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晓霞 《西部金融》2006,(11):28-29
本文通过对西安地区银行业风险状况的分析,揭示了西安地区银行业风险的特点及其成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化解和防范地区系统金融风险,维护辖区金融稳定.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我国金融结构的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中国金融结构的调整滞后于经济结构的变化,金融风险高度集中于银行业;企业融资结构不合理,不利于金融风险的分散;西部地区金融机构种类较单一,国有银行在市场中依然处于垄断地位.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改革的不断深入,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率明显下降,金融风险有所减小.但部分地区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在显性风险下降的同时,潜在的风险却在逐渐加大,本文就其表现形式、成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从金融产业的角度看,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均积累了不可忽视的金融风险.金融危机是金融风险累积和集中爆发的结果,化解金融风险、防范金融危机必须从金融体系参与主体的行为入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规范金融机构经营行为和政府行为以及对储蓄者加强风险教育,是化解金融风险的治本之道.  相似文献   

5.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各国对金融风险压力的测试逐渐从基于微观审慎监管的关注个体金融机构经营风险向基于宏观审慎监管的关注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转变,具体表现为压力测试模型融合了偿付能力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但系统性金融风险压力测试模型主要采用的还是银行业的微观数据,反映出监管当局希望通过控制银行业的经营行为来防止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与传染,是一个从微观到宏观的逐渐上升的监管思路与过程。应进一步明确系统性金融风险压力测试是金融风险管理的工具之一,与其他风险管理工具是互为补充的,也具有其局限性;要基于中国国情完善压力场景的设计,并借鉴最新研究成果设计有效的压力测试模型,进而提高金融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金融风险预警是现代金融监管体系的重要内容,其主要由指标体系、预警阈值、数据处理和灯号显示四部分组成。我国金融风险预警的研究和应用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各个方面都不成熟。针对我国银行业风险管理的现状和水平,我国银行业应首先建立初级风险预警系统,然后再考虑如何将该系统进一步进行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7.
金融风险是个古老而新鲜的话题,特别是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深化和加入世贸组织后银行业面临的巨大冲击,我国金融风险防范问题,受到了来自各个方面的密切关注。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对金融风险的类别、如何构建金融风险防范体系以及防范金融风险的措施与对策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这些研究成果对于加强我国金融风险的防范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从金融产业的角度看,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均积累了不可忽视的金融风险。金融危机是金融风险累积和集中爆发的结果,化解金融风险、防范金融危机必须从金融体系参与主体的行为入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规范金融机构经营行为和政府行为以及对储蓄者加强风险教育,是化解金融风险的治本之道。  相似文献   

9.
广东金融风险的特点是,金融风险集中爆发在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地方性金融风险处置代价大,地方性金融风险有从银行业向保险业、证券业扩散的趋势,外源性金融风险有扩大之势.风险处置中的不足和问题是,金融机构风险处置后续工作进展缓慢,市场退出制度化建设滞后,新设金融机构长期系统性风险防范薄弱.应通过建立区域金融安全协调合作机制、监测分析预警机制,明确中央银行再贷款职能,推进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等途径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全球化不断发展背景下,总结拉美、亚洲和北美等国家银行业开放实践的经验和教训,认为面对中国银行业全面开放,我国既要抓住金融发展的大好机遇,加快金融的国际化发展,以增强竞争力,同时需要严格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1.
我国银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面临着严重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和非系统性金融风险。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的生命线。我国商业银行应积极采取措施,强化风险管理能力,减少风险损失;同时金融监管部门也应强化以风险为核心的银行监管,构建以防范风险为基础的存款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入世协议的逐期履行,中国银行业将进一步融入国际金融体系,我国商业银行将直接面对来自国际金融巨鳄的强劲挑战。随着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商业银行面临的金融风险也将与日俱增。未来商业银行的竞争,如何防范和控制新的金融风险产生,尽早化解已经形成的金融风险,及在与跨国银行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是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经济和金融日益全球化和一体化的今天,银行业的对外开放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如何科学、合理地安排其开放次序,以使开放过程中的金融风险降至最低,经济绩效得到稳步发展,已成为问题的核心。在这方面,新加坡和波兰的银行业开放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4.
外资银行进入到东道国,可以提高当地银行业的经营效率,促使其通过各种各样金融创新业务来提高其竞争能力.就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外资银行进入我国银行业市场,虽在短期内会带来额外的重要竞争,也许会造成某种程度上的金融风险,但从长期来看对我国银行业整体素质的提高、对银行业产权结构和市场结构的调整将产生积极作用.国外金融机构及其业务进入,将为我国银行业提供难得的参照体系和竞争对象,起到示范、激励和交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房地产业和银行业的高度关联性,使得房地产业风险极易通过信贷渠道传染到银行业,进而可能演化成系统性金融风险。构建DCC-GARCH-CoVaR模型测度中国房地产业对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溢出效应,并从行业和企业两个层面,实证分析房地产业风险对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溢出过程。研究发现:由于银行持有较高比例的房地产信贷敞口,无论是行业层面还是企业层面,房地产业对银行业系统性风险都具有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减弱房地产业对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溢出效应,关键在于化解房地产业自身风险问题,尤其是大型房地产企业的风险问题。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了降低房地产业和银行业风险共生性、提高房地产企业风险抵抗能力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张勇 《西部金融》2006,(6):73-74
金融风险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同一个经济体内部,各个地区之间不应该存在明显的金融风险差异,而我国不同地区的金融风险却有很大的不同,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国各地存在不同的金融生态环境,本文通过对我国金融生态环境差异原因的分析,解释我国地区金融风险差异的原因,然后对改善金融生态环境,降低金融风险提出体制上和机制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次贷危机对现代银行业的风险管理提出了严峻挑战.从金融风险联动角度进行分析,这次危机的启示集中在充分认识现代金融风险的联动特征,夯实金融机构的全面风险管理上.汲取危机的经验和教训,加强中国银行业的全面风险管理,对中国金融业在今后的开放和发展进程中保持稳健运行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九十年代国际银行业的并购浪潮方兴未艾,通过并购扩大经营规模,获得规模经济效应,协同经济效应,科技进步效应等以增强综合竞争力,抵御金融风险成为并购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面对加入WTO新形势,我国银行业也可采取银行内部整合、强强合并等并购方式来增强实力,与外资银行相抗衡。  相似文献   

19.
为适应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快我国银行业向现代化商业银行的转化,积极应对加入WTO以后激烈的金融业竞争,作为商业银行,必须加快业务创新的步伐。作为中央银行,在促进商业银行开展业务创新的同时,也应帮助商业银行充分认识业务创新可能带来的金融风险,并实施审慎监管,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20.
我国银行业的大量不良资产已构成我国金融风险的潜在诱因,成为威胁国家金融安全的重大隐患,探索处置不良资产的有效方式意义重大,认真化解和处置这些不良资产是我国银行体系安全运行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