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奇迹还是灾难:韩国的新自由主义结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过去两年中,韩国的经济已经从1997年东亚经济危机中恢复过来,速度比任何人预料得都快。事实上,韩国已经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自由市场”或“新自由主义”经济结构调整的新广告,而IMF正在向发展中世界持怀疑态度的公众推销这套结构调整方案。2000年初,IMF就开始兜售韩国从危机中“戏剧性复苏”。不仅韩国的出口高于危机以前,而且,IMF高兴地声称,“在过去两年中,大胆的政策和对改革的承诺已经使韩国成为一个更加开放,更有竞争力,更市场导向的经济体。”  相似文献   

2.
2008年次贷危机演化为全球金融危机。美元主导的全球化,也是全球经济金融结构严重失衡的全球化。本轮次贷危机的全面恶化升级,凸显出以美元为核心机制的“金融资本主义模式”和全球金融体系的重大制度性缺陷。在过去的20年中,世界经济金融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世界经济进入金融资本主义时代,这是理解当今伞球经济金融的核心问题,也是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时代大背景。  相似文献   

3.
韩正忠 《发展》2002,(2):68-71
1997年7月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至今已有四年多了,在这期间,有关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经济和金融整改措施,对缓解危机起到了积极作用,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韩国,通过一系列的改革,经济迅速恢复,成为“东亚地区遭受金融危机的国家中第一个摆脱危机的国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负责人语”。1999年韩国GDP增长速度达到10.7%,外汇储备由危机时的39亿美元增至697亿美元,利率,物价,汇率保持稳定,国际信用不断提高,2000年经济增长率同比高达10%。韩国经济之所以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从危机的“重灾区”脱颖而出,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标本兼治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几十年来,韩国政府一直鼓励和扶持大企业集团的发展,这些大企业集团对推动韩国经济起飞、跻身于世界第十一大经济体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被誉为创造“汉江奇迹”的功臣。世界上许多发展中国家一直把由韩国政府扶持下发展起来的“现代”、“大宇”、“三星”等大企业集团奉为楷模,并认为它是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进入世界经济强国之列的较好模式。但是,自1997年以来,韩国大企业集团接连破产,陷入了举步维艰的境地,彻底打破了“大马不死”的神话。韩国大企业集团的危机,对于我国目前国有企业“抓大放小”的改革,推行“大企业、…  相似文献   

5.
曾以“江汉奇迹”誉洪全国的韩国,于1997年11月爆发了一场极为严重的金融危机。人们惊异于世界第11在经济实体以放弃经济主动权为代价向IMF屈膝求援,纷纷查根溯源,作为危机促成者和承担者的韩国金融业难辞其咎,政府主导金融导致金融业畸形、滞后发展、效率低下,监管无力以及金融自由化仓促过急,是导致金融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6.
韩流:被文化包装的商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英 《上海经济研究》2002,(7):75-79,69
在全球化日益覆盖每一个角落和世界正在成为地球村的今天,单一民族的韩国尤其强调新生意识形态的多样性和民族文化的纯洁性。虽然,韩国的人均GDP已经突破10000美元,也需要进一步融人国际多边贸易体系并主张尽快启动全球多边贸易的新一轮谈判。但在WTO内部,韩国也一直强调“文化例外”原则,并因此和法国、加拿大、中国、波兰、泰国、伊朗等成员成为文化领域中的“反全球化”盟友。与此同时,为了增强民族文化的国际竞争力,韩国政府、社会团体、各类企业、地方机构和韩国国民,都对发展文化产业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在文化投资领域的探索上也取得了较其它……  相似文献   

7.
20世纪60年代以来,韩国用“压缩工业化的办法”,创造了震惊世界的“汉江经济奇迹”,在此过程中,其产业不断升级及相应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起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8.
韩国的技术引进与“技术立国”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所尤安山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韩国不仅在引进、消化外来技术,而且在自力开发高科技方面都是相当成功的。在论及韩国的经济发展问题时,世界舆论普遍认为,近几十年来,韩国经济之所以能长期维持高增长的势头,很大程度上...  相似文献   

9.
<正>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衡量指标及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全球化 世界经济全球化系指世界各国经济在生产、分配、消费环节的全球一体化趋势,是生产能力存量在全球范围内的转移活动。全球化和一体化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全球化是一体化的基础,只有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客观基础上,才会有全球一体化;全球一体化则是在契约上和组织上把全球化固定下来,从而大大推进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其区别在于:全球化是导致经济成为全球整体的“自然”发展过程,是客观的状态;全球一体化则是世界各国在契约上建立起来的一定的经济组织形式,是国家主观意志的产物。有的学者把全球化称为“非制度性”的一体化,而把后者称为“制度性”的一体化。  相似文献   

10.
《海外经济评论》2006,(31):11-12
【韩国《韩国时报》7月24日】“中国风险”尽管不是经济行话,但这些日子里常挂在许多政府和私人经济学者嘴边。这是一个具有多层含义的术语,但主要反映出韩国对这位巨人邻居的经济依赖性迅速增大。在全球化时期,主要经济系统间相互依存关系越来越明显。然而在这种密切的关系中一些因素会失去控制,韩国和中国就是这样。  相似文献   

11.
发展大型企业集团是实现辽宁“三大战略”的突破口关于韩国发展经验的启示●许慧敏朱军当代亚洲,除日本之外,称得上拥有世界一流企业集团的国家恐非韩国莫属,韩国经济尤其是支柱产业的发展,主要是通过以大型企业集团为中心的产业组织形式来实现的,企业集团在推动韩国...  相似文献   

12.
从“出口第一”到“科技立国”──韩国经济战略调整及启示苗宏韩国在亚洲“四小龙”中,是一个起点低、起步晚的国家。从本世纪60年代起经过一代人的努力,韩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由原来的23亿美元增至2808亿美元(1991),步入了全球富裕国家的行列,一举成为世...  相似文献   

13.
经纬 《中国高新区》2010,(4):106-109
作为世界汽车业的第七大集团,韩国现代汽车公司及其附属起亚汽车公司已占有韩国市场70%以上的份额,今年该公司生产汽车将达188万辆。目前,“现代”在全球市场的汽车出口总量已超过88万台,其中在北美334930辆,欧洲278610辆。对于韩国现代来说,这两个市场的增长已相当有限。韩国现代汽车公司董事长郑梦九说:“如果不能在中国市场获得成功,现代公司进入世界汽车五强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  相似文献   

14.
陈弘 《辽宁经济》1998,(8):34-35
一、韩国金融危机的爆发过去三十余年来,韩国政府凭借国家资本主义的集团作战方式,以出口导向作为经济发展策略,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家,迅速发展成为全球第十一大经济体系。80年代以来,其经济增长率每年超过8%,与台湾,新加坡,香港并列为“亚洲四小龙”。1...  相似文献   

15.
论韩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终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过去30多年中,韩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引起了世界各国的瞩目,其经济成就被誉为“汉江奇迹”,而韩国也因此与台湾、香港、新加坡等一起,被誉为“亚洲四小龙”,成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楷模。1961年,韩国的GNP只有21亿美元,人均为82美元,经过35年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日本《中央公论》月刊2007年12月号 经济学家水野和夫最近在《人们为何误读全球经济的本质》一书中,将全球化的特色归结为“帝国化”、“金融化”和“两极化”这三个关键词。1998年的金融危机以及如今的次级贷款危机,都是由他称之为“金融化”的世界经济新现象而引起的。  相似文献   

17.
卢惠亮 《中国MBA》2004,(4):36-37
面临全球化,面临中国这一“世界工厂”的崛起,韩国企业如何保持竞争优势,您对中国企业管理又有何建议。  相似文献   

18.
自从世界爆发金融危机以来.韩国与日本这两个东亚国家是一家欢喜一家愁。 韩国在抵御全球金融危机中取得了不俗业绩,2009年经济增长率呈正值,达0.2%。  相似文献   

19.
“韩国模式”—面向21世纪的调整及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国模式”的弊端在东亚金融危机中暴露无遗。因此,金大中总统明确要把革除沉疴、整治弊端作为首要任务,以“大手笔”改革推动韩国经济的重新崛起。一、调整“韩国模式”是韩国中兴的迫切需要应该说,“韩国模式”在过去的30年是成功的,韩国人有充分的理由为其公认的“汉江奇迹”而自豪。但要知道,“韩国模式”并非已经成熟了的、定型了的经济模式,“政府主导”与“出口导向”两个核心战略,已在金融危机中暴露出固有的弊端。最大的弊端莫过于政府的垄断性和企业的依赖性。政府在“增进市场”的体制改革和公共基础设施的提供方面积…  相似文献   

20.
李兵 《山东经济》1999,(6):78-80
经济全球化作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追本溯源,其实早在18世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诞生之日起就逐渐开始了。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全球三次科技革命的爆发,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交通运输工具的日益快速便捷,拉近了各国和各地区的距离;信息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使世界变成了一个小小的“地球村”;生产的世界一体化、贸易的自由化和金融的国际化,使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日益融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1985年T·莱维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