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2011-2012年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浙江省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盈余管理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与盈余管理程度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意味着,加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建设,提高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能够有效抑制上市公司管理层的盈余管理行为,对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完善资本市场建设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2011-2012年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浙江省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盈余管理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与盈余管理程度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意味着,加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建设,提高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能够有效抑制上市公司管理层的盈余管理行为,对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完善资本市场建设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沪市上市公司2010、2011年内部控制审计及盈余质量数据考察了内部控制审计是否能够提高公司的盈余质量,即对内部控制审计的有效性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发现,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公司的会计盈余质量要高于未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公司;上市公司在决定是否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时存在自选择问题,在控制自选择问题后,结论依然不变。另外,我们还发现首次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上市公司盈余质量显著高于上一年度,即内部控制审计能够提高公司会计盈余质量。本文的研究结论支持将内部控制审计作为法定要求,以提升上市公司盈余质量。  相似文献   

4.
以沪市68家涉农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涉农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与公司业绩的关系,结果发现涉农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与公司业绩和企业价值均正相关,即公司提高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有助于提高公司业绩。但从统计描述的结果来看,目前涉农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普遍不高,为提高涉农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结合涉农上市公司自身生产经营特点,提出改进建议,以期为涉农上市公司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通过以深圳证券交易所2006-2010年信息披露质量评级报告结果及3185家上市公司的A股数据为研究样本,从政府干预的角度分析了盈余管理与信息披露质量之间的内在关系。实证表明,政府干预与盈余管理呈负相关关系;政府干预与信息披露质量显著负相关;盈余管理与信息披露质量呈负相关关系,且政府干预行为影响其负相关关系。这说明在政府干预的情况下,上市公司可能通过降低信息披露质量来配合其盈余管理,从而使信息使用者与上市公司信息不对称。  相似文献   

6.
能否降低盈余管理水平是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的重要体现。从理论上讲,内部控制的核心目标之一是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质量,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应该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盈余管理。在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抑制效应评价中,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是非常关键的一环,但同时又是执行力度最薄弱的一环。根据《中国上市公司2013年内部控制白皮书》所载,在2223家披露了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上市公司中,734家披露了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占比33.02%,1489家未披露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占比66.98%。为使得从内部控制效率评估盈余管理抑制效应更具可操作性,本文分别从制度、理论和操作三个层面提出了一般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7.
对于企业会计信息的外部使用者来说,盈余信息是最为重要、最为直观的一种会计信息,在企业对外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占有核心的地位。尤其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可通过盈余管理来控制财务报表中的盈余信息,从而影响会计信息质量。本文具体分析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盈余管理的策略及实施手段,并分析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内部控制是衡量上市公司管理的重要标志。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与壮大,为提高上市公司风险管理水平,应加强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引导,强化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如何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上市公司至关重要。本文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进行了相关思考。  相似文献   

9.
对于企业会计信息的外部使用者来说,盈余信息是最为重要、最为直观的一种会计信息,在企业对外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占有核心的地位.尤其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可通过盈余管理来控制财务报表中的盈余信息,从而影响会计信息质量.本文具体分析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盈余管理的策略及实施手段,并分析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2008年6月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要求2009年7月1日起上市公司进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这标志着我国对内部控制理论体系的构建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本文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基本内涵出发,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体系建设以及治理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以提高上市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质量,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1.
黄子玲 《云南金融》2012,(1X):153-153
2008年6月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要求2009年7月1日起上市公司进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这标志着我国对内部控制理论体系的构建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本文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基本内涵出发,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体系建设以及治理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以提高上市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质量,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2.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是一项加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建设、提高资本市场透明度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对深市主板上市公司2008年度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了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和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质量,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目的在于通过美化后的财务信息向相关者传递利好的信号。完整的信息系统是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的集合,本文试图将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选择问题置于完整的信息系统中进行考虑,探究信息系统中非财务信息对真实活动盈余管理选择的影响。本文首先对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成本和以内部控制为代表的非财务信息披露成本进行分析及量化,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两者负相关,即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成本越高,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成本就会相应降低,成本的降低导致实施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可能性增大。进而推导出,在信息视角下,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成本和以内部控制为代表的非财务信息披露成本影响企业对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选择,依据两者成本的大小给出了企业是正向选择还是逆向选择的判断。最后指出从根源上减少损害相关者利益的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就要在降低内部控制等非财务信息披露成本的同时,提高实施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成本。  相似文献   

14.
乔莉楠 《财政监督》2014,(11):37-41
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目的在于通过美化后的财务信息向相关者传递利好的信号。完整的信息系统是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的集合.本文试图将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选择问题置于完整的信息系统中进行考虑.探究信息系统中非财务信息对真实活动盈余管理选择的影响。本文首先对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成本和以内部控制为代表的非财务信息披露成本进行分析及量化,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两者负相关,即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成本越高.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成本就会相应降低,成本的降低导致实施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可能性增大。进而推导出,在信息视角下,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成本和以内部控制为代表的非财务信息披露成本影响企业对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选择,依据两者成本的大小给出了企业是正向选择还是逆向选择的判断。最后指出从根源上减少损害相关者利益的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就要在降低内部控制等非财务信息披露成本的同时.提高实施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成本。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以来,国内外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和盈余管理案件相继发生,这些案件都说明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薄弱。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系统与财务报告的可靠性问题成为各界学者研究的热点。财务报告的质量由于受到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其可靠性严重下降,低质量的财务报告容易给投资者的决策造成误导。而内部控制制度作为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可靠性的合理保证,也得到了投资者的高度重视。那么,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能否及时地发现并预防盈余管理,进而采取措施减少盈余管理,提高公司的财务报告质量?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详细地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上市公司管理层在中报披露和预约披露中可能存在信息操作的动机,同时我国上市公司卷入盈余管理的可能性比较大,以至有时并不完全遵循“早些公布好消息,迟些披露坏消息”的规律。本文证实公司业绩组合和信息操作对中报披露和预约披露的及时性有着显著的影响。本文建议进一步减少上市公司信息操作空间和盈余管理行为,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及时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沪市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盈余管理对上市公司年报披露及时性的影响。本文研究发现,盈余管理程度与年报披露时间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进一步研究了盈余管理的方向对年报披露时滞的影响,发现盈余管理的方向对年报披露时间没有显著的影响。为使上市公司年报及时披露,帮助投资者进行有效决策,控制盈余管理将是一个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2009年度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高质量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表明:高质量内部控制能够抑制公司的会计选择盈余管理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公司具有更低的盈余管理程度;尤其是获得合理保证的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公司,其盈余管理程度更低。采用处理效应模型校正自选择性偏差后,上述结论更为稳健。  相似文献   

19.
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是非财务信息披露的重要形式。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能够促进公司加强内部控制建设,保护投资者利益,提高资本市场的透明度和资源配置效率。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本文从2012年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制造业上市公司分门别类随机抽取了150家样本,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制造业上市公司内控建设和信息披露现状,发现问题,探究原因,最后从制度建设和强化监管两方面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0.
内部控制质量、盈余持续性与公司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华  张国清 《会计研究》2013,(5):73-80,96
本文从内部控制质量的角度探讨盈余持续性的一个动因,从公司价值的角度探讨盈余持续性的一个经济后果。我们基于有关的理论框架和前人研究成果提出两个假设:公司内部控制质量越高,盈余持续性越好;公司的盈余持续性越高,公司价值越高。我们基于2007-2010年A股上市公司的年报、有关公告以及股价等信息,选取了6648家样本公司,以无保留内部控制审计意见代表高质量的内部控制,用类似于Sloan(1996)等方法度量盈余持续性,用托宾Q表示公司价值。经验证据发现,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与盈余持续性正向关联,盈余持续性与公司价值也正向关联,支持了我们所提出的假设。这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管制初见成效,既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也有利于公司估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