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物流包括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信息等职能,社会经济运行中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均涉及到物流.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管理技术在物流行业的应用,使原来分散于不同经济领域和环节的相对独立的物流功能发生了密切的联系,统一为综合物流系统,这不仅提高了物流本身的运作效率,而且更好地适应了市场上用户对物流的要求,使物流业发展成为综合传统运输、仓储行业的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2.
论物流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政策下绿色物流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物流的迅猛发展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物流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环节。然而,现代物流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其社会成本越来越高。废弃污染、资源浪费、固体废弃物增加等,均给社会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传统物流必须变革,绿色物流势必成为物流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3.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物流业作为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工业化进程中最为经济合理的综合服务模式,正在全球范围内得以迅速发展.一个国家的物流发展水平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的今天,物流早已走出国门,与国际贸易紧密结合,成为各国互通有无、互利互惠的重要载体.而在现代物流整体供应链上,检验检疫部门肩负着严把国门的重要职责,对物流速度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如何促进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成为检验检疫系统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4.
探索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科技进步、信息产业和互联网的发展,促进了经济全球化.中国已成为WTO的成员国,对外开放和发展经济都需要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发展现代物流,必须深入进行物流体制改革,制定我国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总目标,积极促进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加快供应链的形成,加强对供应链的管理.同时加大物流研究与创新力度,提高我国的物流科学技术水平,充分发挥物流协会的中介作用,加快物流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健全,物流业不断得到发展,满足了现代经济建设的需要,在此过程中,通过对现代物流业发展环节的分析,从而保证我国物流机制的健全,保证其物流系统的内部运作环节的协调,以实现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现代物流产业对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流产业作为优化区域经济结构和促进其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已成为21世纪国家和地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支柱性和综合性产业.本文试运用现代物流理论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结合我国当前区域物流发展现状,针对现代物流对区域经济提升其核心竞争力的意义、机制与理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在"十一五"期间,柳州市政府要将柳州建设成为区域性现代物流城市,同时也要大力发展包括电子商务的新型贸易业态,使商贸业成为柳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和主要载体。文章主要探讨如何协同发展柳州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提升柳州经济。  相似文献   

8.
袁维海 《商场现代化》2007,(27):107-108
绿色物流通过对包括运输、储存、包装、流通加工等各个物流环节的改革,以达到降低环境污染、减少资源消耗的目的。绿色物流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利用。因此,构建现代绿色物流体系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9.
现代物流业已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现代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技术,越来越成为企业生存乃至国家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利润源泉,其发展也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本文通过比较分析国际和国内现代物流的发展状况,总结出一些对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几点启示。现代物流经济以现代物流产业为支撑,是降低资源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之后的第三利润源。现代物流经济带动国民经济以较高的速度增长,现代物流产业以其独立的产业部门越来越受到政府及专家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0.
张琼 《商业科技》2014,(20):88-90
近年以来,随着经济和区域经济进程的不断发展,我国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生产技术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制造加工的成本不断下降,而存储、装卸、运输等物流环节在社会总成本当中的比例越来越高。尽快发展现代物流、降低运输成本成为提高物流企业和本行业竞争力的关键,物流业也引起了社会的重视和关注,物流业成为了我国社会领域中最活跃、成长速度最快的新兴行业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