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伴随着高速铁路里程的快速增长,调度集中区段不断增加,车站控制下的行车安全风险相对较大。为确保高速铁路列车在高密度、高速度条件下的行车安全,通过对高速铁路车站控制行车设备、人员、管理、作业等方面的安全风险进行分析,分层次阐述形成行车安全风险的原因,结合高速铁路车务作业和管理特点,提出高速铁路车站控制行车安全风险对策,即: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优化完善设备功能,加强安全风险研判,制定应急处置预案,定期开展联合演练,严格落实作业制度,加强人员队伍建设等对策,以有效控制安全风险,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确保高速铁路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2.
高速铁路行车安全技防系统是行车安全的技术保障,行车安全技防系统在体系化融合、系统间关联以及标准规范管理等方面亟需顶层战略架构方法深化研究以提升和优化体系级技防能力。针对高速铁路行车安全技防系统体系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基于统一体系结构框架,选取适于高速铁路行车安全技防体系描述的应用产品模型,运用体系架构构建的方法,对高速铁路行车安全技防体系进行全景视图、能力视图、活动视图以及系统视图等视点模型的直观描述。建立以体系整体性能为特性的评价指标,在体系布局合理性、运行有效性以及结构安全性3个方面运用层次分析评价法通过定性评判和量化权重的方式评估技防体系战略架构设计方案的优劣,为优化技防体系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高速铁路安全管理水平,保障高速铁路安全运营,从人的因素对高速铁路行车可靠性的影响程度入手,选取工作态度、工作能力、身体和心理素质、业务培训质量、管理政策的约束5个指标,构建高速铁路行车人因可靠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法相结合的方法对高速铁路行车人因可靠性指标体系进行评价,得出每个指标对高速铁路行车安全的影响程度,并提出提升高速铁路行车人因可靠性的对策,为铁路行车岗位的人才招聘、工作人员的考核及职工教育培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阐述学者对高速铁路天窗设置与维修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我国高速铁路在开行动卧列车条件下的天窗模式、时长和时段,以及高速铁路天窗变化对维修作业的影响,进而运用业务流程再造(BPR)理论对天窗维修作业进行全流程解析,并从维修作业层面提出强化维修作业前的准备工作、优化长大桥梁与隧道作业组织、加强维修作业安全与应急管理、加快推广应用先进装备的优化措施,从维修管理层面提出完善高速铁路行车组织与维修管理规章制度、制定高速铁路协同维修流程、逐步推行基于可靠性的维修策略、积极完善高速铁路维修管理模式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行车人员发生违章或事故原因的调查,分析职工的心理状态与行车安全的关系,提出培养行车人员的安全心理、利用科学手段调节心理状态、按照生物节律理论建立行车人员安全档案等方法,保证轨道交通行车作业安全进行。  相似文献   

6.
随着高速铁路开通运营里程的快速增加,作业车在高速铁路施工维修期间使用量大幅增加。为保障高速铁路施工期间开行作业车整体组织高效、有序,从源头防范和控制施工安全风险,通过对广州南、深圳北、长沙南等高速铁路车站现场调研,分析施工期间开行作业车组织管理经验和存在问题,提出优化高速铁路施工期间开行作业车组织管理的措施,即优化施工组织、规避挤岔风险、加强作业车司机管理、加强行车作业卡控管理、加强作业标准化管理、深化安全风险管理、优化天窗综合利用组织。  相似文献   

7.
调车作业安全的系统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车作业惯性事故是影响行车安全的重点,但基层站段领导往往忽视安全管理在控制事故发生中应有的作用,致使安全管理模式落后。通过建立调车作业安全系统管理模型,从人员、设备、环境、管理等方面加强控制,使调车作业安全达到最优化。  相似文献   

8.
德国高速铁路安全立法较早,成为保障德国高速铁路安全的重要支柱。从救援防范、安全管理分工合作、安全管理标准规范等角度出发,阐述德国高速铁路安全立法;从建立严格规范的救援和事故调查机制、加强多主体共同合作以及建立安全管理标准体系等方面,分析德国高速铁路安全立法的主要特色。在此基础上,提出德国高速铁路安全立法启示,即:构建安全救援和事故处理法律制度,构建多方合作法律制度机制及构建高速铁路安全管理标准规范制度,为我国高速铁路安全管理法治化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9.
高速铁路作为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方式,其安全性备受社会瞩目。基于多属性决策理论,从对高速铁路行车相关的设备、人员及行车组织方面存在的威胁进行分析,提出基于威胁分析的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并对威胁后果相对严重程度进行定量计算,找到风险相对较大的威胁因子,以便相关人员进行安全决策,从而达到降低高铁行车事故发生率,规避人力、财力、物力损失的目的。最后,通过算例进行分析和说明。  相似文献   

10.
基于铁路行车安全智能辅助决策系统的构建,提出了系统的设计思想及系统体系的结构。并对系统主要实现的行车安全信息管理;行车安全评价、安全隐患诊断与预警;行车事故原因分析;自然灾害事故抢修辅助决策等四大功能进行细分。最后得出系统构建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1.
高速铁路站台雨棚结构监测是保证列车行车与旅客候车安全的重要环节。为提高站台雨棚的运维管理与监测效率,针对高速铁路站台雨棚运维管理系统可视化监测进行设计,建立高速铁路站台雨棚运维管理系统可视化监测实施流程。以广州局集团公司海南环岛高速铁路海口东站站台钢结构雨棚为依托,引入基于BIM技术的E-BIM结构进行可视化监测,开发适用于大跨度空站台雨棚运维管理系统的可视化监测模块,实现高速铁路站台雨棚的结构风险管控,确保高速铁路列车与旅客的安全。  相似文献   

12.
高速铁路安全文化建设是实现高速铁路系统安全的必由之路。为了进一步明确安全文化在高速铁路运营安全保障中的作用,厘清高速铁路安全文化建设的思路与途径,在深入剖析安全文化建设的必要性的基础上,研究安全文化建设的发展阶段,明确每个阶段的划分依据与特点,探讨高速铁路安全文化体系与技术体系、管理体系的关系,对高速铁路安全文化建设要点进行探究,并从高速铁路安全文化基础理论、高速铁路安全文化专业理论、高速铁路安全文化应用理论3个层面对高速铁路安全文化理论体系进行分析,为高速铁路安全文化建设和水平测度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为加强铁路运输安全的管理,2002年北京铁路局结合铁路车务工作特点,在管内京广线配置了车务远程监控系统,该系统的应用有效降低了车务站段安全管理的难度,使车务安全管理达到了规范化、标准化、全面化的要求。通过对远接监控系统的功能设计、设备选型等进行研究,提出了进一步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4.
标准化建设是提高铁路企业效率和安全管控能力的重要途径。兰州局集团公司车务系统以标准化为主线,以实现人的行为安全可控为目标,遵循体系建设系统性、充分性、适宜性的要求,坚持体系化、标准化、闭环管理、流程再造的设计原则,从标准体系及标准评价体系、标准化车间、标准化生产指挥中心和智能行车系统等方面,对车务系统安全标准化体系功能进行设计,为构建管理规范、标准统一、保障有力的车务系统安全标准化体系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5.
票额预分是高速铁路列车票额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技术手段,为客运组织实现挖潜提效、精细化管理起到关键作用,但长期存在过度裂解或过度保护的问题,导致高速铁路列车区段运输能力存在虚糜现象。通过分析高速铁路列车票额预分现状,从接续预分、模态内聚预分和复合模态预分顺序优化等方面,构建基于客流模态识别的高速铁路列车票额预分优化模型,以北京西—成都东的G571次高速铁路列车票额预分为例,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模态识别的高速铁路列车票额预分能够更好地实现存量票额在始发站和沿途站的科学预分,有效提升高速铁路列车客座率和收入水平。  相似文献   

16.
就7·23温州旅客动车事故赔偿法律适用、限额赔偿、保险补偿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提出铁路旅客列车事故赔偿的法律适用、限额赔偿的制定方式以及完善旅客保险制度的建议,供完善铁路立法参考。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网逐年扩大,对于自动驾驶的需求不断增加,为满足高速铁路高速度、高密度跨线运营需求,实现装备智能化,阐述高速铁路CTCS3+ATO系统结构及设备功能,分析高速铁路CTCS3+ATO系统需求,考虑到城际铁路CTCS2+ATO系统及高速铁路CTCS3+ATO系统实际运用情况,结合CTCS3+ATO系统技术特点,提出升级列车定位技术、改变区间闭塞制式、立即折返作业自动化、实现全自动无人驾驶等高速铁路CTCS3+ATO系统优化方案。该方案的实施及应用有助于在保障列车运行安全的前提下,提高自动化运行程度及运输效率。  相似文献   

18.
针对有关列车停站方案与换乘接续研究中的不足,结合高速铁路旅客换乘需求数据,引入可达性定义,首先建立以运行图可达性最大为目标的优化模型,其次提出单亲遗传求解算法,并开发列车运行图自动铺画软件,通过对某高速铁路2011年春运期间运行图的下行列车进行优化,在不改变原运行图骨架、满足运行图标尺的基础上,提高了运行图的可达性和列车平均旅行速度。  相似文献   

19.
英国铁路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经历了艰难曲折的私有化改革之路,"网运分离"后的英国铁路在路网的所有、经营与监管上出现了诸多问题,在经过路网公司重新国有化后,英国铁路步入了正轨,并制定了铁路发展战略规划,开始了高铁建设和运营。英国铁路在管理体制、监管体系、运营模式、投资形式、服务理念、安全观念等方面有着比较丰富和成熟的案例和经验,对我国铁路大规模建设和运营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对我国铁路改革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