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共享利益的理论渊源与实现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企业要素中劳动和资本的关系问题有两种回答:一是“劳动占有资本”,二是“资本雇佣劳动”。通过研究,我们认为既不是“劳动占有资本”,也不是“资本雇佣劳动”,而是“劳动与资本共享”。因为企业“劳动”与“资本”生产要素的投入者一是拥有劳动力的劳动者如经理、员工;二是投入实物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资本所有者如股东。因此,劳动力所有者与资本所有者共享企业内劳动创造的利益,即劳动与资本共享企业内劳动创造的利益的思想就跃然纸上。本文在对共享利益这一新的理论范畴进行界定的基础上,重点探索其理论渊源与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2.
论共享利益与产权界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来颇为引人注目的理论问题,即企业要素中劳动和资本的关系问题,是“劳动占有资本”,还是“资本雇佣劳动”。我们认为,既不是“劳动占有资本”,也不是“资本雇佣劳动”,而是“劳动与资本共享”。  相似文献   

3.
杨春梅 《经济师》2004,(8):32-33
通过对张维迎关于“什么是资本雇佣劳动”和“为什么是资本雇佣劳动”的辨析 ,解释了对“资本雇佣劳动”真正含义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段鸿济  卢文华 《经济师》2014,(11):32-34
企业理论是经济学的一个主要研究领域,资本与劳动的关系是其重要问题。文章从成本与收益的角度分析资本优势的来源在于资本比劳动更具联合的成本优势,从而导致了资本雇佣劳动,并使资本所有者获得收入分配方案的选择权等一系列由此衍生的权力,而所谓现代企业就此具有了一种封建性而非民主性。国有企业是一种制度创新,但超前性使之陷于困境。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利于现阶段实现国有资本、私人资本和劳动的三方共赢,是一种卡尔多改进。  相似文献   

5.
唐丽娜 《经济论坛》2006,(11):73-74
一、企业所有权安排的理论基础企业所有权安排是指企业所有权在不同产权主体之间的分配。在现代企业理论中,所有权的意义就在于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从谁拥有企业所有权的角度看,企业所有权安排的理论基础有如下三种不同的理论。1.资本雇佣劳动。有些学者认为由物质资本所有者拥有企业所有权是最有效率的,由此形成“资本雇佣劳动”的企业治理模式。按照这种理论,企业是股东的,其目标是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2.劳动雇佣资本。随着专业性人力资源的稀缺性增大,有学者认为,由劳动者拥有企业所有权是有效率的,由此形成“劳动雇佣资本”的企业…  相似文献   

6.
栗志坤、曹洪军教授等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对非典型雇佣(即"隐蔽雇佣")关系作了阐释,但其观点既与中国主流经济理论相悖,也缺乏解决社会问题的实践基础。隐蔽雇佣关系是"资本雇佣劳动"体制下资本垄断在劳动关系上的外在表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劳资关系的健康发展要把隐蔽雇佣关系置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中。  相似文献   

7.
随着知识经济或新经济的来临,知识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人们已经把知识看成是资本、土地、劳动等生产诸要素中的核心要素。人力资本理论或知本理论受到人们的推崇,由此也引发出人们对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或知本与资本关系的重新思考,“资本雇佣劳动”将让位于“知本雇佣资本”或人力资本在企业中将居主导地位的信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相似文献   

8.
张义柱 《经济论坛》2010,(6):221-222
相对于资本雇佣劳动的企业制度,本文尝试提出同时要建立劳动雇佣资本的企业制度。在建立劳动有限责任公司中,关键问题是如何使劳动力资本对劳动有限公司的经营风险承担有限责任以及经营收益如何在劳动力资本即不同的劳动者之间进行分配。本文主要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劳动激励与监督机制显示,在"资本雇佣劳动"体制下,由于资本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决策模式,市场机制总是使得资本在对劳动的关系上趋于强势.改变这种格局的必然逻辑是资本的权力应当得到抑制,资本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决策模式应当得到修正.  相似文献   

10.
国有企业经营者人力资本效用价值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如何通过充分激发各种人力资本特别是经营者人力资本的潜力,来有效利用物力资本,成为保持和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生产力的中心问题。当人力资本有权参与企业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配置时,才真正在企业产权关系上体现了人力资本是企业效益真正创造者这一内在的本质特性,实现了企业效益分配原则人货币拥有者向效益创造者的转化,“资本雇佣劳动”被“劳动占有资本”所逐步取代,此时股票拥有数也成为人力资本特别是经营者民有者能力强弱的  相似文献   

11.
我国经济学界对于马克思生产劳动问题存在较多争议,在长期的讨论和争辩中大致形成了“宽派”“窄派”和“中派”三种观点。何炼成先生正确领悟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是反映一定生产关系本质的根本思想,特别强调生产关系在划分生产劳动问题上的决定性作用,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何炼成学派。陆立军先生继承和发展了何炼成先生的基本思想,对马克思生产劳动理论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坚持何炼成先生的方法论重新梳理马克思的有关论述表明,我国经济学界大多误解了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首先,马克思没有所谓的“一般生产劳动”范畴;其次,马克思有两个生产劳动定义:一是生产资本的劳动是生产劳动,一是生产商品资本的劳动是生产劳动;最后,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区分的前提和基础是雇佣劳动。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我们应该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这是针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的资本、雇工等社会现象而提出的理论思考。它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与劳动价值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大”报告作为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的政治宣言 ,提出了一条创新的分配原则。这是对“十四大”、“十五大”以来的分配理论的新的提升和突破 ,充分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和实践要求。本文在对源泉资本和条件资本及贡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论证了这一分配原则及价值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对于同一事物往往有截然不同的看法。把“劳动力”看作是“商品”而不是“资本”体现了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根本差异。尽管在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中,用“人力资本”来表示劳动的异质性,主张加强人力资本投资来促进经济增长和缩小收入差距有一定的合理性和进步性,但是从马克思经济学的角度来看, “人力资本” 概念是不可能成立的。而那些以“劳动力商品”不能反映人的知识和技能的提高、复杂劳动无法还原为简单劳动、分享经济或知识经济让劳动力成为了资本等错误认识为依据,得出劳动力商品的说法应当被人力资本概念所取代的观点更是荒谬的。  相似文献   

15.
科斯陷阱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雷 《经济学家》2002,(3):83-88
本文使用与科斯相同的案例,在“科斯逻辑”的基础上,论证了科斯定理中存在“科斯陷阱”这一谬误。据此进而对交易费用及经济学有关重大问题进行了批判性思考。  相似文献   

16.
如何论证“私营企业主”的管理是创造价值的劳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论证“私营企业主”的管理是创造价值的劳动,有些人引用了马克思的一段论述,即“利润中也包含一点属于工资的东西(在不存在领取这种工资的经理的地方)。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是作为劳动的管理者和指挥者出现的。在这个意义上说,资本家在劳动过程本身中起着积极作用。……这种与剥削相结合的劳动……当然就与雇佣工人的劳动一样,是一种加入产品价值的劳动”。我们查阅《资本论》有关论述之后,觉得引用者对于马克思的这段论述的理解是有偏差的。同时,马克思对经理人员的管理是创造价值的劳动是直接论述的。而“私营企业主”的管理是创造价值的劳动的理论根据在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实际。  相似文献   

17.
从2004年开始,我国有些地区出现了“民工荒”的问题,对于我国这个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剩的大国来说,出现这类问题显然让人难以想象。所以,“民工荒”问题受到了广大国内外经济学者们的重点关注。本文从劳动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民工荒”问题。  相似文献   

18.
试论扩展资本保全理论研究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古典的“资本雇佣劳动”制度经“经理革命”到现代企业制度的变迁,探寻了资本保全理论的扩展思维,提出了人力资本保全、虚拟资本保全和无形资本保全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张明 《经济论坛》2012,(7):134-136
本文将人力资本作为时间的函数,将时间作为获取人力资本与经验的投资变量,对“干中学”人力资本投资进行经济学分析.与传统意义上的劳动供给时间不同,本文将员工的劳动供给时间分解为工作时间、生产时间和“干中学”人力资本投资时间,对其概念进行界定,并分析了三种时间之间的关系,对“干中学”这种人力资本投资形式进行成本收益分析,从而构建了“干中学”人力资本投资的决策模型.  相似文献   

20.
不能认为马克思可能不批判“斯密教条” ,因为马克思不可能确认过“社会劳动价值论”者编造的劳动 (v m)价值论 ;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并没有确认劳动 (v m)价值论 ,马克思不是建立劳动价值理论有失误 ,才批判“斯密教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