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速列车的开行,安全问题至关重要,为保障车站系统的可靠性,必须留有相应的时间储备,可用储备系数β衡量,并需对站场设备的不安全因素,逐项进行分析,包括道岔,信号联锁,轨道电路,站台及建筑物等,还要根据系统设备故障率的概率,分析其对高速铁路客运站运营系统可靠性的影响,只有在各子系统可靠性提高的情况下,高速铁路行车安全才能有根本的保障。  相似文献   

2.
高速铁路行车安全技防系统是行车安全的技术保障,行车安全技防系统在体系化融合、系统间关联以及标准规范管理等方面亟需顶层战略架构方法深化研究以提升和优化体系级技防能力。针对高速铁路行车安全技防系统体系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基于统一体系结构框架,选取适于高速铁路行车安全技防体系描述的应用产品模型,运用体系架构构建的方法,对高速铁路行车安全技防体系进行全景视图、能力视图、活动视图以及系统视图等视点模型的直观描述。建立以体系整体性能为特性的评价指标,在体系布局合理性、运行有效性以及结构安全性3个方面运用层次分析评价法通过定性评判和量化权重的方式评估技防体系战略架构设计方案的优劣,为优化技防体系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3.
高速铁路安全文化建设是实现高速铁路系统安全的必由之路。为了进一步明确安全文化在高速铁路运营安全保障中的作用,厘清高速铁路安全文化建设的思路与途径,在深入剖析安全文化建设的必要性的基础上,研究安全文化建设的发展阶段,明确每个阶段的划分依据与特点,探讨高速铁路安全文化体系与技术体系、管理体系的关系,对高速铁路安全文化建设要点进行探究,并从高速铁路安全文化基础理论、高速铁路安全文化专业理论、高速铁路安全文化应用理论3个层面对高速铁路安全文化理论体系进行分析,为高速铁路安全文化建设和水平测度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结合高速铁路区域环境系统的特征,运用系统动力学理论及环境累积效应理论建立高速铁路区域环境累积效应系统动力学评价模型。将区域环境划分为经济、环境与污染3个子系统,借助矩阵法、德尔菲法将每个子系统细化为若干个状态指标。建立各系统间各状态指标间的反馈关系,在此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环境承载力分析法等建立环境累积效应综合评价模型。结合长(沙)益(阳)常(德)城际铁路长益段,对高速铁路区域环境累积效应评价方法进行实例分析,并在累积效应评价的基础上提出环境保护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5.
高速铁路的建设和运营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现代化铁路调度指挥体系,以确保高速铁路及整个铁路网络的运输安全、正常秩序和高效节能。结合高速铁路运输特点及对调度指挥的要求,探讨如何设计高速铁路调度体系,如何开发建设高速铁路调度指挥系统。  相似文献   

6.
阐述高速铁路运营安全风险控制的基本流程,包括危害事件识别、风险分析及评估、风险处理和风险监测及管理。结合我国铁路相关标准规范及应用的可操作性,提出高速铁路风险矩阵示例。通过分析安全风险的数据来源,提出可以采用领结模型作为我国高速铁路运营安全风险分析及控制模型,其中风险控制措施应该按照消除、预防、降低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减轻危害事件后果的顺序或优先级加以实施。  相似文献   

7.
德国高速铁路安全立法较早,成为保障德国高速铁路安全的重要支柱。从救援防范、安全管理分工合作、安全管理标准规范等角度出发,阐述德国高速铁路安全立法;从建立严格规范的救援和事故调查机制、加强多主体共同合作以及建立安全管理标准体系等方面,分析德国高速铁路安全立法的主要特色。在此基础上,提出德国高速铁路安全立法启示,即:构建安全救援和事故处理法律制度,构建多方合作法律制度机制及构建高速铁路安全管理标准规范制度,为我国高速铁路安全管理法治化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8.
为保障高速铁路的运营安全,从人员规范、领导行为、组织管理、设备、环境、安全文化和反馈体系等方面,分析高速铁路的安全特征与人因安全的内涵,提出高速铁路人因安全保障体系构建方法,进而分析高速铁路人因安全保障体系的结构与内容,以及人因安全保障体系的技术流程与关键环节,将人的可靠性分析应用到高速铁路安全体系中,为高速铁路安全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9.
完善高铁安全管理法律制度,是保障高铁安全的基础性工作。从回顾铁路运输安全立法入手,探讨高铁安全立法的核心和具体内容,认为人在高铁安全管理立法中始终处于核心地位,高铁安全立法主要涉及管理主体规范、安全行为规范、技术规范、监管规范等四大类,并对完善高铁安全立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高速铁路强化了区域间的合作与交流,对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提高高速铁路对区域协调发展的支撑作用,研究高速铁路与区域协调发展时空耦合协调关系。首先采用主成分分析和相关分析构建了区域协调发展和高速铁路网络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加速遗传算法优化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对评价指标体系赋权,最后,以河北省为例,利用耦合协调模型测算了高速铁路与区域协调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度。结果表明:河北省高速铁路和区域发展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早期由于高速铁路滞后于区域发展,导致二者耦合协调度较低,处于濒临失调阶段;当二者处于同步发展阶段时,耦合度逐渐提高,处于良好协调阶段,河北省高速铁路和区域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呈现日趋优化的态势。  相似文献   

11.
为加强铁路运输安全的管理,2002年北京铁路局结合铁路车务工作特点,在管内京广线配置了车务远程监控系统,该系统的应用有效降低了车务站段安全管理的难度,使车务安全管理达到了规范化、标准化、全面化的要求。通过对远接监控系统的功能设计、设备选型等进行研究,提出了进一步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2.
对计算机编制列车编组计划系统从数据及参数处理、车流结构调整、专家干预和智能优化等4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对优化列车编组计划的参数确定,给出了相应的理论公式和实际运作中可行的经验取值方法。同时介绍了系统的专家决策和干预系统,以及智能编组计划模块。该优化系统为济南铁路局编制管内列车编组计划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对全路车务段的管辖范围等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指出目前车务段存在着设置数量多、管辖范围小和管理人员多等问题。在考虑车务段合理管辖范围有关因素的基础上,按照有利于日常运输协调管理、有利于主辅分离和减员增效的原则,给出车务段管辖车站数量的合理值。  相似文献   

14.
对于铁路运输企业职工的人身安全,管理和控制的难度很大,通过对齐齐哈尔铁路分局1990年以来冬运期间发生伤亡事故案例的分析,从安全意识、事故致因、管理措施三方面阐述了如何加强铁路运输企业人身安全工作,并从不同侧面论述了铁路运输企业搞好人身安全应考虑的要素、应把握的重点及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铁路行车安全综合监控系统是确保铁路行车安全的综合系统。根据复杂性研究的相关理论,提出该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综合集成方法研究和解决复杂性问题的关键步骤是“系统分解”和“综合集成”。从复杂性研究的角度对行车安全综合监控系统进行探讨,有助于认识系统构建和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羊城铁路总公司根据ISO 9000族标准,实施运输安全有序可控管理,运用系统论、控制论、目标管理、人本原理等现代管理科学理论,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和作业控制标准,强化车机联控、安全控制点和结合部等安全管理工作,同时加大经济考核力度,构建了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新模式,并使其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根据铁路无线售补票系统安全体系建设目标,在分析系统安全需求的基础上,提出采用双向认证的方式对用户和终端设备进行管理的方案。对铁路无线售补票系统可能的承载网络cdma20001x的安全性,包括无线安全接入、空中接口数据机密性保护等进行了分析,指出其可能存在的安全漏洞,以及建立和完善系统应做好的工作。  相似文献   

18.
货运信息流是铁路货物运输组织中的重要基础信息,通过分析原有铁路列车信息传递方式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IT平台的铁路货运信息管理模式。研制开发了“开放式列车确报及应用信息系统”软件,为调度、统计、机车、车辆及客户服务等设计了应用功能,使列车确报信息在铁路货运组织的各环节充分发挥作用,并形成计算机网络结构和四级信息库管理模式,实现铁路货运信息的优化管理。  相似文献   

19.
基于复杂系统的铁路客流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复杂系统的理论,从时间、空间、客流属性、运输价格和运输能力等方面,分析研究客流的影响因素,得到铁路客流影响因素集和参数集,为铁路客流预测和铁路旅客运输系统的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根据铁路客票收入计算的基本原理,分析旅客列车、客运段、铁路局(分局)3个层次中客票收入的影响因素,并对列车定员、列车里程、旅客列车上座率、人均收入率及平均运程等因素的影响情况进行了探讨,以有利于铁路运输企业提高客运经营决策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