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1 毫秒
1.
时下讲不说假话,似乎有些可笑。尽管我们刚学说话时就被家长告诫“小孩子不可以说假话,说假话会被大灰狼背走的”,上学后又接受老师“人要诚实”的教育,可是长大了还是管不住自己的嘴巴,还是要讲假话。从政治人物到学术精英,从领导干部到市井小民,讲假话的人数不少。并且讲假话  相似文献   

2.
美国密歇根州休伦北郊的格拉蒂奥特堡,一位父亲正存为自己的孩子而苦恼,儿子7岁开始上学,但仅仅渎了三个月的书,就被老师斥为“低能儿”而撵出校门。全家从美国中西部的俄亥俄州到密歇根州,已是第三次搬家了,却没有一所学校愿意录取他的儿子,一致认为这孩子智力低下,无法成材。  相似文献   

3.
《东南置业》2014,(3):32-32
学区房,本来就是抢手的“香饽饽”,现在越发变得火爆起来。为了孩子入读名校,许多家长会选择学区房,以为只要冲着有名校的楼盘去购买一套住宅或者购买学区房附近的二手房,就一定能读上名校。但购买学区房也要当心学区房“陷阱”:业主买房时开发商承诺会在小区建学校,但入住之后却发现学校一直未动工;有的家长在学校附近买了房子,却发现孩子无法上学;有的置业顾问口头承诺买房就能读名校,实则根本就没此事……  相似文献   

4.
执行的关键不在于你如何监督,而在于你是否说服员工接受你的决策。 不接受的事情不可能被执行 现在青少年网瘾问题很严重,甚至已经上升到了一个社会问题的高度。很多家长都不会鼓励和希望孩子去上网,去打游戏,但很明显,他们并没有成功,还是有很多孩子在上网。家长喋喋不休地告诉孩子:“这样会玩物丧志,这样会让你的功课落后,这样会让你考不上大学,这样会让你将来找不到好工作……”好了,说了很多,但孩子们听进去了吗?大部分没有。  相似文献   

5.
赵湾中学是湖北省谷城县的一所山区学校,1998年秋有128名学生辍学。学校在多方做了家长的工作后,10月匕日将5位仍不让子女上学的家长告上了法庭。据调查,这5家尚有能力供其子女上学。柏明贵是被告之一。不久,柏将其在谷城县打工的女儿相远琴送回了学校。谁知4天后,远琴又悄悄离开了学校。柏家有8口人,柏明贵是唯一的壮劳力。相明贵曾对来访的老师这样解释过:“娃子自己不愿上,我有啥办法?为她上学,我还贷了289元款哩!”在贴满相远琴奖状的屋内,远琴只是哭,她说:“我家里穷,上不起,打死我也不上了。”经过老师的反复劝说,远…  相似文献   

6.
松婀鹂 《财会月刊》2010,(12):I0026-I0026
常常会有一些小学生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贪玩,不爱学习,做家长的无所适从,着急又苦恼。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确实如此,孩子一旦有了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就能自觉地克服困难,活跃思维,促进学习活动有效地开展。因此,我们家长应该在激发、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上多下工夫。  相似文献   

7.
读罢贵刊《孩子,回来上学吧》一文,颇有感触。像柏远琴这样几次辍学的孩子,原因肯定不简单,笔者单就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让这些孩子安心学习,让已失学的孩子重返校园,谈三点粗浅看法:1.家长的目光要远孩子最初年幼无知,不具有求学的能力。因此,送孩子上学首先还得家长作出决断。而家长如何对待孩子的求学问题,很大程度受到他们见识和素质的限制。比如有的家长目光短浅,认为孩子上学加重了家庭负担。这样的家长不仅不主动支持小孩子学习,往往还会卡孩子的脖子,为上学设置障碍。如果真这样,对于还不能自食其力的年幼学生,即使…  相似文献   

8.
《东南置业》2007,(7):46-48
当记者着重就一些重点名校周边的楼盘进行踩点寻访后发现,看重教育并不惜为孩子教育花钱费力的人的确大有人在。有好多家长为了孩子读重点学校能近一些,宁可舍弃地段,房型等购房因素;为了和一些好点的幼儿园、小学靠近,愿意住到一些完全陌生的区域;为了一些重点中学,甚至有些父母宁可暂时不买房,陪孩子在学校周边租房……  相似文献   

9.
晓阳 《乡镇论坛》2011,(11):20-20
在家庭教育中,有些父母总以为教育孩子就是板起面孔来说教,甚至是训斥孩子。这样会使家长和孩子之间产生很大的心理距离,所以孩子对家长的说教,也往往是这只耳朵听,那只耳朵冒,有时甚至产生逆反心理。难怪常听家长说:“这孩子怎么就这么不听话,我拿他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相似文献   

10.
付小平 《财会月刊》2014,(9):I0007-I0007
隐私的“事” 家长不要公开暴露孩子的隐私,不能当众说宝宝尿床,也不能把宝宝和你说的私密话抖出去,孩子可能说不喜欢某个人,也可能说长大后与某某结婚等:家长不要以为孩子小,说给别人听也无妨。当众暴露孩子的隐私,既伤了其自尊,又会让他缺乏;安全感,也不再信任你,融洽的亲子关系被扭曲,不利于以后的家教。  相似文献   

11.
“学校开设家长工作日,让我们和孩子一起学习,能直接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和烦恼,这个创意好……”湖南省隆回县司门前镇中学学生王文的爸爸高兴地说。  相似文献   

12.
本刊1999年第4期刊发《孩子,回来上学吧》一文,报道了湖北女孩柏远琴失学的情形,引起强烈反响,农村孩子辍学成为人们特别关注的话题。一些读者给本刊来信来电话,纷纷对此发表意见。一封署名“南召女孩津津”的读者来信指出,除了家境贫穷交不起学费之外,老师和家长教育方法不当,也是导致某些学生辍学的重要原因。这位读者说,如今一些孩子心理早熟,初中就开始谈恋爱,造成学习成绩下降。家长知道后只管臭骂一顿,甚至拳脚相加;老师知道了也没啥高招,只知道当着许多同学的面大声训斥他们,使他们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遇到这样的…  相似文献   

13.
俞琳 《楼市》2014,(7):65
正古代"孟母三迁"的故事在现代家庭中不同程度地上演着。为了让孩子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们纷纷将目光瞄准那些教学质量好的学区房。很多人认为,孩子教育也是长远的投资,因此,不少购房者在买房时首先考虑的是孩子教育问题,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有个理想的学习环境,不惜花重金买房,来方便孩子上学。与名校携手,与名师为伴,让名校的人文陶冶孩子成长的气度与修养,让名师的言传身教带动孩子爱学乐学的兴趣,是每个家长的梦想与向往。  相似文献   

14.
笑口常开     
《乡镇论坛》2014,(25):48-48
幼儿园的阿姨发现班上有些孩子喜欢做鬼脸,于是决定想办法让他们改掉这个坏爿惯。阿姨把孩子们集中起来,亲切地对他们说:“孩子们,小时候我也曾经对别人做出难看的鬼脸,我的外婆告诉我,如果把脸弄得那么难看,长大后就会是那个样子。”这时候—个孩子大声说:“老师,您一定后悔那时候没有听话了吧!”  相似文献   

15.
柯云路 《乡镇论坛》2009,(21):30-31
一位10岁的乡村小姑娘正向记者诉说她的梦想。小姑娘说:老师说他最大的梦想就是我们好好学习,我们走出大山就是他最大的心愿。我们不能叫我们老师失望。如果我走不出去,当不了官,我们肯定也有孩子能当官。记者问:为什么想当官?小姑娘说:我当了官以后就能给我老师转正了。记者又问:你怎么会有这么一种想法?小姑娘说:俺如果不给俺老师转正,俺们这些娃娃都没有地方上学去。“如果不给老师转正,俺们这些娃娃都没有地方上学去。”这就是一位乡村小姑娘的思维逻辑,实现梦想的唯一方法是,有朝一日当了官好为给教自己读书的老师转正,好让他继续教自己读书。  相似文献   

16.
《乡镇论坛》2013,(28):7-7
“以前一到雨季,这伙巷就存水,人们出不来进不去.孩子上学还得家长把自行车扛出去。自从俺村委会主任协调各户修了路.再也不怕下雨了!”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滨北街道办事处东坊村李建三老人高兴地说。  相似文献   

17.
英国的孩子爱上学汤姆现在英国读小学。几年前入学时,校长向家长介绍学校时的开场白是:“我们的办学宗旨,就是要让孩子们爱来上学!”近30年来,英国16岁以下学生一律免费接受教育,不提倡优选。汤姆现在上三年级了,他的确喜欢上学。英国学制每年有三个学期,三个长假。和这里的许多小伙伴一样,假期没过几天,他就掰着手指数日子盼着上学。孩子喜欢上学,原因很多,主要有两点:一是学习没有压力,学生把上学当成能与小朋友共处的好去处;二是教学方法生动多样。英国小学里教师授课非常轻松,而且生动活泼,在“玩儿”中就使孩子受到知识的灌输。比…  相似文献   

18.
真正的爱     
我小孙女所在的美国学校十分注重保护孩子的隐私,维护孩子的自尊心,其重视程度太令人感动了。她念小学三年级时,有一次,学校通知开家长会,我也想跟儿子去见识见识。儿子跟学校电话联系后,老师答复说,欢迎我去学校参观,至于参加家长会,就要征得孙女的同意。我感到很奇怪,经儿子一番解释,我更感到新鲜。原来,美国学校为了保护孩子的隐私,家长会不是像中国那样让家长集体听报告,表扬和批评甚至指责都当众公开进行,而是由老师分别和家长单独交谈,孩子表现的好坏优劣,只让家长(孩子的法定保护人)本人知道。这样的家长会,一般一学期进行两次,学校…  相似文献   

19.
“买房子,主要考虑到孩子将来能上好的学校”“孩子上学方便,学校就在附近”“孩子能上好学校,房子还能升值”……  相似文献   

20.
读书,正确地给孩子选择第1批阅读书籍十分重要。家长和老师应在尊重孩子选择、让孩子感受到“快乐阅读”的基础上适当引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