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被投资企业回购股份时,由于其单位净资产价值与回购价格差异,回购后将导致投资企业享有被投资企业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发生变动,其与回购前所享有份额差额该做何处理?有人认为应调增(或调减)"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同时增加(或减少)"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本文就此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2.
刘冠勋 《财会月刊》2007,(10):32-33
一、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涉及留存收益还原的问题 1.编制合并日合并财务报表时。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以下简称《企业合并准则》)的规定:在编制合并日合并资产负债表时,在抵销了合并方对被合并方的长期股权投资与其享有被合并方账面所有者权益的份额后,需要做分录:借记“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下同)”项目,贷记“盈余公积”与“未分配利润”项目,以合并方合并日会计报表的“资本公积——资本溢价”科目余额(即确认了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后,合并方“资本公积——资本溢价”科目的账面余额)为限将合并方享有的被合并方在合并前实现的留存收益进行还原。  相似文献   

3.
母企业合并前若采用成本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则编制合并报表时无需调整其账面价值,但需调整子公司的个别报表,将购买日子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人“资本公积”并调整其净利润(针对非同一控制的企业合并而言)。同时,购买方针对被购买方在购买日与交易日之间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按原持股比例享有的部分调整留存收益及资本公积。此外还需编制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抵销分录。  相似文献   

4.
一、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投资性房地产账务处理 企业作为存货的房地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的,应按其在转换日的公允价值借记“投资性房地产(成本)”,贷记“开发产品”等科目,按其差额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或借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已计提跌价准备的,同时结转跌价准备。资产负债表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借记“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做相反分录。  相似文献   

5.
对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中两个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中包含除净损益以外的其他权益变动时的账务处理《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应用指南指出:"对于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在持股比例不变的情况下,企业按照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或承担的部分,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同时增加或减少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相似文献   

6.
【摘要】追加投资导致成本法转为权益法时,各次投资应合并计算商誉,并对初次投资至投资核算方法变更日之间被投资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变化中应分享的部分调整长期股权投资。如果投资核算方法变更是由于处置投资引起,则剩余股份应分享的被投资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只包括盈利、计入资本公积的事项,不包括被投资企业资产、负债公允价值变动引起的净资产变动。成本法转为权益法时,对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调整应全部记入“长期股权投资——成本”账户。  相似文献   

7.
新会计准则下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与旧准则在很多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比如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权益法下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权益法下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时将原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部分按相应比例转入当期损益等。  相似文献   

8.
陈金祥 《财会月刊》2013,(12):49-51
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时,投资企业的股权账面价值与享有被投资单位净资产份额之间,存在一个恒等式。本文以案例形式,分析被投资单位净资产发生变动特别是被投资单位发生追溯调整或更正前期重要会计差错时,投资企业应如何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以维系恒等式的平衡关系。  相似文献   

9.
追加投资导致成本法转为权益法时,各次投资应合并计算商誉,并对初次投资至投资核算方法变更日之间被投资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变化中应分享的部分调整长期股权投资。如果投资核算方法变更是由于处置投资引起,则剩余股份应分享的被投资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只包括盈利、计入资本公积的事项,不包括被投资企业资产、负债公允价值变动引起的净资产变动。成本法转为权益法时,对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调整应全部记入"长期股权投资——成本"账户。  相似文献   

10.
张霞 《电子财会》2007,(10):44-47
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时,投资企业的股权账面价值与享有被投资单位净资产份额之间,有一个恒等式,因此,被投资单位净资产变动,投资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应随之变动,以体现股权的实际价值。本文从论证权益法下股权价值的恒等式的确立和维系人手,分析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类项目发生非正常调整时.投资企业如何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11.
一、股权投资差额形成的原因 股权投资差额是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时,初始投资成本与应享有的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差额。权益法下,投资方按持股比例享有被投资方所有者权益的份额,该份额即可视为投资方股权投资可实现的未来经济利益。根据资产要素的定义,股权投资成本也就应该按被投资方账面所有者权益和持股比例计算确定。但在实务中,取得股权时的交易价格往往以被投资方所有者权益(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依据,如果被投资方净资产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价值或者存在未入账的商誉,则投资方支付额可能高于计算确定的投资成本,形成借方差额;如果被投资方净资产公允价值低于账面价值或存在未入账的负商誉,则投资方支付额可能低于计算确定的投资成本,形成贷方差额,计入资本公积。从理论上看,只要是长期股权投资,无论是采用成本法还是权益法核算,都可能有投资差额出现。只是在成本法核算下,根据重要性原则不予确认罢了,如果追加投资,变更为权益法核算时,准则要求进行追溯调整。  相似文献   

12.
一、投资时点的会计处理 在投资时点,应将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的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进行比较,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应按其差额,借记“长期股权投资”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相似文献   

13.
《会计之友》2009,(6):F0003
一、 盈利能力指标 1、 资本利润(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净资产平均余额×100% 净资产平均余额=(年初所有者权益余额+年末所有者权益余额)/2 净资产中含资本公积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为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在指标计算中扣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下同.  相似文献   

14.
(一)控股合并成本与计税基础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的规定,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合并方以支付现金、转让非现金资产、承担债务方式或发行权益性证券作为合并对价的,应当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合并成本),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支付的现金、转让的非现金资产、所承担债务账面价值或所发行股份面值总额之问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相似文献   

15.
浅议公允价值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徐蓉 《审计月刊》2006,(9):38-39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规定:“以发行权益性证券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其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投资仑业住确认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净损益的份额时,应当以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各项可辨认资产等的公允价值为基础,对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进行适当调整后确认。”  相似文献   

16.
一、同一控制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会计处理差异 (一)控股合并下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确认方式不同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规定:“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合并方以支付现金、转让非现金资产或承担债务方式作为合并对价的,应当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支付的现金、转让的非现金资产以及所承担债务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相似文献   

17.
张国柱 《电子财会》2006,(10):44-47
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是在企业长期股公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时,当被投资单位因接受捐赠、增资扩股等原因增加资本公积时,投资企业按其在被投资单位注册资本中所占的投资比例计算调增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并相应调增资本公积而设置的明细科目,考虑到被投资单位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等存在价值不确定性问题,投资企业在调增该部分资本公积时,先将其计入股权投资准备,待投资企业出售或转让股权时,再将原计入股权投资准备的部分转入其他资本公积中。在不同的情况下,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科目的核算内容与范围经常变化,有时甚至比较复杂,笔者通过把与其有关的会计处理规定的对比,对该科目核算的内容演变进行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8.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投资业务公允价值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旻 《财会通讯》2008,(4):69-70
一、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投资业务抵销分录 (一)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的所有者权益从集团角度看,企业合并并不引起集团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减变动。经过权益法调整后,母公司个别资产负债表中的长期股权投资反映的是母公司在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份额。合并财务报表相当于把母公司个别报表上的长期股权投资具体化所代表的子公司详细的资产和负债项目。母公司与子公司个别资产负债表简单相加后,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中所有者权益重复计算,需要相互抵销。借记“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年初”、“资本公积一本年”、“盈余公积一年初”、“盈余公积——本年”、“未分配利润——年末”、“商誉”,贷记“长期股权投资”、“少数股东权益”。(二)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收益与子公司本年利润分配母公司个别报表上的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收益经过权益法调整后,反映的是母公司对子公司净利润应分享的份额。编制合并利润表投资收益的抵销处理相当于是把母公司个别报表上的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收益具体化为子公司的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和期间费用。母公司与子公司个别利润表简单相加后,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收益需要抵销。编制合并利润表时,本年利润的分配应该从集团的角度反映对母公司和子公司的少数股东的利润分配情况。  相似文献   

19.
所谓股权投资差额,是指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时,投资企业的投资成本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份额的差额。那么,进行股权投资时,为什么会出现差额呢?换句话说,股权投资差额的经济实质是什么呢?从理论上讲,股权投资差额的经济实质应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被投资公司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其帐面价值的差额。由于会计核算遵循历史成本原则,被投资公司的资产和负债都是按历史成本反映的,故其净资产总额也是按历史成本反映的。由于经济条件的变化,物价的变动,技术进步等原因,当投资公司投资时,被投资公司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已经产生了差额。此时,投资公司就不能再按被投资公司净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投资,而应按净资产的公允价值投资,否则,交易就不能成立。二是投资公司的投资成本超过(或低于)被投资公司净资产公允价值差额,即商誉(或负商誉)。由于被投资公司在地理位置、产品质量、经营特色、员工素质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它可能存在未确认的商誉。投资公司考虑到商誉的因素,愿意以较大的代价获取被投资公司的股权。相反,当被投资公司存在负商誉时,投资公司的投资成本也会小于被投资公司净资产的公允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一、投资时点的会计处理在投资时点,应将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的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进行比较,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应按其差额,借记"长期股权投资"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