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民公益意识的培育是民间公益组织和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公益价值观是影响国民公益意识和公益行为最根本的因素。本文认为通过建设公益文化来培育国民公益价值观,提高国民公益意识,是促进我国民间公益组织和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无锡市可益会公益设计实验室为例,结合公益创投的背景,从融资渠道、组织结构、服务及产品设计、品牌营销、利润分配等五个方面,分析其现有的商业模式,致力于为更多的社会组织发展提供经验借鉴。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公益创投存在隐蔽性行为。  相似文献   

3.
公益慈善组织在为民生提供保障、帮急扶困、树立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公益慈善组织进行绩效评价,有利于提高公益慈善组织的管理水平,促进公益事业向好发展,引导社会公益逐步实现第三次分配的既定目标。文章基于CORPS的五个要素,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从服务与服务对象、业务运作、财力与物力资源和人力资源四个维度构建了公益慈善组织绩效评价指标框架,共9个二级指标、34个三级指标,以准确评价公益慈善组织绩效、增进社会对公益慈善组织的深度了解。  相似文献   

4.
<正>我国的民间公益事业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后已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来自民间的各种捐赠行为、公益活动以及公益组织的成长将公益事业推向了新的高潮。我国民间公益事业的发展与繁荣,离不开政府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支持政策。财税政策作为其中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对鼓励我国民间公益捐赠行为和  相似文献   

5.
对于公益组织财务管理的研究,它是我国现代公共管理中的一个新兴领域,也是其经营管理体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然而目前,我国公益组织财务管理存在很多问题。如何完善原有的财务管理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研究,在对公益组织财务管理相关理论进行初步阐述的基础上,借鉴企业财务管理的方法,找出提升我国公益组织财务管理能力的对策,最后来完善公益组织的财务管理机制,使得公益组织能够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商》2015,(10)
自2011年"郭美美事件"开始,公众对公益慈善组织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加强公益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建设刻不容缓。本文通过对公益慈善组织公信力、绩效的概念内涵的分析,分析各关键内涵间的影响关系,发现公益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对组织绩效具有促进作用,组织绩效对公信力具有维护作用,这种作用包括积极与消极两个方面。这表明提升公益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具有必要性与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尚娟贾洪芦  周世佳 《商》2014,(16):120-120
我国的公益慈善事业虽然在逐渐发展中,但仍旧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各方面都不甚成熟。许多公益组织,特别是民间的"草根"公益组织,在寻求发展以及进行公益传播的过程中存在比较明显的误区,主要表现在理性思考不足、不注重自身传播、不会塑造公信力、不与其他公益组织交流合作以及忌讳商业因素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非营利组织通常是指以社会互益和公益为目的,而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社会组织。其主要特征如下:一是从事社会互益或公益,不以营利为目的,  相似文献   

9.
白荣洲 《商》2013,(6):65-66
公益组织以社会公益事业为目标,不以盈利为目的。公益组织财务管理具有容易产生代理问题、理财目的特殊和要求信息披露、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特殊、治理环境特殊等特点。我国公益组织现在存在以下问题:(1)市场化不足,政府干预过多;(2)政府监管不足,财务治理环境不佳;(3)财务管理过于松散。改善公益组织财务管理水平,可以放宽进入门槛、鼓励纯民间公益组织的成立,加强制度规范和政府及社会监管,改善财务状况和逐步完善组织的财务治理结构和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慈善公益组织普遍存在公信力低下甚至缺失的问题,严重影响慈善公益组织的正常运作。本文结合慈善公益组织会计规范的相关理论,分析慈善公益组织在会计规范方面存在的不足,并且从会计学的视角提出提升我国慈善公益组织公信力的对策,旨在提高慈善公益组织的公信力,满足社会公众的知情需求,加强会计业务处理能力、细化财务会计报表、完善会计信息披露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