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桂西北大石山区少数民族价值伦理观受到现代性的影响,与现代性发生冲突,被迫适应现代性的要求。任何一个民族的价值伦理观在内外环境的变迁中又都有自我变革与升华的要求,当前生态文明的构建形成了桂西北大石山区少数民族价值伦理观最大的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2.
阿丽玛 《魅力中国》2013,(19):93-93
中共十八大提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十八大提出,要“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发展循环经济不仅需要技术和制度的支撑,也需要将经济活动、生态智慧和伦理观念融为一体,建立一种能够整合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和社会和谐发展等基本需求的新伦理观。  相似文献   

3.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及构成要素和生态环境及构成要素之间的一种肯定的意义关系。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可以帮助人们树立生态文明观、整体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和生态伦理观。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实现路径是建立系统的思想政治生态文明和生态伦理教育体系、完善思想政治生态文明和生态伦理教育网络和创设社会化的思想政治生态文明和生态伦理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4.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实现农民参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应该放在以下几个方面:提升农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提升农民参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拓宽农民参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渠道,健全农民参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和制度。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和道家、儒家的生态伦理观是当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渊源,为现代生态伦理学提供了哲学基础,为制定现代环境保护法规提供了有益参考。我们应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和环境法制建设进程,正确处理发展生产力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6.
循环经济的生态哲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蓬 《科技和产业》2007,7(11):73-75
循环经济体现了生态哲学的精神实质,蕴含着深刻的生态哲学思想。循环经济体现了生态系统观、生态价值观、生态伦理观、可持续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观思想。  相似文献   

7.
生态文明是后工业社会诞生的,关于保护自然环境、维护人与生态和谐的思想、观念、理论和行为模式。建设生态文明要加大环境管理理论的研究与农村环境立法的力度;建立有效的政策激励和强有力的监管与奖惩机制;树立全社会共同参与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正确处理科学技术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8.
郭涛  倪玉生 《发展》2014,(4):35-36
正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思想,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新的高度、放在突出地位,要求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并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即: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把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列为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重大任务,要求要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努力形成生态文明的行为规范,在全社会培养爱护资源、珍惜环境、保护生态的价值观和自觉性。  相似文献   

9.
我国传统文化中体现的朴素的生态思想和农业生产实践的成果,堪称人类农业文明时代生态伦理传统的典型,与主客二分、天人对立的西方近代思想相比.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思想比较符合我们这个复杂世界的真实情况.也有利于人类正确地对待自然,从而有益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其中蕴含的与“真善美”相统一思想能够补充西方科学理性的不足。认真挖掘其中蕴含着的朴素的生态伦理观.对于丰富生态伦理学的理想体系.  相似文献   

10.
大生态观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包括自然生态文明建设与文化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藏区影响最大的传统文化,藏传佛教对五大藏区两大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在自然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它依正不二、 万物有灵的自然观有助于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众生同体、 众生平等的生命观让人们养成了尊重生命的习惯;因果报应伦理观有助于保护藏区野生动物;动物崇拜、 宗教活动有助于对野生动物与环境的保护.在藏区文化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藏传佛教的生命修炼文化有益于社会民众的身心健康;其平等的文化精神能吸引并接纳不同的文化;其包容的文化心理有益于藏区文化多元化的共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