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力 《汽车与社会》2000,(12):24-28
党中央关于西部地区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必将对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汽车工业带来强大的拉动。做为国家重点支持的轻型越野车和轻型客货车生产基地的北京汽车工业.就其产品特定性和自身发展需要而言.应该在西部开发中大有作为。北京汽车工业有参与西部开发的能力 参与西部开发,要做到知己知彼。因此,必须客观地、正确地认识北京汽车工业参与开发西部的能力.才能抓住机遇.真正在西部大开发中有所作为。 1、北京汽车工业有参与西部开发的基础实力。在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史上.北京汽车工业已走过了40多个年头,已成长为以北京地区…  相似文献   

2.
《中国机电工业》1997,(3):35-36
(一)《汽车工业产业政策》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汽车工业正在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同时也为未来15年内把汽车工业建成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提供了政策依据。轿车工业是振兴中国汽车工业的关键。中国的轿车工业,首先要解决好四个方面问题:一要从国情出发,进行产品结构调整,重点发展经济型轿车;二要按照汽车工业发展规律,搞好产业组织结构调整,形成规模经济;三要技术引进与自主开发相结合,并提高自主开发创新能力;四要通过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建立规范的、公平竞争的汽车市场。上述四个方面的问题,是轿车工业发展的基本条件。天津汽车…  相似文献   

3.
为把我国汽车工业(含摩托车工业,下同)尽快建设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改变目前投资分散、生产规模过小、产品落后的状况,增强企业开发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装备水平,促进产业组织的合理化,实现规模经济,特制定汽车工业产业政策。通过本产业政策的实施,使我国汽车工业在本世纪末打下坚实的基础,再经过两个五年计划,到2010年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并带动其他相关产业迅速发展。第一章政策目标和产品发展重点第一条国家引导汽车工业企业充分运用国内外资金,努力扩展和开拓国内国际市场,采取大批量多品种生产方式发展。20…  相似文献   

4.
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公布以后,汽车产品的自主开发能力问题已经受到普遍的重视。但是,由于长期忽视产品开发工作,投入较少,技术力量薄弱,这与中国汽车工业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形成尖锐的矛盾。汽车工业的一位老领导曾经指出:自主开发能力问题已经是“关系到中国汽车工业能否发展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没有自主开发能力的汽车工业无法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市场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产品的竞争,而产品竞争的根本是质量和价格,构成产品竞争力基础的是设计水平,这样性命攸关的事情只有靠自己来解决。没有自主开发能力的汽车工业是不完整的汽车工…  相似文献   

5.
《中国汽摩配》2006,(9):16-16
9月17日.国家发改委工业司副司长陈斌就自主开发发表了讲话,他通过回顾产业政策产生的背景.阐述了我国发展汽车工业的国家战略:并希望国内企业与合资企业要高瞻远瞩。积极发展自我开发能力。  相似文献   

6.
如何把技术独立与国际合作紧密结合起来,加快提高汽车工业自主开发创新能力,推动中国汽车工业全面振兴,已成为当今中外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也是我国汽车工业当前刻不容缓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现在从中国汽车工业新时期的特点,中日韩汽车开发能力形成过程的比较与启迪,坚持技术独立和国际合作相结合方针,尽快提高民族汽车工业自主开发创新能力等三个方面,浅谈个人一些初步思考意见。一、新时期中国汽车工业特点中国汽车工业经过四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茁壮成长,已经取得了显著进步,但也存在诸如自主开发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八类汽车用化学品开发前景毛麒瑞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很快,现社会上拥有汽车达400~500万辆,销售量还在以每年10~15%的速度增长。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支柱产业的建设,汽车化学用品需求增长速度与汽车工业的发展速度将同步,其开发前景十分广阔。汽车用化学品...  相似文献   

8.
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及对策   总被引:49,自引:0,他引:49  
2002年中国汽车工业面对加入WTO后的冲击,发展迅速。但是,中国汽车工业从整体上看,仍然是一个国际竞争力较弱的产业。在加入W凹后更加开放的市场环境中,中国汽车工业逐步从制造、研究开发、销售服务、汽车信贷等方面全面融入世界汽车工业体系。通过使自身全面融入世界汽车工业体系,中国汽车工业将获得更加迅速的发展,并且逐步成为世界汽车工业的主要制造基地之一。就长远来看,中国汽车工业也必将获得自主开发的能力,并且逐步提高其在世界汽车工业体系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9月17日,国家发改委工业司副司长陈斌就自主开发发表了讲话,他通过回顾产业政策产生的背景,阐述了我国发展汽车工业的国家战略;并希望国内企业与合资企业要高瞻远瞩,积极发展自我开发能力。陈斌说:“1991年的时候,中国汽车的轿车产量只有8万辆,1992年只有16万辆,而且当时中国轿  相似文献   

10.
十六个重点建设地区是:1 辽宁中南地区.重点发展钢铁工业和门类齐全的重型机电设备制造业等.2.京津唐地区.加强机械电子工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3 山东半岛.重点开发石油和海洋资源, 加快石油化工和海洋产业的发展。4 .长江三角洲地区.加快机械电子工业、石油代化、汽车等支柱产业, 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5 闽南三角洲地区.以发展劳动资金密集型产业为主。6.珠江三角洲地区.在目前接纳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基础上进一步升级.7.海南.北部湾沿海地区.具有对外开放的区位化热和一定的资源优势。8.红水河电力和有色金属基地.本区域可建成全国的有色金属工业基地。9 哈尔滨—长春地区.本区主要抓好石化、汽车、机电工业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10.以山西为中心的能源基地.重点开发煤、铝等资源,也是东部耗能产业的良好接纳地。11.长  相似文献   

11.
开发清洁汽车是当今汽车工业发展的热点,我国也开始了清洁汽车行动,这对于我国汽车工业尽快与国际同步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开发清洁环保汽车在世界上也是刚刚起步,我国并不落后,此也可以看作是我国汽车工业进人国际分工体系中的一个良好机遇。作为环保车中的重要车种电动车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重点。从目前看,人们已将目光盯住了镍氢电池电动车。可以说,以镍氢电池为代表的第二代电动车的性能已达到了可以与汽油车性能相媲美的程度,较有百年历史的第一代的铅酸电池车有了飞跃的进步。第二代电池车已能彻底转变人们头脑中的电动…  相似文献   

12.
后起国家典型的发展模式以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一、汽车工业后起国家的典型模式以及评价从国际汽车工业的发展历史来看,后起国家存在着两种典型的发展模式:一是以韩国等为代表的“自主发展模式”;二是以巴西、西班牙、加拿大等国家为代表的“完全开放模式”。“自主发展模式”的要点是基本依靠国内的资源,建立一个比较完整的汽车工业体系,包括自主开发能力、民族品牌、整车制造能力、国内的零部件供应体系,在产业升级和技术能力的提高过程中,虽然也通过技术引进等方式借助了外部的力量,但是基本排斥外商直接投资。韩国等国家的基本做…  相似文献   

13.
《中国机电工业》2006,(8):96-96
河南省中原内配股份有限公司是亚洲最大的气缸套生产企业、国际内燃机气缸套专业化制造商,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中国机械500强企业、中国汽车零部件综合竞争力百强企业、中国百家最佳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自营进出口企业、河南省百户重点工业企业、河南省优秀民营企业、河南省优秀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河阳牌”商标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相似文献   

14.
“要把汽车制造业作为重要的支柱产业,争取有个较大的发展”。鉴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情况和国外汽车工业的发展情况,国务院确定了通过发展民族轿车工业来振兴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战略,使我国汽车发展的重点有计划地实现从载重货车向生产小轿车方向发展的战略转移。由于汽车工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支柱产业,与其相关产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基本摆脱了“数量多、规模小、质量差”的格局,制造水平明显提高,基本形成了为国内整车厂供货配套的体系。其中,部分企业已经具备自主开发和系统供货的能力,进入国际采购体系,出口量逐年增长。但在零部件工业发展的同时,行业存在的结构性矛盾、技术水平、规模实力与外资的差距、自主开发的艰巨性等问题依然存在,并影响着下一步的发展进程。“十五”期间中国汽车零部件得到全面发展“十五”期间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得到迅速发展,汽车零部件基本上满足高速的汽车生产和社会维修服务的需要,基本上具备了商用车、中低档乘…  相似文献   

16.
2002年初,中国政府在《汽车工业"十五"规划》和原有的汽车产业政策的基础上,形成了新的产业政策思想,其总体思路是:在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的背景下,以提高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为最终目标,通过国际合作,迅速融入国际汽车工业大市场.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以经济型轿车、微型车等为支持重点,促进结构重组,同时努力提高中国汽车生产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另外一个很大的思路变化就是提高了认识的科学性,在确定产业政策的实施对象上,力争摆脱"民族汽车工业"、"中国汽车工业"等认识上的偏差,确立"中国汽车产业"为产业政策对象的观念,即在中国境内从事汽车及零部件一系列相关活动的所有产业活动主体,不管其投资来源和行业领域,都应该是产业政策调整对象.  相似文献   

17.
“振兴汽车制造业,使之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党的十四大作出的战略决策,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又进~步指出:“汽车重点是发展零部件、经济型轿车和重型车,建立起立足国内的汽车技术开发体系,实行规模经营”。党中央的决策,把我国汽车工业提到一个更重要的位置,为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指出了方向。1994年,以《汽车工业产业政策》的颁布为标志,我国汽车工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汽车工业产业政策》提出:“到2010年,我国汽车工业将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十四大以来,我国汽车工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从1992年到1996年,是汽车工业…  相似文献   

18.
要敢于突破重围当前,我国急需发展一种现代的汽车开发产业,以有效支持汽车企业产品开发的产业化工作,以改变目前仍存在于一些企业中那种一家一户,按部就班的传统开发方式,这是实现我国汽车工业超越式发展一个关键问题。经过多年来汽车工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我国汽车工业正出现三种既紧密联系与渗透,又相对独立与延伸的现代汽车产业结构系统:即汽车产品开发产业,这属于内核性产业;汽车制造业,属于载体性产业;汽车贸易服务业,属于扩展性产业。这说明,一方面我国汽车工业正跳出原来狭窄的行业界限,向社会化系统方向发展;另…  相似文献   

19.
汽车强国之路探索──中国汽车工业跨世纪发展战略的选择吴法成(接上期第8页)四.实施中中汽车工业跨世纪发展战略的主要着力点第一、要以知识人才为兴业强国之不,精心设计和实施汽车工业跨世纪的知识创新和人才开发工程,培育高新知识和人才,形成在新时代具有优势的...  相似文献   

20.
一、概述国内外的经验告诉我们,汽车修理业的发展必然依托汽车工业的发展,同时受制于地区性工业发展的能力。“七五”期间我国的汽车工业发展很快,汽车的保有量以人们不可想象的速度递增,我国的轿车工业也在全国几处大规模地建成投产,形成了不可阻挡的势头。同时还引进许多外国的大、中型载重车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