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4年,浙江省委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浙江旅游业的发展,把旅游业作为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的重要抓手,把旅游业提升到"生态产业、民生产业、支柱产业"、"支撑未来发展的大产业"的重大地位。在全省旅游发展大会上,浙江提出了"全面推进浙江旅游业改革发展,加快将旅游业培育成规模超万亿元的战略性支柱产业,率先全面建成旅游经济强省"的发展战略。到2017年,旅游总收入接近或达到1万亿元,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7%;到2020年,旅游总收入达到或超过  相似文献   

2.
锚定高质量发展,强调“两个立足”、突出“四新要求”,以“传统支柱产业”+“新兴主导产业”联动构建两大万亿级产业体系。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情景下,推动城市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个重要命题。温州亟需以“一盘棋”思维统筹考虑与构建新一轮高质量产业发展体系。一方面,要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四新”经济为重要支撑,推动智能装备、数字经济、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大数据是当前创新最活跃、技术演进最快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大数据产业已成为当前适应引领经济新常态、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抓手,对传统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通过分析贵州省发展大数据产业的经验,在总结天津发展大数据产业的基础和现状下,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浙江经济》2014,(21):1-1
培育发展"七大产业"是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变化的谋势之举,是支撑产业结构升级和引领发展潮流的关键之举,是顺势而为确立新增长模式和发展新优势的战略之举,这必将推动浙江产业升级上新台阶,进而推动浙江经济向中高端水平发展。  相似文献   

5.
加快建设绿色石化万亿级产业集群,是宁波培育"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的重要抓手,是与杭州唱好"双城记"、当好浙江建设"重要窗口"模范生的战略谋划,更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的生动实践。宁波拥有优越的港口条件,扎实的绿色石化产业基础,完全有条件、有希望打造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绿色石化万亿级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6.
《浙江经济》2015,(6):1
"小镇"虽小,却是大载体。小镇承载了浙江经济适应新常态的发展使命,承载了浙江七大产业的发展前途,并将成为创业创新的主战场特色小镇,年初以来点击率最高的热词之一。何谓"特色小镇"?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是这样描述的:"按照企业主体、资源整合、项目组合、产业融合原则,在全省建设一批聚焦七大产业、兼顾丝绸黄酒等历史经典产业、具有独特文化内涵和旅游功能的特色小镇,以新理念、新机制、新载体推进产业集聚、产业创新和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7.
<正>按照新能源产品研发与市场应用同步推进、绿色新能源产业与产业绿色化协同发展、重大新能源项目招引落地与能耗置换同步谋划的思路,系统谋划布局绿色新能源产业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作出了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重要决策部署,对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新能源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和增长引擎。近年来,浙江省政府先后提出“打造浙江智慧能源示范区”“打造全国绿色制造标杆地”,并实施“风光倍增工程”“千万光伏计划”,提出“十四五”末光伏、风电装机容量分别达到2800万千瓦和630万千瓦。因此,抢抓“双碳”发展机遇,加快培育发展绿色新能源产业集群势在必行、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浙江是较早步入经济新常态的省份,近年来突出转型升级主线,着力推动经济向"增长中高速、质量中高端"迈进,主动适应新常态已经成为全省上下的共识。笔者在调研时发现,作为特色产业发达、经济活跃度高的小城镇,可谓是"春江水暖鸭先知",一方面已深深感受到新常态带来的压力,另一方面在积极寻求转型升级中普遍遭遇到产业升级"断层"困扰,"转型升级盲区"、"技术创新鸿沟"等问题日益显现。浙江的小城镇发轫于农村工业化,发展中逐渐集聚形成  相似文献   

9.
从低层次块状经济向高层次产业集聚的跨越式转型,或许会成为浙江下一阶段产业升级的关键之举。十二五时期,浙江将着力为产业集聚创造发展新空间。未来五年乃至更长的时期内,将是浙江产业集聚区大放异彩的新阶段。随着14大产业集聚区建设的启动,浙江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浙江电子信息产业在连续10年快速发展后,去年进入了调整期,但生产仍然保持了稳定增长和协调发展的态势。据统计,1996年,全省归口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14.5亿元,销售收入158.25亿元,利税总额11.1亿元(其中利润6.36亿元),出口交货值42.74亿元,创汇5.15亿美元,与上年相比,分别增长了15.1%、36.53%、12.4%、34.18%和34.2%。1996年,浙江电子行业发展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特点:①生产保持  相似文献   

11.
为破解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蔗糖产业的发展困境,结合广东省农垦集团公司下属各国有农场蔗糖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从推广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种植短平快的高产高效农作物、健全集团公司管控方式、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以及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六方面讨论了新常态下保障蔗糖产业健康发展的新对策,以促进蔗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和蔗农增收。  相似文献   

12.
随着计算能力、大数据和算法模型的突破以及数字新基建的推进,预计2020年浙江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将快速增长、人工智能行业应用将加速发展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浙江省谋划布局早,取得了先发优势,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处于国内第一梯队。预计2020年浙江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将继续保持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产业创新发展的水平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基于产业创新链的视角,探讨了产业创新发展过程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组织创新、市场创新等四个创新环节的内在逻辑关系和主要特征,并以江阴市的重点产业创新发展实践为例,分析了基于创新链四个环节的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的四种产业创新发展的具体实施路径,进而提出了促进产业创新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浙江经济》2015,(4):1
浙江金融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大胆创新、小心试错。在顶层设计的谋篇布局之下,“创新”二字将是金融业发展的最核心动力聚焦七大产业,培育发展亮点,是浙江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基调。无处不在的金融产业,无疑是这七大产业中最具创新潜力、最易发掘亮点的核心产业。金融产业作为七大产业之一,不仅是浙江经济尽快适应新常态的重要抓手,且与其他产业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相辅相成的内在关联。金融业发展好了,将会顺势“浇灌”其他产业,进一步加速浙江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发展质量。在顶层设计的谋篇布局  相似文献   

15.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经济做出"新常态"重大战略判断。"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结构将不断优化升级,新能源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将加大。光伏产业作为新能源产业中的典型代表对河北省调整能源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新常态下河北省光伏产业发展现状作了概述,分析了河北省光伏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河北省光伏产业对经济新常态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6.
《浙江经济》2014,(13):35-37
浙江节能环保产业规模位居全国前列,预计未来一段时期节能环保产业增速将快于经济增长速度,到2017年产值规模有望超过10000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 重点发展节能和新能源技术装备制造业、环保技术装备制造业、 节能环保新材料产业、节能环保信息技术产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节能环保服务业六大领域。  相似文献   

17.
建设旅游强市和东北亚国际旅游城市的发展战略,这是基于新常态下对沈阳旅游产业发展的新认识、新思考,也是促进旅游旅游产业发展的新定位、新目标。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探索如何将旅游产业打造成为沈阳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朱宁 《浙江经济》2012,(15):24-25
浙江素有"江南水乡"之称,但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人多径流短,人均水资源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舟山等海岛地区,淡水资源更显不足。作为海洋大省的浙江,向海洋要淡水已然成为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战略决策。尤其是在去年浙江建设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务院批准设立舟山群岛新区的背景下,加快发展海水淡化产业,不仅能有效保障水资源安全、助推海洋经  相似文献   

19.
《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明确提出,今后五年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要以加快发展为主题,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促进经济发展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强调实现这一根本转变的主要途径,就是应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同时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突出发展信息产业,使之成为带动浙江经济快速发展,再创浙江经济发展新优势的战略性产业。  相似文献   

20.
健康产业被称为继IT产业之后的全球"财富第五波"。中国如何在席卷全球的"健康产业浪潮"中把握发展良机?如何变"治已病"为"治未病"?如何闯出一条具有中国特出的创新之路?这些都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