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政府补助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第二条政府补助,是指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但不包括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第三条政府补助分为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和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是指企业取得的、用于购建或以其他方式形成长期资产的政府补助。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是指除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之外的政府补助。第四条下列各项适用其他相关会计准则:(一)债务豁免,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  相似文献   

2.
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的差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政府补助”概念在会计与税法上的差异 (一)会计中的“政府补助”。指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但不包括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本。政府补助分为与资产相关的和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指企业取得的、用于购建或以其他方式形成长期资产的政府补助。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指除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之外的政府补助。  相似文献   

3.
一、会计准则对政府补助会计处理的相关规定《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规定,政府补助,是指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但不包括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本。政府补助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一是企业能够满足政府补助所附条件;二是企业能够收到政府补助。政府补助分为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和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取得的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按照应收金额计量,确认为营业外收入;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该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分次计入以后各期的损益。  相似文献   

4.
王盖君 《财会月刊》2008,(10):74-75
一、会计准则对政府补助会计处理的相关规定 《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规定,政府补助,是指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但不包括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本。政府补助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一是企业能够满足政府补助所附条件;二是企业能够收到政府补助。政府补助分为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和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取得的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按照应收金额计量,确认为营业外收入;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该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分次计人以后各期的损益。  相似文献   

5.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及其应用指南的规定,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计入当期损益。本文拟通过案例分析企业用政府补助采取自营方式购建固定资产的涉税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6.
正一、问题的提出《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以下简称"政府补助准则")规定,"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计入当期损益。"现有A公司是从事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鼓励发展的某个企业,其购入的某专门用途的设备可按购买价格的40%  相似文献   

7.
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 政府补助》的一大变化就是对企业收到的政府补助不再规定只能采用总额法进行核算,也可以采用净额法.本文以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为例,分析新准则下企业研发活动中政府补助的会计与税务处理.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2017年5月5日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分析了新准则生效及衔接、政府补助的适用范围和列报、与资产相关政府补助的摊销方式、允许政府补助采用净额法几个问题,并讨论了计入其他收益的政府补助项目是否作为非经常性损益目及政策性搬迁的处理问题.  相似文献   

9.
《财会月刊》2007,(1):20-20
一、政府补助的特征 本准则第二条规定,政府补助是指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但不包括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本。政府包括各级政府及其所属机构,国际类似组织也在此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0.
黄松  薛爽  王金平 《财会月刊》2023,(1):131-137
2017年财政部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CAS16)明确了政府补助的范围,引入净额法和“其他收益”科目,对财政贴息有了更明确的会计处理规定,增强了会计处理的弹性。但会计处理弹性是一把“双刃剑”,在为企业选择恰当的会计处理方法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为企业操纵政府补助会计处理提供了空间。本文从CAS 16的核心内容出发,认为企业根据该准则进行会计处理和信息披露时,应强化政府补助信息的可理解性和可靠性。结合雪松发展政府补助会计处理的案例分析,提出在强化会计职业判断依据的同时,应加强信息披露,如提供更详细的临时性报告、限制相关会计处理方法的使用场景、将“政府补助基本情况”改进为“政府资金基本情况”并强制披露等,以提升政府补助会计判断和信息披露的合规度。  相似文献   

11.
自新会计准则颁布实施以来,由于准则与税法对于企业收到的“政府补助”项目的处理规定存在部分差异,导致企业的财务人员对于收到的“政府补助”项目按照新准则进行会计处理后,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需按照税法的规定进行相应的纳税调整。  相似文献   

12.
自新会计准则颁布实施以来,由于准则与税法对于企业收到的“政府补助”项目的处理规定存在部分差异,使企业的财务人员对于收到的“政府补助”项目按照新准则进行会计处理后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还需按照税法的规定进行相应的纳税调整。  相似文献   

13.
王骏 《财会月刊》2010,(4):66-66
实务中,政府补助通常为货币性资产形式的,如财政拨款、财政贴息和税收返还,也存在非货币性资产形式的情况。上市公司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长江证券”)就遇见了这种政府无偿补助非货币性资产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企业所得税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列报,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第二条本准则所称所得税包括企业以应纳税所得额为基础的各种境内和境外税额。第三条本准则不涉及政府补助的确认和计量,但因政府补助产生暂时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应当按照本准则进行确认和计量。第二章计税基础第四条企业在取得资产、负债时,应当确定其计税基础。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存在差异的,应当按照本准则规定确认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第五条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  相似文献   

15.
蒋苏娅 《电子财会》2007,(12):40-43
新准则的施行,一改过去将政府补助一次性计入补贴收入,税金支出或资本公积的做法,而对占多数的政府补助采用递延方法,在规定期间或规定条件满足时,才按规定的方法计入当期损益。但是对于政府补助,除拨付时明确规定不征企业所得税的项目外,按税法规定都应该计入所得额征税,而且纳税义务的发生时间。应是企业“实际收到”补贴的当期.不存在递延所得和分期计税的问题。这样,就由此产生了会计计量与税法规定的计税基础的暂时性差异,并导致一系列的纳税调整和递延所得税的核算。笔者现以新准则的规定为依据,结合税法的相关规定,讨论新准则下的政府补助与递延所得税。  相似文献   

16.
政府补助会计处理改进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政府补助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在收益法下,对于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以及需要在以后期间确认损益的与收入相关的政府补助,需要通过递延收益来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以下简称"政府补助准则")规定,企业在会计期末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应该将"递延收益"列入非流动负债科目下的其他非流动负债中。但笔者认为,不能将"递延收益"列为负债类,因为严格来说它并不符合负债的定义,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首先,根据负债的定义,负债的特征之一就是它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而被确认为"递延收益"的政府补助项目,都已经  相似文献   

17.
政府补助是较受国际关注的议题,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以及许多国家及地区等均对政府补助制定了专门准则进行规范。为规范政府补助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公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以下简称政府补助准则)。  相似文献   

18.
《财务与会计》2018,(6):85-86
财政部于2017年5月修订印发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财会[2017]15号,以下简称政府补助准则),为便于理解,现就有关问题解读如下: 一、关于与日常活动相关的政府补助 政府补助准则规定,与企业日常活动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按照经济业务实质,计入其他收益或冲减相关成本费用.与企业日常活动无关的政府补助,应当计入营业外收支.  相似文献   

19.
2017年5月,财政部发布了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 政府补助》(以下简称我国政府补助准则),对政府补助特征及适用范围、政府补助相关会计处理及列报、财政贴息的会计处理等内容进行了调整,并对实务中的部分难点问题进行了明确.笔者将我国政府补助准则及《国际会计准则第20号—— 政府补助的会计和政府援助的披露》(以下简称国际准则)对比后发现,两者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小企业会计准则》中政府补助问题的国际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璐 《会计之友》2012,(11):104-106
财政部于2011年10月18日印发了《小企业会计准则》,该准则提到了政府补助的相关内容。通过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中小主体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有关政府补助内容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到,我国《小企业会计准则》中有关政府补助的相关规定有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的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