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主要考察碱性硫化钠体系浸出高锑金精矿过程中金和锑的浸出行为,探讨浸出条件对金和锑浸出率的影响。试验目的是在保证锑浸出率的条件下,尽量减少金的浸出。试验研究表明,平衡金和锑的得失,在浸出温度50℃、时间1 h、液固比2∶1、硫化钠100 g/L、氢氧化钠10 g/L条件下,锑的浸出率可达91%左右;但同时金的浸出率也达到9%左右。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在钨冶炼工艺中对钨锡混合精矿中钨锡分离的工艺,依据矿物物相分析结果,进行了一步碱浸的条件试验,考察了浸出时间、温度、碱浓度、液固比等因素对锡分离的影响。在高的钨浸出率前提条件下,确定分离锡的综合试验条件为:时间5 h、30%的碱浓度、液固比为6∶1、温度为95℃。此条件下WO3浸出率可达95.97%,溶液中Sn含量0.6 mg/L,实现了钨锡的分离,所得碱浸液可以直接进入APT的生产流程,Sn含量达到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3.
以我国湖南某难处理含硫银精矿作为研究对象,使用焙烧法对含硫矿物进行预处理以减少其对氰化的不良影响,最终获得了各工艺参数对银浸出率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为,在焙烧温度400℃,焙烧时间2 h,添加剂用量5%;氰化过程中氰化钠添加量20 kg/t矿,氰化液固比3∶1,时间48 h条件下,银浸出率为80.66%。  相似文献   

4.
新疆某铀矿床是我国首个采用原地浸出采铀工艺的砂岩型铀矿床,已酸法地浸开采近30年。为减轻退役负担,提高铀资源回收率,本文以该矿床老采区矿石为对象,开展了室内强化浸出试验,浸出试验条件SO_4~(2-)15 g/L、Fe~(3+)1.5 g/L、H_2SO_4 2.5 g/L、液固比2:1。两轮强化浸出试验中,浸出液铀浓度最高为0.099g/L,对应浸出率为77.4%。结果表明,虽然经过长时间的酸法地浸,研究矿石整体铀品位不高,但矿石中仍有一部分铀资源可经强化浸出处理后浸出。试验结果证明,地浸矿山退役前进行强化浸出或二次开发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废镍钼催化剂低温焙烧常压碱浸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探讨了废镍钼催化剂的焙烧-碱浸出的工艺条件.首先采用低温焙烧,再用碳酸钠漫取.分析了焙烧条件、浸取条件对浸取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焙烧温度为650℃、焙烧时间为3h、碳酸钠浓度为30g/L、浸取温度85℃、浸取时间3h、液固比为6∶1时,钼的浸取率达到90%以上,铝浸取率在3%以下(浸出液中铝浓度低于0.01g/L).该工艺具有能耗低,浸取率高等优点,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研究使用碱性硫化钠浸出法处理某含锑金精矿,将含锑金精矿中的锑脱除,回收锑的同时提高金的回收率。由于碱性硫化物体系的特殊性,在浸出过程中容易形成多硫化物将金浸出,造成部分金的分散。通过对浸出过程中热力学条件的控制,在保证Sb浸出的前提下,抑制或减少Au的浸出。在矿浆浓度40%,浸出温度95℃,硫化钠添加量60 kg/t矿,氢氧化钠添加量30 kg/t矿条件下,取得了Sb浸出率大于96%,Au浸出率为2%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为了高效利用含Au 3~8 g/t、S 1.0%~1.2%的复杂金矿原矿资源,本研究自主研发了循环流态化焙烧—氰化浸出工艺。工业实践表明,Au的回收率可达80%,节省浮选工段和脱硫工段;相较于传统的焙烧—细磨—氰化浸出工艺,金的回收率提高20%。采用循环流态化焙烧—氰化浸出工艺处理低硫低品位复杂金矿,运行成本较低,经济效益好,可为我国西部、西南部地区复杂难处理金矿原矿的开发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青海某金矿浮选尾矿含金0.62 g/t,具有较大的回收利用价值。物相分析结果表明,金主要以游离自然金和碳酸盐包裹金形式存在。氰化钾是一种氰化浸金剂,绿金是一种环保浸金剂,硫脲是一种非氰化浸金剂。本文使用这三种浸金试剂进行尾矿浸金试验。研究结果显示,使用硫脲的浸出效果最好,金浸出率可达74.88%,浸渣金品位为0.16 g/t;使用氰化钾与绿金的金浸出率均可达64%左右,浸渣金品位为0.22 g/t左右,综合回收效果较好,可为实现该金矿浮选尾矿的综合回收利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采用葡萄糖为还原剂,在硫酸体系中进行低品位钴土矿进行直接浸出,研究浸出过程的工艺条件和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在硫酸初始浓度1.6 mol/L,葡萄糖初始浓度5 g/L,反应温度95℃,浸出时间6 h,液固比3∶1的条件下,钴土矿中Co和Mn的浸出率可同时达到99%以上。动力学研究表明:钴的浸出过程在75~95℃内符合未反应核缩减模型,浸出过程主要受内扩散步骤控制,浸出表观活化能为21.03 k J/mol。  相似文献   

10.
采用碱性硫化物体系脱除含锑金精矿中的锑时,会有金的伴随浸出。由于不同形态的含硫物质的浸金能力不同,因此控制含硫物质的形态,使其尽可能以浸金能力低的形态存在,理论上可以降低金的伴随浸出率。本文研究了不同条件下多硫化物与硫代硫酸盐的转化现象,得到以下结论:不断对碱性硫化体系进行氧化作用,S_x~(2-)会被氧化为S_2O_3~(2-),直至达到平衡;在30~90℃,多硫化物的氧化反应均可以进行,升高温度可以加速氧化过程的反应速率;提高溶液体系中的pH值可以抑制S_x~(2-)的氧化,同时改变体系中S_x~(2-)与S_2O_3~(2-)分布平衡。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低品位氧化锌矿在NH4Cl溶液中的浸出,并重点分析搅拌速度、NH4Cl浓度、反应温度、液固比、反应时间对异极矿在NH4Cl溶液中浸出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NH4Cl浓度、反应温度和液固比可以极大提升锌浸出率,搅拌速度对锌浸出率的影响较小.在温度155℃、NH4Cl浓度5.5 mol/L、液固比9:1、搅拌速度...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湖南某地焙烧后的氧化锰矿进行酸浸试验,研究其锰含量的组成、浸出效果、浸出效率、渣锰含量及资源利用率。结果表明,采用传统常规的酸浸工艺,浸出率只有74.72%,渣锰残留9.553%,资源回收利用率只有72%;采用连续高温酸浸反应,可使浸出率提高到90.11%,渣锰残留降低到3.779%的低水平,资源回收利用率可达到90%。反应终点的溶液中锰离子浓度为33.085g/L,达到了电解锰正常生产的溶液浓度标准。  相似文献   

13.
结合某黄金冶炼厂的生产工艺,本文采用不同的调碱方法,对焙烧酸浸氰化系统的酸浸带滤机滤饼进行大量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50%NaOH+50%Na_2CO_3+(4~6 kg/t)NH_4HCO_3作为保护碱金浸出效果最明显,可以大大降低碳酸钠的用量,从而降低生产成本,而且金的浸出率比采用单一的碳酸钠作为保护碱提高约1%,按该黄金冶炼厂的生产规模,每年可以多回收10.8 kg黄金,创造经济效益约270万元。  相似文献   

14.
以大洋锰钴氧化物资源及多金属软泥为原料进行了常压酸浸的条件试验研究。通过对配矿比、硫酸用量、浸出温度、液固比、浸出时间、粒度条件因素的试验研究,得出了优化条件。即:在搅拌转速300rpm,配矿比1∶0.3,粒度-0.074 mm占28.34%,液固比(L/S)3∶1 m L/g,硫酸用量0.6倍,浸出时间2 h,浸出温度80℃条件下,Ni、Co、Cu、Mn、Fe的平均浸出率分别为99.44%、99.17%、53.02%、99.62%、38.34%。  相似文献   

15.
以高锑高砷原料生产锑白,生产精炼除杂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锑砷的锑碱渣物料。通过分析锑碱渣中锑和砷的存在形式,研究液固比、反应温度、搅拌速率、反应时间四个因素对砷锑分离影响,在液固比5:1、反应温度80℃、搅拌速率250 r/min、反应时间60 min下,使用清水浸出锑碱渣中砷、锑,砷浸出率可以达到99%,锑富集品位为34.42%。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以某含钴黄铁矿为原料,采用硫酸化焙烧浸出工艺来回收钴。其间通过试验对焙烧添加剂用量、焙烧温度、浸出酸度、浸出温度和浸出时间对浸出率的影响进行了探究。添加剂采用9%硫酸钠,焙烧时间为3 h,浸出液固比为3,浸出溶液为30 g/L硫酸,浸出温度为80 ℃,浸出时间为5 h,最终得到的钴浸出率为89.35%。  相似文献   

17.
根据金堆地区某低品位氧化铜矿的性质,进行海绵铜的制备研究,确定了较佳的工艺参数:颗粒-4mm占85%、浸出剂浓度20%、液固比3:2、搅拌酸浸24h,铜的浸出率为90%以上;当铜浸出液浓度10.0g/L、置换时间16h,置换率大于99%。  相似文献   

18.
针对某高铜低铁硫化铜精矿,本文开展预浸出-焙烧-酸浸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硫化铜精矿在硫酸用量0.35 t/t矿、温度28℃、浸出时间2.0 h、液固比2:1的条件下预浸出,预浸渣率为75%;主要元素铜浸出率为29.62%,钴浸出率为40.00%,铁浸出率为45.45%,镁浸出率为16.21%;酸浸渣硫含量为13.67%...  相似文献   

19.
采用高温氯化法对难处理精矿焙烧氰化尾渣进行提金试验研究。试验考察了氯化焙烧温度、氯化焙烧时间、氯化剂添加量和干球强度等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氯化焙烧温度1 100℃、焙烧1h、Ca Cl2添加量为1%的条件下,Au、Ag的挥发率分别达到约95%、60%。  相似文献   

20.
细菌冶金技术用于处理低品位的尾矿,可有效溶解矿石中的镍元素。本试验选用矿坑中的菌种作为原始菌种进行培养,考察pH和温度对菌种生长的影响,并利用尾矿池浸模拟堆浸,对比不同固液比的细菌浸出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最佳pH为2,最佳温度为30℃,此时细菌浓度可达4.6×108个/mL。经尾矿池浸模拟,固液比分别为30%、40%和50%时,镍的浸出率分别为80.0%、76.2%、63.9%,浸出渣的镍品位分别为0.026%、0.031%、0.047%。细菌冶金技术对尾矿有很好的浸出效果,可以解决尾矿长期堆存问题,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