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后玉蓉 《生产力研究》2021,(5):83-86,100
目前,校园招聘由于其独特的优势已逐渐成为几乎全部企业选拔优秀高校人才的一种方式.然而,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在整个招聘过程中,企业和大学毕业生都处于一种信息不对称的状态.对招聘企业而言,应届求职者对其自身的潜在特质等内在信息更了解,甚至会在求职过程中有意地隐藏有悖于求职的信息;对应届求职者来说,招聘企业则更了解本...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环境规制理论视为规制者的政府与被规制的企业之间的信息是对称的,但现实却是不对称的。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政府与排污企业之间会进行一系列的博弈,博弈的结果是降低了政府环境规制的效用。为此,政府应进行规制政策创新,激励企业公开污染信息,以提高规制效率。  相似文献   

3.
信用风险转移在分散和降低银行风险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风险,从而影响金融稳定.基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构建的一般均衡模型结果表明:理想的信用风险转移有利于提高金融稳定和效率,不会对金融体系造成系统性威胁.信用风险转移的主要问题在于信息不对称以及监管的低效,这将导致风险的不适度集中、风险定价不准确以及缺乏透明度等,这些问题将给金融稳定带来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4.
兰秀文 《经济论坛》2011,(10):138-140,146
本文从信息不对称角度出发,对正规金融与民间金融在处理信息不对称理论方面进行了比较,并且分析了信贷配给与关系型贷款的差异,从另一侧面分析了民间金融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2011—2020年中国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研究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改善信息不对称问题两种机制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公司治理水平在数字金融发展与企业财务风险之间发挥着正向调节效应;基于异质性分析,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财务风险的抑制作用在小规模、非国有企业中更为显著。文章从推进数字金融的拓展与应用、完善企业自身风险管理体系以及优化数字金融监管三方面提出了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6.
薛勇 《当代经济》2016,(14):82-83
本文从信息不对称的视角来研究查找高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应用该理论对存在问题加以系统、全面的分析,就如何有效解决高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合理而可行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7.
网络产业政府规制过程中存在明显的信息不对称性。网络产业规制改革的关键应是基于这种信息不对称性设计和实施相应的激励规制机制或合同。这种建立在信息不对称基础上的新的政府规制方式对于我国现阶段垄断性产业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一、金融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与金融媒介的产生金融市场履行的基本经济功能是从那些由于支出少于收入而积蓄了盈余资金的人那里把资金引导到那些由于支出超出收入而资金短缺的人那里。在完全确定性和无交易成本的理想经济中,人们并不需要金融媒介,是什么致使经济偏离这种理想状态,而产生了金融媒介呢?金融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是金融媒介得以产生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信息不对称而在金融制度上造成的问题一  相似文献   

9.
从信息不对称视角分析高校科研管理制度中存在的事前、事后的信息不对称表现以及由此产生的逆选择、道德风险等科研腐败的影响。通过建立科研人员科研诚信的收益—成本的微观模型,分析探寻当前科研市场各种低效率现象产生的渊源:科研市场信息不对称;不当的高校科研激励机制导致科研人员选择科研诚信机会成本过高。并依据上述分析得出提高校科研管理效率的制度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10.
本文借助于“人人贷”平台的微观数据从信号传递和双边声誉两个视角研究了网络借贷平台信息不对称问题的缓解机制。研究发现网络借贷平台的学历信号和双边声誉机制有助于减缓信息不对称程度,提高金融服务效率,增进资源的合理配置,降低融资后的道德风险。同时,本文还发现借款人的学历信号和双边声誉存在非对称的替代关系,高声誉更能弥补低学历借款人信誉信号的不足,因此低学历借款人更有激励建立自身的高声誉,但是随着借款人学历的提升,该非对称效应消失。进一步研究发现,学历信号和双边声誉机制在缓解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上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本文的研究对于缓解“长尾人群”的融资约束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集权与分权的抉择—改革开放30年中国财政体制的变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财政体制的演变反映出财政分权程度不仅没有提高,反而出现了财政集权的趋势;当前中央和地方间的事权错位,财权上移,事权下放,导致基层政府的支出责任过大;不当的事权和财权的划分造成了我国财政纵向不平衡较高,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的依赖度较高,但税收控制度低;财政分权对政府规模、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等有着不确定的影响;未来的改革还需要在进一步权衡分权和集权优劣的基础上作出选择,适当的分权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2.
既有文献对中国劳动收入份额下降成因的解释集中在资本深化、产业结构转变、技术进步、全球化、二元经济、制度转型以及财政和融资约束等宏观和微观路径等方面,本文在分税制背景下从地方政府干预这一新的视角出发,解读中国劳动收入份额下降这一现象。本文首先探讨地方政府干预恶化制度环境,并进一步导致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作用机制。然后,笔者运用1984—2015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建立实证模型并分析。本文研究发现,政府干预下的制度环境是导致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主要原因。如果要提高劳动收入份额,就应该减少地方政府的干预,塑造良好的制度软环境。本文在控制内生性问题和其他潜在的各种影响因素后,上述结论仍具有稳健性。  相似文献   

13.
在美国新金融改革法案颁布以及世界各国正着手进行金融监管体系重塑的背景下,针对金融安全网信息机制的构建,本文运用信息空间理论分析框架,结合复杂性学科的相关内容,分析了信息空间理论与金融安全网之间的适用性,探讨了构建金融安全网宏观信息空间、中观信息空间和微观信息空间与金融安全网适应能力、吸收能力、决策能力以及防护能力之间的关系,阐述了金融安全网信息机制的有效性及其对预防和管理银行危机的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90年代中期日本泡沫经济破灭以来,日本地方财政状况逐步恶化,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不断增大,甚至发生因"隐性债务"膨胀而导致地方财政破产的恶性事件。针对地方财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2000年以来日本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力图重建地方财政。这些措施包括:引入"财政健全化"指标体系,力图早期诊断和化解财政风险;改革地方转移支付资金不足部分的补足方式,提高财政信息的透明度;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减少中央政府担保,实行多元化融资形式;在地方政府会计核算中部分引入权责发生制,加强对存量资产的管理;推行"三位一体"财政体制改革,充实地方财政;推行市町村合并,强化地方自治体间的联合等。本文综合考虑中日两国在财政体制、政体、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相似性与差异性,提出中国地方财政风险问题的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5.
赵晓斌  王坦  张晋熹 《经济地理》2002,22(4):408-414
本文从“不对称信息”和“信息腹地”理论出发,以中国为例,讨论了影响现代金融中心发展的决定因素。本文还以国内外企业总部在国内四城市的分布调查企业总部选址成因,从而分析“不对称信息”在总部选址决定中的区域效应。  相似文献   

16.
中部地区金融发展研究——基于地方政府行为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地方政府行为对中部地区金融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经济转型期,中部地区的地方政府为赢得GDP增长竞赛,具有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强烈诉求,其对金融部门的干预成为了弥补市场发育不足的有效措施,使之成为地区金融发展的有力推动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