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5月15日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首次"破8,"2007年7月3日,中间价报1美元对人民币7.5951元,将7.6元的重要心理关口也顺利突破。由此,关于人民币汇率合理性的评价问题再次引发人们的关注。人民币汇率合理性的评价,关键在于确定作为评价依据的人民币均衡汇率,"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理论在人民币均衡汇率的确定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模型的构建与运用,可以测算出人民币均衡汇率,并可据此对人民币汇率的合理性进行评价。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升值,是符合汇率决定规律的。  相似文献   

2.
欧洲货币体系汇率机制的成功表明,当前的国际汇率正由自由浮动汇率向区间浮动--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方向发展,今后20~30年间,日元汇率将围绕平价110日元/美元波动,欧元汇率将围绕0.9935欧元/美元波动,波动幅度在±15~20%,并且欧元波动幅度显著小于日元波动幅度.这就为我国在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下,开放资本项目的可兑换和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笔者建议央行尽早建立大小适当的人民币汇率目标区,配以高累进的托宾外汇交易税,并让人民币的中心汇率跟踪由适当比重的美元、欧元和日元构成的"亚元3"作平行浮动,从而"在小幅度升值--贬值--升值的循环中,逐步实现人民币的长期升值",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和亚元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包括美国总统奥巴马以及财长盖特纳在内的多名美国政府高级官员于近期多次发表了针对"人民币汇率"的强硬讲话,宣称将中国正式列为"汇率操纵国".围绕人民币汇率的争议问题,很可能引发两国间的贸易冲突甚至贸易战,将会严重冲击我国的对外贸易,更甚拖累全球脆弱的经济复苏.  相似文献   

4.
张建武 《大众商务》2010,(14):81-81
本文对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波动的特征进行研究,建立人民币汇率波动的GARCH模型。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波动不服从正态分布,人民币汇率波动具有集群性。人民币汇率波动具有较强的记忆性,且前期的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本期的影响呈衰减趋势。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波动的特征进行研究,建立人民币汇率波动的GARCH模型.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波动不服从正态分布,人民币汇率波动具有集群性.人民币汇率波动具有较强的记忆性, 且前期的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本期的影响呈衰减趋势.  相似文献   

6.
汇率问题是一国的内政,一个国家应该根据自己的国际收支、宏观经济等情况来调整自己的汇率。西方一些发达国家,一些东南亚国家出于自身经济利益的考虑,近一段时间以来一直要求人民币升值。本文通过分析得出:人民币一旦升值,不仅将给我国的经济造成灾难性后果,而且也会将世界经济拖入谷底。当然,人民币汇率也不能一成不变,在当前有大量“热钱”涌入我国的时候,我们还要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并且逐渐推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  相似文献   

7.
牙买加体系的汇率制度:一个尚需破解的时代命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牙买加体系的汇率制度诞生30年来尚未有效破解,近来西方又将金融危机与人民币汇率联系起来,从而使这一破解显得愈发迫切.牙买加体系实行的是有义务和监督的自由汇率制,IMF会员国享有选择汇率安排的广泛权利,但也赋有进行汇率合作的一般义务和具体义务.国内政策义务具有"空"、"泛"的特点和显著的柔性,而对外义务虽然呈现刚性,但缺乏可操作性.新决议没有使这些义务有根本性的改观,据此仍无法确定人民币汇率安排违背国际义务.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2005年汇改以来尤其是2011年复旦人民币有效汇率指数的走势特点,认为人民币对美元波动区间较窄,导致人民币有效汇率大幅升值,盯住一篮子货币能够实现人民币有效汇率的稳定;人民币汇率已经进入均衡汇率区间,2012年人民币有效汇率将保持小幅波动。下一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方向应该是盯住一篮子货币目标区,并推出以人民币指数为标的的衍生品。  相似文献   

9.
人民币汇率的变动趋势及预测是我国近来人们关注较多的问题之一。基于购买力平价理论及均衡汇率理论的分析,人民币汇率在未来较长时间内将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0.
徐志懿 《全国商情》2010,(6):60-61,72
2005年在中国双顺差规模持续增长、全球国际收支失衡日益加剧的环境下,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标志着我国放弃长久以来的固定汇率制.但在新时期,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仍然存在一些障碍.在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中间汇率制度消失论"开始抬头,重新选择汇率制度再次成为学界的焦点.本文分析了现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缺陷,并指出从短期来看,根据"三元悖论"我国汇率制度的选择是维持汇率的稳定;从中长期来看,汇率目标区更适合;最后本文提出了实施汇率目标区的一些具体设想.  相似文献   

11.
中国加入WTO之后,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一是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笔者提出的汇率自动稳定器已经可以实现人民币对美元中心汇率的自适应,从而有助于人民币汇率的"可控性"难题的彻底解决[1][2].二是告别只盯住美元单一货币的汇率制度,实现盯住权重可动态调整的适应"一揽子"货币的汇率制度.三是积极推动亚洲货币一体化的过程,首先是实现中国货币的一体化,特别是人民币与港元的一体化;其次是实现东盟10国和中国、日本、韩国货币的一体化.  相似文献   

12.
识别汇率波动的运行特征是做好汇率风险防范的前提,也是客观评估和谋划我国汇率制度改革的基础.文章采用GARCH族波动性模型,基于2005年7月和2010年6月两次汇改后的样本数据就我国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性特征进行了客观地评估.结果发现,汇率风险引起的自身滞后波动及外部市场冲击是引起人民币汇率波动的主因,且这类冲击对汇率波动的影响会产生"长记忆特性",导致其呈现出显著的"尖峰厚尾"和"集聚性"特征.同时,人民币汇率波动序列并非现有研究所认为的汇改后整个样本期内均存在"杠杆效应",而仅仅只是在2010年6月二次汇改重启之后的样本期内出现了非对称"杠杆效应",且表现出"放大利空,缩小利好"的非对称性特征.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面板模型,以中国对东盟各国直接投资为例,研究了自2005年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人民币升值有利于OFDI,但是人民币汇率非对称性的波动加大了中国OFDI风险,人民币汇率每波动一个百分点,会导致OFDI减少两个百分点;此外,中国经济实力的上升也促进了中国企业"走出去"。基于此,本文作者认为中国企业应把握好人民币加入SDR所带来的机遇,加快人民币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同时中国还应有效管理汇率预期,并控制人民币汇率的波动程度,这对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国际上相继提出要求人民币汇率升值的主张.这一主张主要依据人民币汇率低估的判断.本文主要分析"人民币升值论"的理论依据"中国输出通货紧缩论"并予以反驳,分析人民币升值的利弊,并指出人民币现在升值弊大于利.同时分析了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成因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并对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中,汇率对能否实现货币政策目标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利用2005-2014年的季度数据,对人民币汇率波动对货币政策目标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人民币汇率波动对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实际货币供应量)和最终目标(消费物价指数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效率较低.因此,为发挥人民币汇率传导作用,提高货币政策前瞻性、预见性和有效性,应尽快将人民币汇率纳入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体系,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改革,协调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相似文献   

16.
自"811"汇改以来,在岸与离岸市场的人民币汇率价差不断扩大,甚至演变成愈演愈烈的人民币汇率争夺战,这背后折射的是人民币汇率定价权之争。基于此,本文通过VECM模型和STAR模型,研究在岸市场CNY汇率与离岸市场CNH汇率和NDF汇率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与门限效应,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人民币汇率由哪个市场主导的问题。实证发现:一是在岸与离岸市场的人民币汇率波动均存在显著的非线性门限特征,当人民币升贬值超过门限值时,其升贬值的冲击显示出更持久的预期性和延续性;二是"811"汇改后,在岸CNY市场已经失去了人民币汇率定价中心的地位,离岸CNH和NDF汇率的影响力增强。在人民币汇率定价权的争夺战过程中,央行应该传递清晰信号,合理引导人民币汇率预期,加强在岸与离岸市场联系,充分发挥市场的自我调节能力,继续深化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才是长远之计。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Edwards和Elbadawi关于发展中国家的两个均衡汇率模型为理论指导,选取与人民币均衡汇率有关的基本经济因素,运用Johansen极大似然估计、VEC模型、H-P滤波等现代计量经济工具和方法构建了人民币均衡汇率模型,测算了1980年到2004年间的人民币均衡汇率水平。测算的结果表明:在整个80年代,人民币汇率较多地处于高估状态,自90年代以来,一直处于低估状态。最后,文章对实证结果进行了解释,并对人民币汇率在未来的走势做出了判断。  相似文献   

18.
自2003年以来,人民币汇率问题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我国政府宣称要在保持汇率稳定的基础上完善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本文依据IMF的标准将世界各国的汇率制度安排进行分类比较,并就目前汇率政策中的热点问题加以探讨,指出人民币汇率逐步实现自由浮动是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9.
基于BEER理论构建人民币均衡汇率模型,系统涵盖可能影响人民币均衡汇率的定量因素与定性因素,实证检验人民币实际汇率失衡程度。研究发现,"811"汇改后人民币汇率约被低估5%~6%,而相对生产率差异、央行干预以及人民币风险溢酬是影响人民币实际汇率偏离均衡的关键因素。从国内经济基本面来看,人民币不具备长期贬值基础,但短期贬值压力依旧存在。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外汇储备激增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以及汇率错位失调不无经济联系。本文运用现代计量工具估算出人民币实际均衡汇率和汇率错位,把汇率错位因素引入外汇储备资产规模的计量方程,分析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错位对我国外汇储备净资产占比国民生产总值的经济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