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略论兼顾公平与效率原则下农地制度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凡文 《农业经济》1996,(9):24-26,17
略论兼顾公平与效率原则下农地制度改革孔凡文一、农地制度改革必须兼顾公平与效率原则农村改革的重心是农地制度改革。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普遍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是农地使用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土地家庭承包制又出现...  相似文献   

2.
以农地的权益制度与农地生产效率之相互关系作为论述重心。农地权益制度包括私有制度下,农地农有农用的政策理想,与台湾地区于1950年前后所实行的农地改革要点及其对使用效率的影响。同时评述工商业发展后,农地权益制度,应作如何调整、修正及进一步改革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始于计划经济时期的征地制度,为我国工业化初期的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但是,也严重侵害了农民的利益.制度所表现出的制度非均衡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渐完善,表现尤为明显,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征地补偿已是大势所趋。本文从社会经济发展和福利的角度出发,用公平和效率构造拉弗曲线,来说明征地制度制度变迁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制度效率、群体共识与农地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农地制度分析中制度效率分析应当与具体制度环境条件相结合。在稳定的宪法性秩序下,农地制度创新的可行路径是构建保障公平的农地权利交易机制。在影响农地制度变迁的非正式约束中群体共识起着重要作用,建立健全村民自主治理是当前保障和实施农民土地权益的可行性方法,而群体共识的再造和转换是促进农民自主治理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考察土地征用过程中农地非农化的价值演变机理,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假设买卖双方要价能力相等,获取兼顾效率与公平的补偿标准。同时对可转移农地发展权价值进行测度。从现有土地估价技术条件出发,选择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估价值近似替代理论最优补偿值,为解决当前土地征用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途径。中国的应用案例表明该补偿理论具有重大的政策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围绕当代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及改革的核心问题是什么这一主题,结合学术界关于这一问题的主要争论,运用文献梳理的方法,意在表达对这一问题及进一步改革方式的认识。本文认为,公平与效率的冲突,是农村土地制度及改革中遇到的重大难题之一,但并非核心问题,真正的核心问题是权势集团与民争利,因而决定了当代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只能在继续维持权势集团利益的前提下以改良的方式渐进。  相似文献   

7.
农地使用权流转的公平与效率问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对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的几种重要土地流转方式从公平与效率上进行了比较与分析,认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应继续坚持效率优先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竞争中性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价值理念,对农地制度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引功能。经济社会转型、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产权制度改革与治理现代化为农地竞争中性提供了改革新情境。中国农地制度改革兼顾效率与公平,强调农地产权赋能化、地权市场化和平等保障发展权,能有效实现价值导向中性、产权保护中性、权利秩序开放中性和利益获取中性,是竞争中性原则在农地制度改革中的拓展与融合。农地制度改革正沿着市场取向、明晰产权、稳定地权的趋势演变,其改革方向、思路与行动在不同程度上契合竞争中性的核心理念、基本要义、价值追求、实现方式、基础要求、根本逻辑和本真功能。但目前农地竞争中性的目标仍然没有完全实现,有必要以公平竞争为核心内容的竞争中性视域来重新审视中国农地制度改革,找准具有中国特色的农地竞争中性改革之路。  相似文献   

9.
论我国征地制度改革与农地产权制度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征收中农民土地权益受损与现行农地产权制度不尽合理有关: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不明,使当事人缺乏维权的法律支持;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缺乏排他性,使当事人缺乏维权的自我激励;政府对农地产权的不当限制直接侵害了当事人的土地权益。我国征地制度的改革思路应该是:以“尊重农民土地财产权利”为思想指导,通过重构农地产权制度以有效约束政府征地行为,通过规范政府征地行为以有效保护农民土地权益,并逐步实现城乡土地市场的一体化。  相似文献   

10.
日本农地问题与农地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农地制度是依据1952年《农地法》的制定演变而来,《农地法》的颁布实施诞生了战后日本农业的零细规模、分散分布的私有权保护的"自耕农民"农地制度。为了缓解因农地利用限制方面影响农业经营规模扩大的障碍,1970年起日本相继实施了多次相关促进"农地流动化"的租地经营政策与"农地连片化"制度政策的农地改革,解除了限制农地租借行为的相关内容,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经营规模扩大。相关农地改革政策取得一定成果的同时,也出现了农地所有者对于农地被转用所带来的巨大利益期待,大量耕作放弃地的出现而影响农地集中及经营规模扩大,农地被无秩序利用等其它农地问题。文章通过对日本1952年以来实施的相关农地法律改革内容的整理与剖析,从日本农地问题所在、日本农地制度改革相关内容、影响农地集中的其它问题、农地利用秩序改革理念等4个方面分析阐述了日本农地问题与农地制度改革的相关内容,指出了农地所有者对于农地被转用所带来的巨大利益期待、大量耕作放弃地的发生、不在村农地所有者增加等3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影响了农地集中及经营规模扩大,从健全土地利用计划审核机制、解决农业委员会成员的利益相反立场、统一农地管理与运行组织等3个侧面提示了日本农地利用秩序改革理念与方向。  相似文献   

11.
论我国农地制度的法制建设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我国农村改革在制度创新上的最大成就在于创设了农户的土地承包权 ,正是在土地承包权的基础上 ,农村家庭经济得到迅速恢复 ,并由此支撑了农村经济的全面繁荣和持续发展。改革的实践向人们充分展示了有效的制度创新带来的经济绩效 ,而这又强化了制度创新的基本路径以及人们关于农地制度建设的基本共识 ,即以法律的形式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以法律的形式而不再仅仅是通过政策规定、合同约定的形式来规范和保护农民的土地权利 ,无疑将使农民的土地权利获得更加坚实可靠的保障 ;同时也意味着我国农地制度进入了法制化建设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12.
效率与公平     
除了健康外,收入多少大概是每个人最关心的事情。那么什么因素影响个人收入多寡呢?不外乎以下几个因素:从事的行业、受教育的程度、个人的能力和机遇等。一般来讲,只有付出才能得到回报,任何人的收入多少总  相似文献   

13.
农地制度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一、农地制度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农地是用于发展农业的土地,包括耕地,牧草地,林地及水域。农地制度是规范人们在农地问题上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农地制度核心是农地的产权制度。是指农地的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等各项权能的设置与划分。农地制...  相似文献   

14.
公平与效率:合作社组织的思想宗旨及其制度安排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一、合作社的内部矛盾性分析  合作社是一种特殊的企业组织形式 ,其经营宗旨具有社会公平与经济效率的双重目标。合作社首要、基本的特征是一个民众结社组织 ,这体现了对每位社员公平的一面 ,有别于纯营利性企业 ,如公司———以利润最大化即经济效率为目标。另一方面 ,合作社还是一个企业 ,其结社的目的并非要把商品经济制度所造成的现象全部推翻 ,而是保护社员从社会统治与经济剥削的双重压力下解脱出来 ,并满足他们共同的需要 ,这体现了合作社追求经济效率的一面 ,有别于一般的社团组织 ,如慈善团体———以某种社会理想如社会公正为目…  相似文献   

15.
农地制度、农地市场与妇女土地使用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浙江嵊州264个农户家庭的数据对中国农地制度和农地市场中的妇女土地权益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以家庭为基本分析单位的研究表明,中国农地制度并不存在性别歧视,女性更容易在婚嫁过程中失去土地,但是,活跃的土地市场能够帮助这些家庭平等地获得土地使用权。离婚和丧偶妇女的家庭更有可能在集体土地分配中处于不利地位,也更难通过土地租赁市场获得土地使用权,因此,这些家庭经营的农地面积显著低于其他家庭。  相似文献   

16.
农地经营规模的效率决定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本文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总结出经济组织规模效率的若干决定因素,并以此作为分析维度对农地经营规模问题进行了理论与实证的研究,揭示了农业在本质上并不是一个有显著规模的产业,论证了农地家庭经营的规模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兼论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的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路径依赖理论及其制约机制进行系统分析后,重点对农地产权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理论对创新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8.
城镇化过程中的人口迁移、户籍制度、农地非农化以及农地制度变迁问题,都是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大问题.本文在对相关研究综述进行剖新的基础上,揭示了中国背景下人口迁移、农地非农化和农地制度三方面之间的紧密联系,并就农地制度、户籍制度以及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进行了政策选择,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暂时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9.
农地制度创新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农业”理论是农业发展史上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观念和实践变革。1991年4月 ,联合国粮农组织 (FAO)在“可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丹博斯宣言和行动纲领”中对可持续农业做了如下定义 :可持续农业是“采取某种管理和保护自然资源基础的方式 ,以及实行技术变革 ,以确保当代人及其后代对农产品的需求得到满足。这种可持续的发展包括农业。林业和渔业 ,能维护土地、水、动植物遗传资源 ,并不造成环境退化 ;同时 ,这种发展在技术上是适当的 ,在经济上是能持续下去的 ,并能够为社会接受的。”影响我国农业…  相似文献   

20.
宋伟 《农村经济》2006,(4):34-38
农地流转的效率是影响农地流转顺利实现的最终决定因素,农地流转的效率应当体现在有利于增进农民的整体福利,有利于农民收入的长期增长。农地流转应当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相配合,随着获得非农就业机会的农民不断转出农地,留守农村的农民逐步提高经营规模和效率。农地流转的供给与需求是决定农地流转的直接原因,影响需求的因素包括转入土地的收益性和收交加的有效性,影响供给的因素扬农地供给的可能性、农地供给的收益性和供给收益的有效性,农地流转的供给和需求都会经过高→低→高的波浪形态,最后达到均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