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准确定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比较优势,既是文化产业研究的一个基础理论问题,也是制定文化产业国际竞争战略的现实需要。本文通过探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优质劳动力要素的基本特征,明确提出我国文化产业的核心比较优势应定位于中高端文化人才,并进一步探讨了我国文化产业核心比较优势的形成机理和作用。  相似文献   

2.
陕西省是我国的文化资源大省,由于陕北地区、关中地区、陕南地区的资源优势不同,文化产业呈现出较大的地区差异.本文主要利用泰尔指数证明文化区域间的区域差异和关中地区的内部差异是导致陕西省文化产业结构差异的主要原因.选取了几个有代表的影响因素,并将其进行排序,用灰色系统理论说明这些影响因素对其发展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韩文化产业随着世界经济的纵深化发展,已经成为了核心产业,文化强国必将成为世界强国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文化产业作为战略性的贸易策略促进了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世界经济格局的改变,势必造成对我国经济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4.
中国地区能源强度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基于1998—2006年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地区能源强度的差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论认为,东、中、西三大地区能源强度差异较大并呈进一步扩大的态势;经济发展水平、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制度因素对三大地区能源强度降低起积极作用,政府干预则起阻碍作用;工业化水平、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对东部地区降低能源强度起积极作用,对中西部地区正好相反。针对不同地区制定不同的能源、经济与产业政策,降低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干预,对各地区降低能耗强度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6.
技术要素集聚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晖  金凤君 《经济地理》2011,31(8):1341-1344
回顾了技术要素集聚的基本理论,对技术要素集聚的形成动因与形成条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技术要素集聚的相关理论,包括增长极理论、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以及集群理论等。文章的最后针对我国区域经济的差异与技术要素聚集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本文的研究将有助人们了解技术要素对于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影响,可对解决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笔者对2002年~2008年长三角地区排污强度的空间差异进行β收敛检验.研究表明,江、浙、沪三地的排污强度特征各异.绝对β收敛模型结果得出,长三角地区工业三废的排污强度均呈现显著的β收敛.条件β收敛模型分析显示,除了人均GDP增长率的提高有助于三类排污强度的空间收敛外,其余因素对排污强度收敛与否的作用不同,这体现出各城市产业、贸易和人口等因素的分化对各类污染物排污强度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综合运用Malmquist生产力指数模型,选取中国31个省市2005-2009年的面板数据对文化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以及技术变动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2005-2009年我国文化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波动式增长;西部省份文化产业效率虽然在总量上与东、中部省份存在较大差异,但西部省份通过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文化生产产能获得极大释放,以西藏自治区表现尤为典型。生产率增长率绝对数值上已经超过东、中部地区,且总量差距进一步缩小。西部地区在技术进步方面优于东、中部地区,但东部和中部地区在技术使用效率和规模效率方面均优于西部地区,这表明西部地区与东、中地区相比较,文化产业还处于不同阶段。目前的发展侧重点不尽相同。根据分析结论,本文提出了提高我国文化产业生产效率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中国文化产业2005-2009年的集聚程度进行了精确测定,并从区域和行业两个角度分析其集聚特征,发现我国文化产业已显现出较强的集聚现象,且有明显的地域和产业特色.影响因素的面板数据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文化基础设施,人力成本、交易便捷性对文化产业的空间集聚有显著的稳健的正向影响,文化产业向低劳动力成本地区转移的倾向较小.由于人力资本具有可移动性,地区人力资本对文化产业分布的影响相对较小.在引入其他两组因素后,集聚经济和投资支出对文化产业集聚的正向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东部地区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形成了以市场为主导的模式;西部地区凭借自身特有的条件,文化产业发展形成了资源、产业加政府为主导的模式;中部地区作为东西部地区的连接,文化产业发展形成了兼具东西部特点的发展模式。本文分析了我国东、中、西部文化产业发展差异及形成的原因,并针对文化产业发展较为落后的西部地区提出具体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文化产业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且区域之间存在差异。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对2000~2012年全国及东、中、西三大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影响因素进行计量研究,分析结果发现:文化消费需求、文化产业投资和政府扶持三项因素均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呈正相关关系。从全国看,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拉动效应从高到低依次是文化消费需求、政府扶持和文化产业投资;东、中部影响文化产业发展的首要因素是文化消费需求,中部的影响作用大于东部;西部影响文化产业发展的首要因素是政府扶持。根据不同区域特点,抓住重点,协调发展,是文化产业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利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相关知识对城市化水平与能源强度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以下三点结论:一是我国城市化水平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二是能源强度不仅受本地区的能源强度和城市化水平影响,也受相邻省区的能源强度和城市化水平影响;三是短期内城市化水平对能源强度的影响和空间效应均在增强,但长远来看,城市化会通过各种渠道使能源利用效率得以提高,这有助于降低能源强度。因此,我们应更加注重城市化推进的质量,这也是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出路之一。  相似文献   

13.
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主导产业和朝阳产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而比较优势是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要素。文章通过分析文化产业比较优势的影响因素,寻找我国的文化产业比较优势如何转化为竞争优势的途径,进而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山西文化产业发展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产业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重要的产业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产业的使命和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在对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经济要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山西文化产业发展的特点和现状,从文化资源、区位、基础设施、资金、政策等五个方面入手,对山西发展文化产业的潜力进行分析。山西发展文化产业,是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5.
城市空间管治视野下的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文化产业是文化的物质载体,是促进文化繁荣的经济动力。文化产业具有绿色、低碳等属性,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助推剂。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明确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城市是经济和文化要素高度集聚的空间,城市空间的生态化改造是现代城市面临的一大难题。围绕文化产业功能区建设推进城市空间管治,加快城市空间生态化改造的步伐,既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需求,也是城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需求。  相似文献   

16.
运用索洛残值法测算了1997—2010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物流业TFP,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对物流业TFP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各省的物流业TFP具有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和空间异质性;地理环境因素对物流业TFP的影响显著,地理位置相邻地区的物流业TFP具有趋同现象;基础设施和工业化进程对物流业TPF的提高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市场需求条件和市场化水平的促进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我国汽车产业竞争力的影响要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立敏 《经济师》2008,(7):13-14
汽车产业具有高技术、高附加价值、资本密集度大,进入壁垒和退出壁垒高、规模经济效应显著等特征。影响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要素包括政府、产业组织、企业、资源禀赋以及市场需求等。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需要利用优势要素,抑制劣势要素,增强我国汽车产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来,世界经济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所带来的经济效应,逐步加强了对文化统计的建设。文化产业在一些国家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特别是欧洲发达国家。在亚洲,日韩等国已经着手积极发展本国文化产业,因此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文化产业都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已经成为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兴旺发达的文化产业作支撑的国家,不可能成为未来世界的强国,也不可能在未来世界民族之林占有一席之地。20世纪70年代,中国文化产业开始兴起;80年代引起了广泛关注,文化产业得到了大力发展。  相似文献   

19.
江苏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经过近年的培育和推进,江苏文化产业发展速度显著加快,市场主体不断壮大,产业集聚效应凸显,多元化格局逐步形成。本文认为多元化战略是江苏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经之选,具体分析了影响文化产业多元化发展的因素,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民族文化是民族经济发展的源泉,文化产业已成为世界许多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内蒙古经济虽有了快速的发展,但沿着物质消耗的粗放式增长路径继续发展的潜力和空间都已经非常有限,许多困难和问题已凸现出来。内蒙古的草原文化具有独特的优势,但目前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较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对促进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