了高速发展的阶段,消耗产能过剩、去库存化需要较长一段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