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6 毫秒
1.
论我国城市土地供给的产权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洪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6,22(2):11-16
探索中国快速城市化和市场化改革中,城市土地供给的新产权体系。改革思路是以现行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两权分离为制度框架,以强化和完善土地使用权权能为核心,以土地公有私用、保护私用为重点,以有利于城市管理和房地产市场发展为目标,通过增设城市地上权、城市地役权和土地发展权,构建城市土地使用权为核心的新土地产权体系.同时,还必须与土地供给管理体制改革相互配套。城市土地供给的产权重构,是城市土地供给管理由单一行政手段向行政、经济、法律手段并用的法律基础,它更适应中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孔凡保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5,(1):36-39
金融系统既受到自身演化规律的支配,又受到金融制度供给的制约。随着金融市场规模的扩大,内在制度的作用弱化,而外在制度的供给就成为必要。发展中国家的金融系统处于银行占主导地位的初级阶段,银行部门的改革是当前的主要任务;而金融市场发展的规模则取决于外在制度的供给及其与内在制度的和谐。 相似文献
3.
论我国城市土地供给的定量化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洪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4,20(2):79-81
分析当前中国城市土地供给存在的两个基本问题,讨论了中国城市土地供给定量化管理的必要性,并结合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土地供给定量化管理的经验,深入分析了中国开展城市土地供给定量化管理的技术、数据、学科理论和管理体制等条件,以及中国应具有的特色。 相似文献
4.
长期实行城乡不同的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制度,导致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滞后,严重制约了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认真分析我国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制度的历史演化逻辑,构建符合现代化要求的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制度,对于满足农民基本文化需要,提升农民整体素质,促进农村文化事业及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张凤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8):141-142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划时代的一个新阶段。无论其土地制度、赋税制度,抑或是经济形态、官榷制度,都有别其前期朝代。文章详细分析了宋朝的土地制度与唐或之前的土地制度演变情况。 相似文献
6.
现代产权理论与我国城市土地产权制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曹建海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1,3(6):21-26
作为人类活动最基本生产要素的土地,由于自然赋予、不可缺和经济社会联系的广泛性,被人们赋予了过多的非经济特征,行政配置手段因而替代了市场配置手段,导致土地利用效率低下,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城市土地产权制度的形成过程是单向的国有化过程,由于土地产权界定不明晰,在征用、占有、收益、处置等方面存在着无序现象,本在对我国城市土地以及目前城市土地主要来源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近期思路和长期思路。 相似文献
7.
邓大才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3,1(4):68-73
大国制度创新必须兼顾各方面的利益,考虑全局性的因素,其制度供给是一种平均的速度。这种供给速度对于有些地区可能比较超前,而对有些地区可能比较滞后,因此大国制度创新不能统一进行,必须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允许地方政府根据本地区制度环境的变化和相对收益的变化,及时地、主动地推动制度创新。地方政府主动制度创新能够实现区域制度结构均衡,能够为中央政府的制度供给提供经验教训和知识存量,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全国性的制度变迁。 相似文献
8.
英国土地管制的效果明显,在政府和市场的协同互动下,中央与地方土地管理制度相融合,其土地管理体系具有较强的制度优势。而我国当前的土地管制中存在诸多突出难题,借鉴英国土地管制经验对我国构建科学合理的土地管理体系大有裨益。应进一步优化我国土地利用规划体制,构建土地规划、土地利用及增值收益的良性互动和协同机制,调整土地出让金征收及土地收益账目管理,并完善国有土地管理信息共享机制。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我国城市土地资产经营与管理现状的基础上,笔者认为要有效解决城市土地严重流失的问题就应对土地资产进行公司化运营、成立城市土地资产公司,本文针对公司化运营过程中所面临的产权结构改革、城市土地资产公司职能的明确及委托代理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为城市土地资产的公司化运营提供经济学分析。 相似文献
10.
城市经营与土地供给制度的创新--关于昆明市土地供给制度改革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尔思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3,19(4):101-103
把土地作为资产来经营是中国土地供给制度改革的核心,也是土地供给制度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昆明市土地供给制度的改革创新的经验说明:公平、公开、公正的交易制度有利于经营城市效率的提高;有利于规范土地交易市场的建设;有利于政府对土地调控能力的增强,等等。对于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尚须进一步调整和完善。 相似文献
11.
土地一级市场上租赁供地模式的法律表达——以《土地管理法》的修改为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一级市场上,租赁供地模式是出让供地模式的补充,也被界定为土地有偿使用的一种形式。就其实质而言,依租赁方式所取得的利用土地的权利在性质上仍属于一种债权,无法与以出让方式取得的利用土地的权利——物权(建设用地使用权)相比拟。建设用地使用权之设立仍应维系《物权法》上有偿(出让)与无偿(划拨)两种类型化上的区分,租赁不能作为建设用地使用权的设立方式。但在土地管理法修改时,土地出让制度相关规则仍应重新考量。 相似文献
12.
13.
郑秀芝 《陕西省行政学院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0(3):77-79
国内外家族企业发展的历史证明。产权的逐渐多元化和社会化是必然趋势。单一的产权结构不仅限制了家族企业筹集资金的能力。而且限制了家族企业的人才结构,无法满足企业扩展的要求。因此,对于处在扩张阶段的我国家族企业而言,必须突破产权关。实现家族企业的产权变迁。 相似文献
14.
现阶段我国工业、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对现行农地制度提出了严峻挑战,要求必须对现行农地制度在适度稳定的基础上进行一些改革。根据对土地产权界定的成本收益分析,我国农地制度改革应遵循层次性和渐进性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5.
关于当前土地制度改革的争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蔡继明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5,(2):1-5
市场必须在土地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政府要尊重市场规律和土地产权主体的利益,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平等的用途管制政策更好地发挥辅助作用。在土地制度中,之所以规定任何单位搞建设必须申请使用国有建设用地,集体土地只有通过征收为国有建设用地才能出让,根本原因在于宪法中存在着城市土地国有制和公益性征地原则的二律背反。针对农村集体经营性用地问题,应适时调整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结构,实现经营性建设用地动态管理,使土地资源合理有效配置。要建立进城落户农民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对于符合享受公租房条件的农民工,不能强迫无偿放弃原宅基地使用权。建议改变以往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方式,按照城乡建设用地市场一体化的构想,允许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指标在农民(集体)之间流转。另外,现行的土地管理法明显存在着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歧视,相关条款应修改。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媒体制改革发展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俐萍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6,4(6):102-106
在中国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在2003年文化体制改革的背景下,传媒体制进行了改革.本文在对传媒体制改革发展现状进行描述的基础上,分析传媒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认为传媒的体制改革应以建立以市场配置资源的发展机制为基础,逐步完善政府规制建设,使传媒产业在市场导向、政府规制、公众利益的多重互动中健康前行. 相似文献
17.
重庆成立的地票交易所为城乡土地流转开辟了新的路径,对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也将具有积极意义。本文放弃了理性假设所要求的完美预期,而是以有限理性作为理论基础构建一个正式的制度变迁模型,旨在说明这种地票制度变迁是如何随着中央政府的意识形态调整而逐渐演进的。在此框架下,我国的地票交易改革将有可能收敛于一个完全改革的均衡状态,但这一均衡结果将受制于由此制度变迁所引起的农村劳动力就业成本,即是以企业能够提供足够的非农就业机会为前提的。 相似文献
18.
农地产权制度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和基础,是稳定农村经济发展和国家社会经济秩序的关键因素.本文透视了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历史变革的轨迹,对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农地产权制度进一步改革的取向. 相似文献
19.
贾彩彦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23-29
近代对外贸易的发展和近代工业的兴起推动了近代城市化。在这次城市化中,既有新兴的城市,也有传统城市的转变。城市类型不同,其制度变革的动因及路径也不同,制度转变的模式也不同。因此,在城市土地管理从传统到近代的转变中,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制度变革模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