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企业做到一定规模,老板自然风光,然而随之而来却是企业发展方向的抉择,这种思考的痛苦是企业员工所不能理解的。企业到底要不要发展壮大?如果企业需要进一步发展,是自己来做还是请职业经理人,又面临着处理老板与职业经理人间的种种矛盾;矛盾发生时,职业经理人拍拍屁股就可以走了,但是老板却还得捡起烂摊子,像黄宏生和陆强华事件给老板留下来的将是很大的阴影[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李静 《中国审计》2005,(23):54-57
◆因职业经理人跳槽引发的公司危机正在变成老板们最为头痛的问题. ◆因老板的失信引发的信用危机正在成为职业经理人最头痛的问题. 职业经理人VS老板:恨也悠悠,爱也悠悠 中国的职业经理人出现的时间比较短.伴随着职业经理人的出现,老板和职业经理人之间的矛盾就没停止过.两者如同一对准舍难分的欢喜冤家.  相似文献   

3.
资讯     
给职业经理人空间职业经理人才能给企业以回报贵刊第六期刊登的《老板与职业经理人,并非一道难解的题》,我觉得对中国民营企业很有指导意义。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公司的创始人一方面渴求职业经理人,一方面又对职业经理人不完全放心,这是大多数民营企业的通病。其实中国那句古话说得很好:“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老板与职业经理人之间的核心问题是信任问题。老板要明白职业经理人能够为公司贡献什么,职业经理人也要清楚公司能够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带来什么,竭诚合作一定可以共赢。我们公司由于是多元化的发展思路,目前几乎每个产业都由职业经理…  相似文献   

4.
景素奇 《中外管理》2012,(9):118-120
老板最怕经理人不行动;经理人最怕老板不敢动;元老们最怕老板联手经理人有改动。而青春期企业的命运,就怕三方不联动。本期起,我们一起来思考这个问题。民营企业发展到青春期瓶颈时,常会选择引进职业经理人。可引进后却往往麻烦不断,矛盾重重。其中,老板最怕经理人不行动,经理人最怕老板不敢动,元老们最讨厌有改动。当"动"是青春期企业的必然表现时,企业内部究竟是"乱动"、"逆动",还是"联动",就是关系到青春期企业命运的关键大事。那么,经理人、老板、元老三者之间如何才能联动?如何才能帮助青春期企业实现突破?  相似文献   

5.
调查反映,职业经理人的离职或跳槽,很大程度上是因老板的职业操守而起.职业经理人与老板之间的职业道德博弈俨然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不可回避的话题.  相似文献   

6.
本人担任鑫盛公司的管理咨询顾问已有四年之久。对于该公司“老板与经理人”能携手办好企业的经验感触颇多。其实,鑫盛董事长谢东江并不是天生就会使用经理人的高手,而是通过学习、反思、实践磨练等途径所练就的才能。鑫盛的业务发展直接决定了聘请职业经理人的强烈需求,而“老板”与职业经理人的精诚合作则是谢东江先生主动变革自我的结果。在此之前,他同样是习惯于一竿子插到底的管理风格。职业经理人到位以后,他开始意识到:自己的习惯要及时刹车!否则,经理人就施展不开手脚。然而,改变一个人的习惯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情,为此,他曾将自己…  相似文献   

7.
《中外管理》2005,(12):103-104
随着企业的发展与变革,职业经理人的就职与出局也变得日益频繁。是老板无情无义吗?是自己想入非非吗?面对“在不同阶段.企业必然任用不同类型经理人”的“阶段论”.经理人该如何自我认知、自我定位?老板应该如何在变革中,与经理人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8.
美国42%的企业为家族所控制,欧洲43%的企业是家族企业或家族关联企业,我国90%以上的民营企业是家族企业,可见家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多么重要的位置。但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竞争加剧,我国家族企业正面临生存和发展的“瓶颈”,要么消亡。要么转型。关于目前我国家族企业的发展存亡,业界基本达成共识:家族企业家族管理必然死路一条,家族企业非家族管理才是必由之路,即引进职业经理人,实行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实现管理的专业化、规范化、现代化。可是。目前我国家族企业中老板与职业经理人往往同床异梦,老板侵犯经理人权益和经理人损害老板利益的事件时有发生,双方互信、协作机制难以建立。难道老板与经理人之间注定不能相融?  相似文献   

9.
我们常讲,管理人才都应该具备一定的经济知识,任何一个企业老板或者是职业经理人没有经济知识的话肯定算不上一个合格的老板或职业经理人.但是,是否说管理人才的培养就应该以经济学为主导呢?  相似文献   

10.
企业管理革命一浪接一浪地涌现到我们面前,波光异彩时而令人欣奋时而令人迷离。我们曾认识无数个体户业主、私企老板,以及大大小小的国企经理、厂长,然而我们未必真正认识职业经理人,就好像我们过去长期搞经济,却不清楚经济究意包含了哪些内容、会引伸出什么样的现象一样。列强各国企业发展已经勾画出这样一个轮廓:企业发展需要职业经理人,经济增长离不开职业经理人! 为了让人们进一步了解和认识职业经理人,让社会培养和造就更多职业经理人,本刊将陆续推出介绍职业经理人的起源、作用、发展以及相关素质要求和在演绎过程中的个案事例等文章;同时,也欢迎广大作者和企业中上层领导人踊跃赐稿,各抒己见,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随着温州家装产业的迅速发展,家装企业对职业经理人需求大大增加,原先企业老板凭直觉、拍脑袋的选人方法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式的要求,因此,建立一套全面的、科学的职业经理人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
事必躬亲,亲历亲为是初创企业老板的管理习惯。尤其是—些家族企业,不用外人裙带关系,导致企业难以做强做长。用专业人做专业事,科学授权,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引进职业经理人实为上上策。但是,企业界频繁上演的老板与职业经理人的“黄金措档”最终“劳燕分飞”的悲剧,展示给我们一个真理——信任,是初创企业发展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13.
最近,广东某著名企业走了一大批职业经理人,原因是该企业的销量猛增,但老板承诺的重奖政策却不兑现.老板失信于员工,而不是员工失信于老板.作为员工与老板之间的纽带,职业经理人陷于十分尴尬的境地.如果容忍老板的做法,就会被员工视为"帮凶";如果支持员工的意见,又会被老板骂作"叛徒".他们左右为难,最后只好选择离开.  相似文献   

14.
唐仁 《企业经济》2003,(7):26-28
美国企业管理界大师史考特·派瑞博士曾经说过:“未来市场中的稀缺资源不再是资本,而是优秀的人才。”尤其是优秀的高级管理人才,更是极为稀缺的资源。目前我国职业化的经理人短缺已成为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瓶颈。尽快建设一支真正的职业经理人队伍,已成为我国企业迎接加入WTO的挑战,加快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令人费解的是,近年这种稀缺的资源却出现了一系列与市场经济飞速发展不和谐的现象:要么职业经理人纷纷被老板解聘,要么便是职业经理人纷纷跳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一、职业经理人跳槽现象分析近来,国内某些行业…  相似文献   

15.
市场日渐规范化,竞争日益白热化,不少的企业老板开始起用职业经理人,但现实中,职业经理人的使用普遍不太理想。  相似文献   

16.
很多中国公司都面对如下困惑:职业经理人到底是什么?是保姆?管家?还是公司的内部老板?创始人怀疑职业经理人的深层次责任感,认为“子卖爷田不心疼”。创始人认为:职业经理人向来纸上谈兵,职业经理人认为:创始人向来草莽一世。要辨别这些问题的是非曲直,必须探讨企业存在是否具有独立性。  相似文献   

17.
<正>常有一些中小型民营企业的老板感慨"随着企业业务量的增长,团队越来越膨胀,需要应付的差使越来越多,因此越来越感到精力不济,力不从心"。而且"随着竞争的加剧,越来越意识到需要有专业化的选手来操盘,才能保证业务的持续增长和公司的良性发展"。但是,令大多数民企老板感到最头痛的,不是选择职业经理人的问题,而是聘用了职业经理人并授权后的信任问题!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家族企业中老板与职业经理人往往同床异梦,老板侵犯职业经理人权益和经理人损害老板利益的事件常有发生。双方互信、协作机制难以建立,难道老板与经理人之间注定要反目成仇,不能成为生死与共的“战友”?!  相似文献   

19.
职业经理人和老板的外表可能是一样的,但内心可能是两个物种:一个是植物,一个是动物;一个是吃草的,一个是吃肉的。有个故事讲职业经理人和老板的区别。一天,职业经理人跟随老板赶路,路过井阳冈时,在当年武松喝酒的酒店里吃饭,店家同样告诉他们前面有老虎,建议他们停留几日,结伴而行以减少风险。但如果他们停  相似文献   

20.
<正> 随着国内市场化的推进和应对激烈竞争的挑战,社会对职业经理人的需求不断攀升,职业经理人短缺已经成为提高我国企业竞争力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瓶颈。然而,近年来,国内职业经理人的坎坷生涯告诉我们,催生大批职业经理人的“春天”还没有来到。本文对这种现象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促进中国经理职业化进程进行了探讨。 职业经理人恩怨难理清 自从职业经理人阶层初步形成以来,职业经理人与老板的分分合合、恩恩怨怨就一直纠缠不清。创维的“陆黄之争”,赵强出走名人,华帝的最大功臣姚吉庆出局华帝创立威莱,王志东被新浪“礼送出境”,吴仕宏黯然离开TCL,一直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