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三农"问题大透视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中国是一个地道的农业和农民大国,近13亿人口中有9亿多居住在农村。研究和思考中国现实一切重大社会问题,必须从这一基本国情出发。"读不懂农民,就读不懂中国",这是一句意蕴无穷的至理真言。中国历史上的兴衰治乱,离开了对当时农民状况的科学考证,就无法破解其中的缘由和奥秘。推进中国当前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如果不能恰当处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就会在迷茫中徘徊,大大迟滞其进程。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夺取政权,重要支点在于制定了一个科学而有效的土地革命纲领,赢得了众多农民的拥护和支持。制约中国现代化事业的最大障碍,不在城市,而在农村。只有善待农民,中国才有一个稳定和繁荣的未来。 相似文献
2.
坐在舒适的书斋时,我常常佩服一些“大红头文件”和学者,他们关于农民、农村、农业“三农”问题要害的论述真深刻,然而一旦到农村实地考察一番,才知“如果欲支农,功夫在农外”-目前中国三农问题火烧眉毛的要害,并不在什么“资源紧约束,城乡结构二元对立”,也不在以减负实行新的“均田免赋”,有人说,中国农民现在有八苦:“供养大量公权人士,是农民的第三苦;缺乏社会保障,是中国农民的第四苦;观念落后,是中国农民的第五苦;资源缺乏,是中国农民的第六苦,创业难挣钱难是中国农的第七苦;经常受凌辱,是中国农民的第八苦,”但我在农村实际感受后发现。没有表达权,是中国农民最大最根本的苦,也是三农问题的关键要害所在。 相似文献
3.
进一步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党的十六大确立了新世纪前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解决好“三农”问题。因为没有发达的农业,没有繁荣的农村,没有殷实的农民,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全面小康。要继续加大农业及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力度。从1999年中央提出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战略性调整至今已有四年,虽然出现了可喜的重大变化,如种植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见,农业生产区域化布局逐渐形成,农林牧渔大农业结构调优趋势明显,农户家庭经营收入比重持续下降,农民外出就业和农户经营企业收入… 相似文献
4.
5.
我国是农业大国,有9亿多农民。当前,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的问题非常突出。要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开启“三农”问题的钥匙。 相似文献
6.
利益集团视角的中国"三农"问题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运用利益集团相关理论对中国“三农”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在廓清问题症结所在的基础上,从历史与现实出发,分析当前中国社会难以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农业利益集团的深层次原因,指出组建农业利益集团在农民维权、矛盾疏导、维护稳定等方面具有重大的政治与经济意义,并相应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农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统筹城乡社会发展,必须加快发展农村经济;“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 相似文献
8.
9.
当今我国“三农”问题,主要是收入问题,说到底是就业问题。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农业外部、农村外部,只有跳出“三农”,才能解决“三农”。 相似文献
10.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要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增收问题。必须发挥区域比较优势,进行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农产品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由于农业对资本和技术依赖性的加强,必须实施倾斜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投入,农村资金用于农村。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确保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2.
解决"三农"问题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通过发展农村教育,增加人力投资来推动农业发展和促进农业人口转移;加入WTO后应根据比较优势发展劳动力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农业的结构调整思路。 相似文献
13.
“三农”问题是民族地区现代化过程中的基础性问题。农业、农村、农民是农村经济由传统向现代转型过程中相互联系,相互交往的三个方面。因此,解决“三农”问题,必须把“三农”问题作为有机整体加以考察,实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处于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尤其需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陈耀邦指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难点和着力点都应当在农业和农村,全面统筹城乡发展是加快解决“三农”突出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为了更加深入广泛地宣传党的十六大精神,从本期起,本刊特辟《与时俱进》专栏,分别以“专论”、“专稿”、“专访”、“专题”等形式向读者反映经济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学习贯彻十六大报告的心得体会和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6.
17.
"三农"问题与教育投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农村是弱势社区、农业是弱势产业、农民是弱势群体。从历史的大跨度看,农业是最古老的产业。在奴隶社会出现社会分工以后,农业直到现在就独立地作为一个产业存在着。但是在那时,农业代表当时先进的生产力,农业是最明的产业,它比狩猎采集这种生产方式要先进得多。后来出现了工业,与动力机械化、生产规模化的工业相比,农业才变成了弱势产业。 相似文献
18.
一农业、农村、农民是三个不同的概念,它们在本质、结构、特征及其地位与作用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差异。农业是一个产业概念,它是人类迄今从事时间最早、历史最为久远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按照目前比较公认的观点,所谓农业就是人们通过社会劳动,利用自然环境提供的条件,促进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