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两个前提条件分配是个覆盖全社会的概念。按分配主体分,有国家对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及居民的分配,它通过国家财政预算收支来实现,其原则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统筹兼顾、适当安排,其特点是强制性和无偿性;企业对职工的分配,它通过工资、奖金、津贴来实现,其原则是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其特点是等价性、平等性;家庭内部分配,它通过安排家庭成员的衣、食、住、行、升学、就业、节余分享来实现,其原则是量入为出、略有节余,其特点是按 相似文献
2.
我国分配制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端掉平均主义的大锅饭,使人们建立通过勤奋劳动获取报酬的价值观。但在分配制度的实施中,由于政府宏观调控乏力,内外约束机制软化,社会分配不合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困扰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出现了收入不决于于劳动投入的不合理现象,政府必须要进行彻底治理。为此,一是要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建立公平的分配机制;二是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限制非法所得;三要依法强化对预算外资金的管理。建立统一的预算体系,统一会计管理。使分配制度的改革有利于充分调动大多数劳动者的积极性。杜绝非劳动取酬腐败风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4.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依然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但按劳分配具有新的特征:其一,按劳分配的“劳”是实现形态的劳动;其二,以企业为基本分配单位的多层次的分配;其三,以货币工资作为分配形式;其四,并非纯粹的按劳分配;其五,按劳分配并非唯一的分配形式。 相似文献
5.
李晓琼 《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7,(4):27-28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因而在分配领域里必须坚持按劳分配和接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台的分配原则。这是一种新提法,在股份经济中确实存在按劳分配和按股份分配的问题。关于接生产要素分配的问题,这属于现代企业制度要加以解决的问题,在此,暂不加以讨论。本文所要讨论的是按劳分配问题,特别是国有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中的按劳分配问题,这个问题是个老问题,同时也是个没得到很好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7.
该通过对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提出的按劳分配原则的分析,根据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提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按劳分配应与按生产要素-资金、资源、人力、技术-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形式。并且还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按要素分配与资本主义的按要素分配的本质区别,进一步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一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按劳分配理论按劳分配理论源于空想社会主义的分配理论。19世纪30年代,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欧文及其信徒曾经提出“按才能定地位,按劳绩计报酬”的思想,这一思想的提出是对分配理论的重大贡献。但是,由于空想社会主义的阶级局限性,在不变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上来谈论按劳分配,显然是不可能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10.
祝合良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00,8(3):35-37
买方市场条件下出现的商品滞销现象是诸多因素造成的,它与经济不景气、市场需求饱和和消费者的挑剔态度没有直接的联系。从我国目前情况来看,主要是由于经济体制改革不到位、市场营销观念与营销手段落后等造成的。 相似文献
11.
12.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企业的财务管理出现了许多新的特征,也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企业的财务管理必须全面改革,以适应知识经济条件下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3.
14.
杜人淮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1999,(1)
本文认为,在对外开放条件下,可以通过国内市场结构、股权和利润分配等比率、社会收益效应和社会成本效应、外债规模以及国内配套资金和外汇储备、对外依存度等因素来考察和衡量一国经济安全状况。维护我国国家经济安全的主要对策是:防范外国公司对我国某些行业和部门的控制和垄断;积极稳妥地推进服务业的对外开放;确保外债规模与我国国内配套能力和偿债能力相适应;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严厉打击各类走私活动;建立国家经济安全评价、调控体系;等等。 相似文献
15.
乔喻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2):61-62
章重点论述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实质是人才的竞争。企业领导应该意识到要善于发现人才,敢于使用人才,乐于培养人才,关心人才,强化企业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是企业发展之本。 相似文献
16.
17.
1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必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这既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客观需要,也是企业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明晰了企业文化与先进文化的关系,继而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角度,论述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建立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19.
乔均 《南京经济学院学报》1995,(1):7-13
产权制度的改革,将使我国经济体制发生巨大变化,这种变化再次从客观上导致了人们对挥劳分配问题的再认识。由于所有制问题已不再作为社会制度判断的标准,因此对分配制度作为社会制度判别的尺度仍有进一步的研究的必要。新时期按劳分配在内涵上有别于经典理论的原意,按劳分配的内容应该是不断完善、不断发展的。我们只能坚持按劳分配的公平性和效率性,并以劳动边际效益为依据,进行现阶段的收入分配。 相似文献
20.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1994,(2)
建国以来,我国在个人消费品领域一直实行着“按劳分配”的原则,并把它看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从理论上讲,“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较之于资本主义剥削分配制度,具有更多的合理性和时代的进步性,它应该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但实际执行的结果却并非如此.“按劳分配”理论的初衷本是要体现多劳多得、奖勤罚懒,使自己的劳动成果与劳动收益挂钩,但实际执行的结果却不尽人意.“按劳分配”原则并没有得到真正贯彻和落实,这就使我们应对这一理论在现实中的实践做进一步的思考,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能否对这一理论赋予新的内容?这就是笔者的主要意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