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加强大足石刻国际学术交流,促进文化遗产科学研究保护”。8月18日—22日,中国重庆大足石刻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大足石刻首次科学考察60周年纪念会在重庆隆重举行。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意大利、新加坡、荷兰、挪威、韩国、印度、巴基斯坦,以及中国大陆、台湾、香港等13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位专家学者、部分嘉宾济济一堂,就“回顾与展望”、“大足石刻与唐宋石窟”、“密教与大足石刻”、“中国晚期石窟的互动交流”四个主题进  相似文献   

2.
大足石刻国际学术研讨会邀请了国外很多知名专家,进行广泛而深入的交流。交流不仅仅是对大足石刻文化内涵的再挖掘,而且是东西方文化的集体沟通和探讨。《重庆与世界》杂志社就研讨会和大足石刻在西方的认同,采访了海德堡大学教授、德国科学院院士雷德候先生。  相似文献   

3.
正赛尔吉奥·卡洛,意大利威尼托文化遗产集群主任。自2006年起,他多次来到重庆大足石刻,参与"大足石刻舒成岩摩崖造像保护"项目的调查论证与保护工作。作为大足石刻与意大利进行文物保护合作的亲历者,他也是此次受邀参会的意大利专家之一。《重庆与世界》:您如何评价中国在文物保护方面的努力?赛尔吉奥·卡洛:中国政府对于文化遗产和文物保护非常重视,同时也进行了巨大投入。就重庆来说,大足石刻研究院在这方面也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无论是耗时8年对大足石刻宝顶千手观音造像的成功修复,还是现在正在进行的对卧佛的保护修复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大足石刻国际学术研讨会虽然只有短短五天,但在此之前,有1/3的与会学者专家已几涉大足,对这次会议的成功举行倾注了大量心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的马世长教授就是其中一位。8月17日,《重庆与世界》杂志社记者在重庆希尔顿酒店独家专访马教授时,他随意的穿着和平易近人的微笑让记者丝毫感觉不出他是全国石刻文物研究专家。  相似文献   

5.
本市焦点     
《重庆与世界》2017,(7):6-9
<正>2017中国重庆大足石刻国际旅游文化节开幕3月15日晚,在大足石刻世界文化遗产博览园瑞相广场,市级非遗项目"中敖火烧龙"正在进行表演。当日,2017中国重庆大足石刻国际旅游文化节正式拉开大幕,来自海内外的40万名游客在宝顶山景区尽情分享了一场盛大的旅游文化大餐。该活动将持续到5月3日,期间将有30余项川渝两地非遗项目在现场展演。  相似文献   

6.
田哩 《特区经济》2010,(8):169-170
假日旅游已成为我国消费领域的一种新现象,也是目前旅游发展的新动向。文章以重庆大足石刻假日旅游为研究对象,对大足石刻假日旅游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大足石刻景区假日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正4月3日,2018年中国重庆大足石刻国际旅游文化节暨第839届宝顶香会在大足石刻博览园举行。为促进各国总领事馆更好了解重庆市区县旅游资源和民俗文化,推动重庆与有关国家文化交流与合作,应大足区政府邀请,市政府外事侨务办组织了日本驻重庆总领事小松道彦、加拿大驻重庆总领事戴杰豪、新加坡驻成都总领事彭志威、柬埔寨驻重庆总领事马瓦纳,以及菲律宾、匈牙利等国驻渝蓉领事官员一行13人参加此次活动。  相似文献   

8.
《重庆与世界》2011,(16):58-65
历史文化积淀的重庆,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处。重庆推出了六条精品旅游线路,即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大足石刻;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的"中国南方喀斯特"武隆天生三桥;被誉为"上帝折鞭处"的合川钓鱼城;和中国水文地质的先锋笔祖——涪陵白鹤梁;奉节天坑地缝,是世界地质奇观;长江三峡,是世界级的山水画廊;中央南方局驻  相似文献   

9.
正大足石刻研究院院长黎方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文化遗产是国际交流、文明互鉴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中国和意大利都是文化遗产大国,两国在文化遗产保护,特别是文物修复和人才培养方面展开了多层次、富有成果的合作与交流。借助于两国政府相继签署的一系列合作协议,大足石刻研究院与意大利文化遗产保护机构相继合作开展了"重庆大足石质文物保护中心"和"大足石刻舒成岩摩崖造像保护"两个项目,为实现大足石刻的长远保护与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重庆与世界》1994,(1):6-8
重庆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规模宏大,雕凿精美的大足石刻,震惊中外的"上帝折鞭之处"——古战场钓鱼城,光照千古的"蔓子之墓"享誉于世,吸引众多的中外游客来渝观光,流连忘返。重庆市受国家名文保护的文物古迹有120余处。大足石刻风景区:位于距重庆170公里的大足县。  相似文献   

11.
世界上胜迹风景很多,但称得上文化胜迹风景的不多,称得上全人类文化胜迹的风景更是凤毛麟角!大足胜迹遗产风景线,是石头的景观。赏景,不如赏石。赏石是欣赏那些从石山、石壁、石头里长出来的人物、故事、神佛、菩萨。大足石刻量大、面广、景点密布,从人文文本角度评价,特色独具,国内第一,国外无匹,堪称古今中外人类社会的缩影,具有多方面的特殊价值。如梦如幻的大足石刻作为一种凝固的人类文化,“尽力保持一种不靠法律、不靠暴力来表达的话语,它的内容既不是政治的,也不是科学的。在某种程度上讲,它是所有这些词句的剩余物和补加”。它具有借鉴、研究、创造、开发、欣赏、审美等多种意义。因此,大足摩崖石刻的山门一开,立刻观者云集,国内外的作家、学者、名流、雅士、大师、泰斗、巨星、伟人蜂拥而至,留下一片片赞叹。  相似文献   

12.
正大足石刻被誉为石窟艺术史上最后的丰碑,它的发现将中国石窟艺术兴盛的历史延长了400多年。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9月17日至11月17日,"殊胜大足——大足石刻特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北4展厅展出。此次展览是国家博物馆近年来首次举办的有关石窟寺世界文化遗产的展览。  相似文献   

13.
《重庆与世界》2011,(8):58-65
历史文化积淀的重庆,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处。重庆推出了六条精品旅游线路,即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大足石刻;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的“中周南方喀斯特”武隆天生三桥:被誉为“上帝折鞭处”的合川钓鱼城;和中国水文地质的先锋笔祖--涪陵白鹤梁:奉节天坑地缝,是世界地质奇观;长江三峡,是世界级的山水画廊  相似文献   

14.
正3月26日至30日,由意大利驻重庆总领事馆、意大利对外贸易委员会、威尼托文物遗产集群、重庆大学,以及大足石刻研究院联合主办,由市政府外事侨务办、市文化委共同支持的中意文化遗产创新技术研讨会在重庆举行。活动期间,来自中意文物修复技术领域约70位专家和嘉宾针对"石质文物及木质文物修复的材料与新技术应用""文物保存现状及病害分析的诊断与技术方法""古迹保护的准则与实例研究""木构建筑修复设计与实践"等主题展开了探讨。意大利  相似文献   

15.
大足石刻是中国现有的28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重庆惟一一处荣膺此称号的胜迹。由于它代表了中国晚期石刻艺术的最高成就,和兴起于北魏、衰落于晚唐的北方石刻艺术一脉相承又有自己的超越,其鲜明的世俗化、民族化、生活化特色,深刻地反映了公元9世纪末至13世纪中叶中国石窟艺术的风格和民间宗教信仰的发展变化,大足石刻与云冈、龙门鼎足而三,齐名敦煌,早已蜚声海内外。1999年12月1日,大足石刻以“天才的艺术杰作,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佛、道、儒造像能真实地反映当时中国社会的哲学思想和风土人情,其造型艺术和宗教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等符合世界遗产的三项条件,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石刻是凝固在石头上的艺术,明艳于现在的历史,存在于漫漫时空的文化,它的价  相似文献   

16.
<正>意大利国家广播电视台驻中国及亚洲首席记者马克(Marco Clementi)带着摄制组7月上旬来重庆采访拍摄,聚焦经济和文旅产业,在大足石刻、Vespa&Piaggio重庆旗舰店、长江索道和磁器口古镇等地,为即将于9月底在意大利国家广播电视台RAI 1频道播出的大型纪录片《中国》取材。在大足区,意大利国家广播电视台摄制组采访拍摄了北山石刻和舒成岩石窟。通过实地取景和采访大足石刻研究院的专家、学者,详细了解大足石刻文物保护和利用工作,以及文旅产业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7.
大足石刻是重庆市大足县境内主要表现为摩崖造像的石窟艺术的总称。它始凿于初唐永徽年间,历经晚唐、五代,盛于两宋,明清时期有所增刻,是一处规模庞大、集中国石刻艺术精华之大成的石刻群。大足石刻艺术品质极高、题材丰富多变,从世俗到宗教,鲜明地反映了公元9世纪末到13世纪这一时期的中国日常社会生活,并充分证明了这一时期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的和谐相处局面。大足石刻堪称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优秀代表,它的出现,为中国的石刻艺术增添了光辉的一笔。大足石刻与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鼎立而三,与敦煌齐名。1999年12月1日,大足石刻作为人类的文化遗产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18.
《重庆与世界》2016,(9):80-80
<正>大足石刻(Dazu Rock Carvings)是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八大石窟之一,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重庆十大文化符号。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市大足区境内,是唐末、宋初时期宗教摩崖石刻,以佛教题材为主,儒、道教造像并陈,是著名的艺术瑰宝、历史宝库和佛教圣地,有"东方艺术明珠"之称。大足石刻始建于公元650年(唐永徽元年),兴盛于公元9世纪末至13世纪中叶,余绪延至明、清,是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代表作品。大足石刻群有75处,5万余尊宗教石刻造像,总计10万多躯,铭文  相似文献   

19.
点赞重庆     
正"这是我第一次来到重庆,看到这里高楼林立、交通发达,让我很吃惊。在我看来,重庆是最能体现中国味的。"这是塔吉克斯坦驻华大使达夫拉特佐达·帕对重庆的印象。"大足石刻精湛的雕刻手法,给我带来了视觉上的震撼。川剧变脸与喷火表演非常精彩,惊喜不断。重庆真是一座值得游玩的城市!"乌兹别克斯坦驻华大使赛义多夫对中国文化称赞不已。访渝期间,重庆—上合组织国家经贸人文合作座谈会代表团一行实地参访了两江新区、物流园区和工贸企业,深入  相似文献   

20.
《中国西部》2011,(8):13-13
中国石质文物保护一号工程“国宝”--重庆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抢救性保护工程18日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