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由于人们普遍认为对冲基金是这次危机的罪魁祸首,对冲基金格外受到各国的关注。虽然其后对冲基金遭受到来自各方面谴责和在资本市场上的挫败,但对冲基金一直活跃在世界资本市场中。据最近公布的一项研究资料,全球对冲基金管理机构2004年赚450亿美元之多,超过整个美国共同基金业同行的总收入。过去15年里,对冲基金的回报率平均达到了10.5%,比美国国债高出约6%。一、对冲基金表现的新特点与以前相比,对冲基金表现出了新的特点:1.对冲基金规模迅速成长英国一家金融咨询公司公布的数据显示,近两年来,全球对冲基金发展迅猛,…  相似文献   

2.
香港对冲基金监管制度评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通过对《对冲基金指引》条文的分析,将对冲基金私募条件和公募条件进行比较,将对冲基金公募制度和其他基金公募的制度进行比较,说明:该指引在对冲基金基金监管的层次上取得突破,创设了公募对冲基金的中间形态,监管适度,会促进对冲基金发展和保护投资者利益,而防范系统性风险目标可能不会很理想。  相似文献   

3.
段玉强 《商场现代化》2005,(26):102-103
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由于人们普遍认为对冲基金是这次危机的罪魁祸首,对冲基金格外受到各国的关注.虽然其后对中基金遭受到来自各方面谴责和在资本市场上的挫败,但对冲基金一直活跃在世界资本市场中.据最近公布的一项研究资料,全球对冲基金管理机构2004年赚450亿美元之多,超过整个美国共同基金业同行的总收入.过去15年里,对中基金的回报率平均达到了10.5%,比美国国债高出约6%.  相似文献   

4.
尽管中国特色的对冲基金的发展一日千里,但对于普通人来说,对冲基金仍然是陌生的.这里讨论对冲基金的正面影响,如价格发现功能,增加市场流动性、多样化的收益产品等;以及负面的影响,如宏观经济的稳定性,影响财政收入等.希望本文能让一般的投资者对对冲基金有基本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目前,购买基金产品已经逐渐成为投资者较为认可的一种长期理财方式,投资于基金产品也为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所接受,但在国内关于对冲基金的投资方式却并不为大众投资者所了解。对冲基金的基金,是投资基金的一个新品种,与投资于个股标的基金所不同的是,对冲基金的基金是从基金中挑选出基金,将不同种类不同获利能力的基金划分到一起并从中找出优势品种,再通过策略上的配置,从而达到分散投资、规避风险并获取稳健收益的目的。本文将以对冲基金的基金,即FOHF为研究对象,拟从FOHF在我国发展的基本概况、投资策略、投资流程等几个方面,对我国的FOHF进行研究与分析,并对其未来在我国的发展做出前瞻性展望。  相似文献   

6.
首先分析了发展对冲基金对我国金融市场的积极影响,然后阐述了我国发展对冲基金必须考虑的问题,最后就我国金融监管机构在对冲基金监管问题上如何监管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7.
在以互联网为中心,各地金融市场紧密融通的背景下,伴随着资管新规的出现,我国金融市场步入新的发展阶段,投资者对优质资产需求激增进一步扩大了对冲基金的市场规模.但由于发展速度与监管完善程度的不匹配,也使得对冲基金市场乱象丛生.因此,从对冲基金的定义、特点、发展现状出发,同时对比美国对冲基金市场,借鉴美国对冲基金市场的监管措施,对我国对冲基金市场的发展和监管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对冲基金在前段时间内一系列的金融风暴中屡屡出手,引起了了国际金融界的高度关注。最近传来的消息表明,尽管有些对冲基金风光依旧,但全球许多著名的对冲基金日子并不好过。如美国的长期资本管理基金因遭受重大损失而被接管。对冲基金究竟是什么?其特征、运作方式如何?本文认为,对冲基金并不那么神秘,其表现也时好时坏。我国应对对冲基金的发展动向给予高度重视,并加以研究,以维护我国对外开放过程中的金融和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9.
全球对冲基金业在经过金融危机的冲击后卷土重来,在世界经济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的中国自然受到了对冲基金业的重视和青睐.发展对冲基金这种新兴投资工具,有利于促进我国证券市场发展,但其带采的风险同样需要高度重视.逐步建立和完善对冲基金在中国的监管,是我国繁荣发展对冲基金业的必然要求.本文针对中国资本市场,提出了对冲基金权变监管模式的构建.  相似文献   

10.
全球对冲基金业在经过金融危机的冲击后卷土重来,在世界经济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的中国自然受到了对冲基金业的重视和青睐.发展对冲基金这种新兴投资工具,有利于促进我国证券市场发展,但其带来的风险同样需要高度重视.逐步建立和完善对冲基金在中国的监管,是我国繁荣发展对冲基金业的必然要求.本文针对中国资本市场.提出了对冲基金权变监管模式的构建.  相似文献   

11.
王宝森  隗睿 《商》2014,(52):180-182
1949年Alfred成立了世界上首支对冲基金,距今已有63年的历程.对冲基金由最初的不稳定阶段发展到现在的成熟阶段.目前,对冲基金依然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其中,对冲基金策略的运用与风险的规避的问题再一次引起我们的深入的研究和思考.并且,由于中国市场对冲基金目前还处于成长阶段,许多投资者对其还不了解甚至不知道如何操作,如何运用投资策略以及如何进行必要的风险管理.本文主要采用理论分析与实例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投资策略的基本概念入手,对投资策略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解,就市场中常见的几种投资策略进行比较分析,揭示了我国投资策略的特征,介绍市场中常见的几种风险.在此基础上提出风险管理与对冲基金策略应用的几点建议.从而得出相关的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了对冲基金投资理念这一概念,它包含创造绝对收益和坚持风险对冲两个方面。借助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工具以及大量的数据指标分析,本文论述了对冲基金在长期中获得良好绩效的主要原因,指出对冲基金与传统机构投资者相比,表现出收益较高而风险较低的金融异象,具有正面的市场价值,金融危机后仍将在全球范围内保持较快增长。我国政府应当以积极主动的态度,鼓励和引导本国对冲基金(私募基金)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文芳  王凡摄影 《新财富》2010,(11):98-105
无论是对冲基金SAC Capital Advisors在中国的招兵买马,还是索罗斯香港办公室的开幕,都显示出海外对冲基金正加强对中国市场的关注。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本土对冲基金的爆炸式发展,可谓箭在弦上。  相似文献   

14.
随着金融改革逐渐深入,我国对冲基金规模不断壮大,规模和发展速度与其监管体系的完善程度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具体监管细则也在不断的借鉴和摸索中。本文通过分析对冲基金的自身特点以及在全球和中国的发展情况,找出目前其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现有的监管体系,提出几点对冲基金监管方向的建议,展望我国对冲基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对冲基金作为具有极大外部性的交易主体在国内和国际的资本市场中都是不容忽视的,其发展受到证券市场的波动影响,同时也具有普通投资工具的本质。在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的双重作用下,对冲基金如何生存,对我国对冲基金的发展有极大启示。  相似文献   

16.
对冲基金是一把“双刃剑” ,对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力 ,同时也具有很强的杀伤力。因此用客观、辩证、发展的眼光看待对冲基金 ,加强监管 ,减少其负面影响 ,使其为经济发展服务 ,才是科学的态度。由于对冲基金仍有待完善和发展 ,特别在会计信息披露以及跨国之间的监管方面有待完善 ,因此既要堵塞世界金融体系上的漏洞 ,又要防止对冲基金的过分投机是当前世界经济的主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7.
"当你找到开启华尔街这扇门的钥匙时,他们已经把锁换了。"曾替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操盘的对冲基金职业投资人姜凯如是说。"当你找到开启华尔街这扇门的钥匙时,他们已经把锁换了。"曾替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操盘的对冲基金职业投资人姜凯如是说。面对每天瞬息万变  相似文献   

18.
刘玮楠 《中国市场》2014,(37):31-32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资金的流动更加频繁和迅速,对冲基金在国际金融市场中迅速崛起。对冲基金可以运作巨额的国际资本并对金融市场造成巨大影响,它的杠杆之高,曾让投机者赚了个金钵满盆,也一不小心赔了个血本无归。对冲基金不同于传统的投资基金,它可以利用金融体制的空隙和一切不稳定因素掀起一场金融风暴。有关对冲基金的博弈会推进国际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的不断革新,从而推进全球金融市场的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19.
日本对冲基金发展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曙松  王超 《新财富》2006,(9):94-98
日本2000年通过立法允许对冲基金在日本正式开展业务,其后5年的时间里,日本市场上的对冲基金规模迅速膨胀了10倍。除了部分富裕阶层之外,大量的养老金、保险公司也都成为对冲基金的投资者。最大的两类投资者,一是追求分散化、低风险的金融机构、养老金,二是追求高收益的富裕个人,因而分散化、低风险的对冲基金组合基金和高风险高收益的宏观型基金构成了最主要的两种策略,一直占据着日本对冲基金一半以上的份额。目前日本对于对冲基金的立法尚属空白,为了保护投资者,特别是养老金的利益,监管当局正在建立对冲基金的监管机制。日本在对冲基金的法律定位、监管原则和监管模式方面的选择,可以为中国未来的对冲基金监管机制设计提供借鉴。[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谢国忠  林昭夫 《新财富》2004,(12):32-32
投机盛行使得很多长期投资者对资本市场望而却步,对冲基金则越来越成为市场上的主导力量,全球资本市场已经成了对冲基金从彼此手中获利的赌场。但随着房地产泡沫的消退,货币套利的热潮也会逐渐弱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