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尼·伊·季别尔是俄国最早对《资本论》进行专门研究的经济学家,1871年出版第一部研究李嘉图与马克思的专著,1876年至1878年连续发表7篇阐释《资本论》经济理论的论文,1877年至1885年三次为《资本论》辩护.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第2版《跋》,以及致俄国友人的书信中多次肯定季别尔对《资本论》经济理论的研究.季别尔对《资本论》的辩护与解读,不仅是《资本论》世界传播史的重要内容,也是21世纪俄罗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思想,在历史逻辑上表现为各国无产阶级政党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本国实际相结合,并对其进行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其典型是《资本论》的俄国化与《资本论》的中国化.《资本论》俄国化和中国化,最重要的是运用《资本论》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体分析俄国和中国的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环境,得出走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道路的结论.《资本论》俄国化和中国化取得巨大成就,就在于坚持走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道路.《资本论》俄国化出现曲折和失败,在于没有很好地坚持走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道路.因此,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机遇,我们必须要继续坚持《资本论》中国化,坚持走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道路.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价值形态理论是其劳动价值论区别于古典学派劳动价值论的根本特征之一,也是其货币理论的基础。马克思价值形态理论的形成,前后经历了萌芽期:《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写作,发展期:《政治经济学批判》写作,深化期:《剩余价值理论》研究,接近完成期:《资本论》研究和完成期四个阶段;凝结了马克思毕生的精力和心血,奠定马克思《资本论》基础,贯穿了马克思经济学理论体系。科学地分析和论证马克思的价值形态理论的形成,有助于人们深刻认识和理解马克思经济学理论精髓。  相似文献   

4.
1868年国际工人协会布鲁塞尔代表大会通过的关于马克思《资本论》的决议案距今150多年了,但在整个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资本论》始终发挥着巨大影响力.目前,马克思《资本论》在我国高校教学中取得了诸多进展,但仍需深化和改进.尤其是应熟悉马克思推荐读《资本论》之前的两本入门书——《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应力戒当年恩格斯对高校经济学教学批评的现象;应重视列宁对研究马克思和阅读《资本论》的建议;应避免对马克思恩格斯贸易理论的方向有所误解.  相似文献   

5.
关于劳动价值论的读书笔记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一、劳动和劳动价值论问题研究的背景1 《资本论》是一部伟大的历史宏篇。马克思在《资本论》及其手稿等论著中 ,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进行了精辟的阐述。要研究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 ,必须认真攻读《资本论》。《资本论》是马克思用毕生心血考察和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写成的科学巨著。马克思原计划以《政治经济学批判》为总标题 ,分六册写作 :《资本》 ;《土地所有制》 ;《雇佣劳动》 ;《国家》 ;《对外贸易》和《世界市场》。① 1 859年 6月 ,《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出版后 ,他又决定改变他的写作计划 ,着手写作《资本论》三卷本。 1 …  相似文献   

6.
本体论以及马克思的“本体论承诺”问题,是研究马克思思想绕不开的难题.研究发现,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孕育了劳动本体论思想,并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确定了劳动本体论思想.然而,在《资本论》的创作中,他开始了对劳动本体论的动摇.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决不是在本体意义上探讨的劳动,而只是在一般意义上展开了对劳动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资本论》中的本体只能是资本,只有把握这一点,才能透彻理解《资本论》,才能真正探明资本主义的本质与逻辑.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股份制理论是研究我国股份制实践的思想基础,本文拟对马克思股份制理论的释义、学习方法入手,着重探讨国有企业股份制实践思路与对策。马克思股份制理论的释义探析按照马克思《资本论》从本质到现象的叙述逻辑,股份资本是一般资本具体化行程中生息资本与信用的产物,在《资本论》中,马克思着重论述股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是一个动态形成的过程,他在《资本论》创作以前的五部经典著作中分别确立了自我意识本体论、感性存在本体论、社会实践本体论、社会生产本体论、社会存在本体论.通过文本考察、形成依据、本质特征可以确证《资本论》的劳动本体论思想.一是《资本论》第一卷的"劳动价值论""货币转化为资本""剩余价值生产过程""资本主义工资""资本的积累"五个部分展现了马克思的劳动本体论思想;二是"马克思劳动本体论是其'唯物史观'内在逻辑的必然""马克思'人体解剖对于猴体解剖是一把钥匙'的方法论原则""恩格斯关于人类社会起源史的发现所给予的支持"与客观性、能动性、社会—历史性、具体—抽象性,共同构成其劳动本体论思想的三个形成依据、四个本质特征.对文本研究的结论证明:一方面马克思本体论思想发展轨迹、《资本论》创作的一系列严密论证以及劳动本体论思想的时代内涵足以证明《资本论》劳动本体论的科学性与真理性;另一方面,资本的本质与来源、《资本论》创作的方法论足以证明《资本论》资本本体论的不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发达资本主义历时四十多年持续恶化的收入与财富不平等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与政治斗争领域的热点问题。《21世纪资本论》曾被热烈追捧为诺贝尔经济学奖提名,不过却因为其在论述中的统计数据与逻辑缺陷的"主要错误"而与之失之交臂,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该书还存留着一些理论问题:分享着或者没有突破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前提、模型问题、理论的乌托邦的幻想。另一方面,皮凯蒂不懂得马克思,虽然他竭力地想接近马克思的思想,因此《21世纪资本论》与马克思的《资本论》相比,难以望其项背。  相似文献   

10.
以科学发展观来统筹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发展是当前我国社会的重要共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协调发展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论来源。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协调发展的思想,首先是由英法古典政治经济学者们进行论证的,马克思在批判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形成了《资本论》中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协调发展的命题和人类社会协调发展的思想。马克思的这些思想对于我国当前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认知和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思想,在历史逻辑上表现为各国无产阶级政党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本国实际相结合,并对其进行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其典型是《资本论》的俄国化与《资本论》的中国化.《资本论》俄国化和中国化,最重要的是运用《资本论》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体分析俄国和中国的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环境,得出走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道路的结论.《资本论》俄国化和中国化取得巨大成就,就在于坚持走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道路.《资本论》俄国化出现曲折和失败,在于没有很好地坚持走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道路.因此,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机遇,我们必须要继续坚持《资本论》中国化,坚持走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思想,在历史逻辑上表现为各国无产阶级政党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本国实际相结合,并对其进行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其典型是《资本论》的俄国化与《资本论》的中国化.《资本论》俄国化和中国化,最重要的是运用《资本论》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体分析俄国和中国的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环境,得出走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道路的结论.《资本论》俄国化和中国化取得巨大成就,就在于坚持走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道路.《资本论》俄国化出现曲折和失败,在于没有很好地坚持走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道路.因此,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机遇,我们必须要继续坚持《资本论》中国化,坚持走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道路.  相似文献   

13.
2012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MEGA工程,柏林,共114卷,123本书)第二部分"《资本论》及其手稿"的第4卷第三册即将出版。这一册将包含马克思1863~1867年手稿《政治经济学批判》(即所谓《资本论》第三版)的最后一部分。对于编辑出版史以及以《资本论》为主体内容的马克思主义宣传工作而言,这都将是一件大事。顾名思义,这篇论文是为"《资本论》及其手稿再研究"课题而作,其主题就是马克思如何一步一步地从关注哲学、政治、国家和法律转向经济学,一步一步地从经济现象进入经济本质,从而走向《资本论》创作。因此,这篇论文实际上是对于《资本论》前史或萌芽时期和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演变心路历程的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4.
《资本论》中的生产价格理论和地租理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有的同志在“用发展的观点研究《资本论》”的题目下,认为马克思《资本论》中关于生产价格的构成不包括地租的原理“根据不足”,“未必能成立”。  相似文献   

15.
<正> 《资本论》的方法从根本上说来就是唯物辩证法。而其中的定量分析方法不外是唯物辩证法的具体运用,是《资本论》中诸方法的有机组成部分。然而在《资本论》的方法论研究中,这个重要方法却为人们所忽视。开展对《资本论》中的定量分析方法研究,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一《资本论》运用定量分析方法的内在原因《资本论》是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筑成的理论大厦。他在批判地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时,不限于对社会经济关系的定性研究,而且包括定量研究。马克思曾评价威廉·配第的《政治算术》说:“他不是把一连串比较级和最高级词汇同空论拼凑在一起,而是立志要用terms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的《资本论》孕育着丰富的科学发展思想。《资本论》的发展观是对客观规律的提示和把握,《资本论》的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资本论》的发展观要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资本论》的发展观要求实现社会生产力的持续发展,《资本论》的发展观要求实现社会生产的按比例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 马克思对农业中资本主义发展问题的研究,是以十九世纪中叶英国资本主义农场为对象的。《资本论》中关于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理论,主要也是以英国的实际情况作为例证。当时还是马克思主义者的考茨基,于1899年写了《土地问题》,把观察的对象扩大到法国,美国和德国,结合十九世纪最后三十年的情况,证实了马克思的理论。列宁说;“考茨基的这本书是《资本论》第3卷以后最出色的一本经济学著作”,肯定了它在系统地考察农业中的资本主义发展方面的贡献。不过,考茨基的著述也没有超出《资本论》的时代背景。列宁在许多论著中探讨了农业中资本主义发展的问题,主要的是1899年写成的《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农业中的资本主义》,以及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一卷从诞生到现在整整150周年.150年来,它一直以其强大的逻辑震撼力与理论说服力为世人所折服.它不仅被全世界劳动者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而且也越来越得到中外学术界和国家政要的普遍关注与青睐,至今仍然充满生机与活力,是世界人民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法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凯蒂先生近年出版的《21世纪资本论》一书,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轰动,被誉为“21世纪新版的资本论”,“可与马克思的《资本论》媲美”.其实,这只不过是一种溢美之辞.相对于马克思的《资本论》,皮凯蒂先生的书只不过是高山下的一抔黄土;而《资本论》是亘古以来的一座思想高峰,一部具有醒世价值的历史圣典.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的《资本论》在深刻揭露资本主义制度下人和人关系的同时,也分析了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关系,从而提出了同当今世界热点问题--可持续发展理论密切相关的物质变换理论。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在揭露资本主义制度下物质变换过程中存在着不可持续发展的严重性的同时,从制度和观念两方面提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特别是马克思提出的具有生态伦理学意义的善待自然的发展观,是马克思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最精采的表述。  相似文献   

20.
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如果马克思有两种含义 ,他一定会把它彻底搞清楚并在《资本论》前三卷作全面、系统、深刻、明确、正面的阐述 ;对它的“另一种意义”和“另外的意义” ,马克思而不会是提及而不论 ,姜启渭先生也不可能只是引用而不论 ;如果马克思没有来得及阐述要请恩格斯完成 ,或者在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作出新理论成果 ,整理出版《资本论》后两卷和他自己在著作中的阐述和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