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银行保险代理业务的发展,银行、邮电保险渠道已经占据了总保费收入的半壁江山,而银保人员身份模糊、保险理财产品与储蓄、基金产品的混淆、销售中误导以及储户保险知识的缺乏,却往往导致储户资金误入保险而被"套牢"现象时有发生。2009年6月3日,保监会发布《人身保险投保提示工作要求》和《人身保险投保提示书基准内容》两大通知,对保险销售和投保提醒首次进行细则上的规范。  相似文献   

2.
《首都经济》2004,(B04):101-101
从今年6月1日起北京将实行《投保提示》制度。《投保提示》要求保险公司和保险中介机构必须向社会公告在销售和服务活动中应履行的基本告知义务,提示消费者在购买保险产品时应当注意和了解的事项。而根据北京保监局的要求,目前经营机动车辆保险、一般人寿保险、分红人寿  相似文献   

3.
一、我国银行保险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银行保险一般指寿险公司利用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网络和客户资源销售保险产品。对于银行来说,积极发展银保业务不仅可以丰富银行的服务内容,拓展银行业务,降低银行对利差收入的依赖性,而且可以利用保险公司的客户,深挖保险公司拥有资源的潜力,实现资源共享;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利用银行庞大的营业网络销售保险产品,不仅可以降低保险公司的营销成本。  相似文献   

4.
与保险公司股权联姻,银行已企盼数年。11月26日,银监会发布了《商业银行投资保险公司股权试点管理办法》下称《管理办法》),推开银行投资保险政策大门。  相似文献   

5.
胡秋慧 《辽宁经济》2006,(11):54-55
银行保险是由银行、邮政、基金组织以及其他金融机构与保险公司合作,通过共同的销售渠道向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银行保险是不同金融产品,服务的相互整合,互为补充.共同发展;银行保险作为一种新型的保险概念.在金融合作中,体现出银行与保险公司的强强联手,互联互动。  相似文献   

6.
吴晶晶  章洁  程瑞 《特区经济》2005,(8):306-307
银行保险(Bancassurance)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欧洲,是保险公司或银行采取的一种战略,通过一体化的形式满足客户多元化金融服务的需求,将银行和保险等多种金融服务联系在一起,并通过两者销售渠道的共享实现价值最大化。银行保险在欧洲以银行和邮政代销保险为最初形式,目前,银行  相似文献   

7.
方木 《沪港经济》2004,(3):50-52
一纸通知,将银行保险推到了冬天的边缘。日前.上海银监局下发通知,要求辖内商业银行代理销售保险产品时.不得将银行产品与保险产品相比较:而从2004年开始.没有理财专柜的银行网点,一律不得办理投资分红型人寿保险业务。 对于那些厌倦了通过银行柜台卖保险的储户来说,这无疑是个好消息:你再也不用担心自己在误导之下错拿保险当储蓄了:但对于刚刚开始经营.并被一致认为有巨大市场潜力的银行保险而言.却无异一枚“重磅  相似文献   

8.
2000年引入海外银行保险理念以来,我国的银行保险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银保双方在合作产品、合作渠道、合作团队上有所创新,但是根本的合作模式没有发生实质改变。与欧美相比,亚洲的很多国家、地区在经营模式、销售渠道、融合方式、产品策略等方面对我国银保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要想走出银行保险的瓶颈,我国应该建立更为紧密的合作模式和融合方式;通过适合的渠道销售满足客户需求的银保产品;加强技术系统的整合。  相似文献   

9.
一、绪论目前,银行保险的快速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成为金融界重视的话题。近一年以来,银行代理业务在中国进展显著,有11/12时间该业务收入已经超过团险业务,成为人身保险销售的三大支柱之一,特别是2006年1-2月份,银行保险保费收入261.92亿元,同比增长了121.9%,备受业界关注。1、银行保险定义。广义上认为:“银行保险”是指保险公司的产品通过银行柜台渠道进行销售的保险销售方式。银行保险是在金融服务融合、金融服务一体化的框架下发展起来的一个概念,其包含丰富的层次和内涵,Bancassurance一词说明银行和保险的融合才是真正的银行保险。…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我国银行保险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指出银行与寿险公司的合作缺乏长期利益共享机制是阻碍银行保险发展的深层次原因。.在中国金融业目趋明显的综合经营趋势下,银行保险将朝着由简单代理的初级方式转向深层合作、由短期多头代理转向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进一步拓展银行产品范围、提高销售活动的专业化和组织化程度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一、我国银行保险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银行保险一般指寿险公司利用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网络和客户资源销售保险产品。对于银行来说,积极发展银保业务不仅可以丰富银行的服务内容,拓展银行业务,降低银行对利差收入的依赖性,而且可以利用保险公司的客户,深挖保险公司拥有资源的潜力,实现资源共享;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利用银行庞大的营业网络销售保险产品,不仅可以降低保险公司的营销成本,而且可以借助银行良好的信誉和客户资源拓展市场。  相似文献   

12.
张洁晶 《中国经贸》2010,(16):119-120
银行保险是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宏观背景下,银行产品与保险产品相复合、银行业务与保险业务相渗透、银行资本与保险资本相融合的产物。银行保险业务在我国保险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其进一步发展具有强大的内在动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从银保合作中的商业银行的视角,对银保业务的现状及发展前景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关商业银行与保险公司加深合作、加快提升自主销售代理保险产品的能力等建议,为银行保险业务的健康快速发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3.
虽然自英国《1774年人身保险法》颁布施行以来,保险利益原则在人身保险领域的适用已逾两百年,但保险利益是否使用于人身保险中一直争论不休,并且自大陆法系国家引进"同意主义"后,保险利益逐渐在各国的立法实践中淡出。本文希望通过对保险利益原则的起源及其发展的探究,探寻保险利益是否真的适用于人身保险之中。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中国银行业的储户,许多人可能从来没考虑过一个问题:自己的钱放存银行保险吗?  相似文献   

15.
银行代理模式已经成为我国银行保险的基本模式.目前,在银行代理保险中存在比较普遍的欺诈现象.银行业的竞争日益加剧,保险销售人员的利益偏好,以及消费者自身理财知识缺乏等是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为此,银监会和保监会应进一步加强管理,消费者也需树立理性投资意识.  相似文献   

16.
何惠珍 《浙江经济》2007,(24):62-62
银行保险是银行与保险两大金融行业相互融合的产物。2000年开始,引入了海外银行保险理念的国内银行保险市场,逐步彰显出市场规模的魅力和对金融机构的吸引力。从2001年的50亿元,迅猛增长到2004年末的795亿元。然而,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银行保险在国内的发展显露疲态。虽然市场主体已经采取了不少“转型”措施,但银保合作之路仍旧走得并不平坦,许多专家学者都在评说国内的银行保险是否走入“十字街头”。探究银行保险业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金融机构观主要从销售渠道、经营策略和战略融合角度来解读银行保险,而金融功能观赋予我们解析银行保险的全新视角:作为银行和保险公司金融功能竞争性重构的产物,银行保险的内涵包括三方面——金融功能要素重组、产业价值链重构和组织模式创新。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国外银行保险的快速发展引起广泛的关注.文章试图对银行保险的发展阶段作一划分,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来分析银行保险的发展动因,以期对我国银行保险的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9.
银行保险(Bancassuranee),又称银保融通,是指银行与保险公司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业务合作,银行通过各种方式向客户提供保险产品而进入保险领域,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银保合作。银行保险创造了银行、保险、客户多赢的局面:对商业银行而言,银行保险不仅扩大了业务范围,而且带来可观的手续费收入;对保险公司而言,银行保险建立了新的销售渠道,降低营销成本,获得规模效益;对客户而言,则能通过银行保险享受更为全面的“一站式”金融服务。 在欧洲,银行业与保险业的相互结合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例如法国国家人寿保险公司早在19世纪就已经开始全面提供银行与保险服务了。然而真正意义上的银行保险,是从20世纪80年代在欧洲开始出现并迅速发展起来的。目前银行保险在西方成熟的保险市场上呈迅速发展之势。有关资料表明,意大利、德国、英国等国家,通过银行实现的保费收入已占保费总额的15%至20%。在拥有世界第三大保险市场的法国,银行保险开展最为成功,1997年有60%的保费是通过银行和邮  相似文献   

20.
出口信用保险作为当代各国政府支持出口,防范外贸收汇和贸易坏帐风险的国际通行做法,基于世界贸易组织文件和各国政府专门法律的相关条款内容规定。出口信用保险具有五个方面的鲜明特点。出口信用保险有一套严格的程序要求,需要特别注意投保、费率、提示和索赔理赔等四个关键的程序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