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丽珍 《天津经济》2005,(11):31-33,74
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回顾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与经济体制改革同步进行的。1993年,在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设想。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重申“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优化金融资源配置”。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指出“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  相似文献   

2.
王梦奎 《发展》2008,(8):5-8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第一个总体设计,也是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一座重要的里程碑。参加《决定》起草工作的经历,给我留下难忘的记忆。  相似文献   

3.
新的一年又开始了! 2004年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后的第一年,是中央全面部署发展的一年,也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一年。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以下简称“决定”),从我国多年改革发展的经验教训出发,从  相似文献   

4.
一、利率市场化进程回顾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与经济体制改革同步进行的。1993年,在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设想。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重申“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优化金融资源配置”。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指出“稳步推进利市场化,建立健全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利率形成机制,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市场利率”  相似文献   

5.
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初步发展阶段(1995年-1998年) 1994年,根据十四届三中全会精神,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1995年,十四届五中全会又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城镇集体企业的改革也进入了攻坚阶段。十六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其中指出“以明晰产权为重点深化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集体经济改革必须以产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是进一步加快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深入学习、全面贯彻《决定》精神,加快改革步伐,完善经济体制,对于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际,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进一步勾画出了这种新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这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历史上重要的里程碑。10年  相似文献   

8.
金秋十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对于全面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出了全面规划和部署,是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必将为中国在新世纪经济社会新一轮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为起点,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踏上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征程。  相似文献   

9.
李保民  刘勇 《产权导刊》2014,(10):17-21
正4十四届三中全会与国企国资改革1993年11月14日,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决定》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规划,是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行动纲领。第一次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第一次提出:"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第一次明确提出:"加强企业中的国有资产管理。对国有资产实行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  相似文献   

10.
1994年是上海改革与发展的关键一年,是实现“一年变个样,三年大变样”的决定性一年。《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出版发行,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了理论武器;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苦干问题的决定》,为上海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指明了奋斗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浙江经济》2003,(20):28-31
十六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在改革的关键时期,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以完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提出了一系列新思路、新观点,这些理论上的新突破必将对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国内著名专家纷纷指出,这是一份“锐意改革”而又非常“务实”的纲领性文件,它将引导中国走向一个更有效率、更加协调发展的市场经济。为了更深入的学习《决定》精神,本刊集粹了若干国内著名专家对《决定》内容之解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城镇集体企业的改革也进入了攻坚阶段。十六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以明晰产权为重点深化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集体经济改革必须以产权为重点,因此产权制度改革就成为关系集体经济改革成败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3.
1993年11月11日至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委会员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这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处于关键时期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决定》向我们明确指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制定了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  相似文献   

14.
《西部雅安》2003,(11):1-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是我国深化改革、推进发展征程上的里程碑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是进一步加快改革发展的伟大纲领,它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作为建立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的一个方面——分税制改革于今年在全国实行,这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所共同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中共中央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这一决定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加以具体化、系统化,构筑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纲领性文献。现结合海西的实际情况,就如何进  相似文献   

17.
中共中央第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监管和经营的有效形式,完善授权经营制度.这是推进我国现代产权制度改革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18.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该决定总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明确提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任务、指导思想和原则。《决定》作为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上海国资》2003,(11):4-10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和《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的发表,意义重大而又深远,是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的极其重要的战略布置和决策,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历程中又一座里程碑。为了更好地学习、领会全会精神,落实、贯彻全会《决定》,本期在特稿栏目,邀请沪上5位专家学者围绕全会和《决定》进行笔谈,以求对读者有新的启示。今后,本刊还将从多个视角和层面,陆续刊载这方面的笔谈文章,对全会精神和《决定》作更深入的学习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经济改革的序幕.开始了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中国经济进入转轨时期。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规定》对这一改革目标作了全面而系统的表述,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