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小额信贷是目前世界范围内的一种重要扶贫形式,在孟加拉国以及其他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初起,也在许多贫困的农村地区开展小额信贷扶贫项目,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特别是近年来出现了农户贷款需求萎缩的现象,引起了人们的思考。文章通过建立模型,指出我国农户面临的高昂的农产品流通成本会使得农户不愿意通过在小额贷款项目下进行家庭农业经营获取收入,而更愿意通过劳动力转移来获得收入;因此高农产品流通成本也许是目前我国农村小额信贷需求萎缩的重要原因之一。政府和小额信贷机构应该积极采取措施,帮助农户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促进小额信贷扶贫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1.非农产业替代对农户农业投资的影响。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拥有资源配置权的我国农业微观经营主体的农户有了更多的资源运用的渠道,因此在考察农户农业投资行为时,非农产业对农业的资源替代是我们必须予以考虑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非农产业的比较收益优势对于农户农业资金具有很强的吸引能力。从分析可以得出两点结论,即一方面第一产业经营收入仍是农户收入的主渠道,保持对农业的持续、稳定投入符合农户确保自身未来收入状况不至于出现剧烈波动的理性选择;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注意到,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第一…  相似文献   

3.
沈亚军 《发展研究》2007,(10):41-43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出现了15万多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下面简称合作社)参加合作社已有2000多万个农户.这些合作社虽处初级阶段,但它向农民提供信息、技术、销售、供应、加工等方面的服务,为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4.
在历史大背景和古巴政府发起的现代改革的前提下,古巴意识到替代传统农业模式的必要。20世纪90年代,古巴有机农业协会的形成小组(ACAO)在推动古巴有机农业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众多研究中心多年的研究成果与农民积累的大量经验也为有机农业的发展奠定基础。古巴在有机肥料、土壤保持、作物与畜禽管理等方面均取得重要成果,它推行的全国都市农业计划、小型水稻生产普及等成功经验,使古巴的有机农业转变堪称典范。如今的古巴已完成替代依赖于投入的农业模式的目标,在未来要面临的挑战是要建立更加复杂的生态农业体系。  相似文献   

5.
自1997年以来,我国粮价连续几年走低,与此同时农民收入增长速度也持续下降,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199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之比为2.47:1,而2003年则为3.24:1。2003年我国粮食产量跌破4.5亿吨,跌回到20世纪90年代的最低点。是什么原因导致上述现象呢?为了探究其原因,本文对我国农业与非农产业之间竞争的公平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二元经济结构是近现代中国的主要国情之一,这一说法被学界广泛认可,但鲜有量化分析辅以验证。论文基于对我国20世纪30年代估测数据的整理与校准,有机结合收入与劳动生产率的相关指标,在1933年与1931—1936年短时序数据上进行了统计分析,希冀能够加深理解二元部门间的利益分配问题。结果表明,30年代上半叶二元经济特性明显,部门间工资差距甚大,且农业与非农业两部门的收入差距大于其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农民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处于弱势地位。此外,现代部门吸收剩余劳动力不足,呈现出不成熟、非独立的发展形态。由此,20世纪30年代二元经济形态主要表现为城乡收入不平衡与现代产业发展不充分两个方面,且两者辩证统一,共同影响着近代中国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7.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农产品供给总量基本平衡,而且许多农产品供给出现相对过剩,这使得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处于缓慢状态,尤其是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地区农村居民收入绝对额甚至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8.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农产品供给总量基本平衡,而且许多农产品供给出现相对过剩,这使得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处于缓慢状态,尤其是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地区农村居民收入绝对额甚至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9.
增加农村公共产品提供可以用来缩小农户间收入差距吗?通过构建简要两期生产模型,揭示农村公共产品不同成本分担模式对农户收入差距影响机理,并采用陕西5个县20个村400户农户调研数据验证了公共产品提供对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发现:仅有通过对农村居民征收收入税的方式来提供消费性公共产品,才会缩小收入差距;通过政府拨款方式或通过农户一事一议集资提供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都会拉大收入差距;而通过合作社集资方式提供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对农户收入差距的最终影响须视具体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10.
对外贸易、地方保护和中国的产业布局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黄玖立  李坤望 《经济学》2006,5(3):733-760
本文研究发现,20世纪80年代由于新旧工业基地的轮替,地区专业化和分布的不平衡性稍有退化;而90年代地区专业化则显著加深,分布的不平衡性和集中程度明显加速。对外贸易中的地理优势显著地影响中国的产业布局,但地方保护的影响在90年代仅限于内地。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在中国产业分布中的解释力是显然的,而新经济地理学的部分预测也在本文的实证中得到支持。  相似文献   

11.
古巴作为经济发展缓慢的国家,其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水平却位居世界前列。古巴社会保障制度经历了初步建立、快速发展和新改革三个阶段。经过三个阶段的发展,古巴已经建立了国家主导、保障充分、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保障制度。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但相对于其他国家仍然比较落后,为此,我们应该学习和借鉴古巴发展社会保障制度的经验,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为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2.
Structural Change in Rural Croatia—Is Early Retirement An Op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tructural change in agriculture, although often connected with social hardship of uncompetitive small-scale farms and a loss of tradition, is inevitable. It is the basis for successful rural development. We discuss whether early retirement schemes (ERS) are a good value for public money in terms of the necessary adaptations of the farming sector in the cours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f they are an option for the EU candidate country Croatia. In Croatia, the small scale farm structure leads to widely uncompetitive farms. A study on farmers’ socioeconomic situation as well as actual and expected reactions to policy support is based on results of a household survey. The sample includes farm households from two Croatian regions: The peri-urban Zagreb county and the typically rural region of Bjelovar-Bilogora. Despite unfavourable economic conditions and insufficient farm incomes, rural people are often reluctant to give up farming. We present results on the age structure, income and production structure of farms and farmers’ likely reactions on ERS. We discuss incentives which push farmers to leave the farming sector and ask in which direction farm families plan their future. We conclude with a synthesis of the theoretical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early retirement schemes and link them with possible outcomes in the Croatian case.  相似文献   

13.
提高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目前,江西省农民收入现状表现为收入水平增长速度加快,但与其他区域相比仍然有一些差距;收入结构中外出打工所占比例较高,省内各区域农民收入不均衡。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农业结构不合理与农产品附加值低,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发展滞后,农民素质仍然不高和农村金融体制的制约,因此应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等方面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14.
通过揭示历史逻辑起点的政治经济学含义,本文考察了历史逻辑起点对中国制度变迁与社会转型的实质性影响。本文认为,执政党的政治动员能力、社队企业、相对扁平的收入分配状况以及20世纪60年代末的开放与引进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始自1979年的改革启动成本从而使中国的社会转型呈现出与苏东国家不同的特质。  相似文献   

15.
兼业背景下贫困地区农户资源配置的特征与效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户行为具有多重目标。在基本需要得到满足的情况下,追求收入最大化成为农户经营的主要目标。对贫困地区农户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由于不能够从小规模的农业生产中获取足够多的收入来改善自身的生活条件,贫困地区农户从事非农生产活动的现象非常普遍,非农活动进而影响了农户在农业生产领域中的资源配置。随着非农就业机会的增多和非农收入比例的提高,样本农户专业化生产没有得到发展,农业生产投入的积极性并没有随之提高,农产品商品率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因此,在目前资源和制度条件下,非农化过程很难有效提升贫困地区农业部门的效率。  相似文献   

16.
在农村市场化进程中农村的公共管理服务发生了深刻变化。基于2011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调查数据构建计量经济模型,通过控制实验方法解决模型中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验证了政府经济发展服务、社会管理服务影响农户收入的机制。分析结果表明:以乡镇企业、村办企业数量衡量的政府经济管理服务显著影响农户收入,企业数量越多的村庄农户收入也越高;以村基层组织干部素质衡量的政府社会管理服务也是影响农户收入的重要因素;与经济管理服务相比,政府社会管理服务能力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力较弱。政府应当通过公共服务购买改革等方式提高农村社会管理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市场在农村经济领域中的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收入水平有了大幅提高。为探讨我国金融支农水平和农民增收之间的关系,本文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构建了农民收入影响因素的基本模型,运用我国1980-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我国金融支农水平与农民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金融支农水平与农民收入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且前者是后者的双向格兰杰原因。并且从短期来看,金融支农水平的变化会引起农民收入的下降,而长期来看,则会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且金融支农水平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基本稳定在13%左右。因此,为切实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需要继续强化我国的金融支农水平。既需要提高我国的总体金融支农规模,增加农村金融的普适性和可获得性。同时也要优化金融支农结构,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切实提高农村经济实力。  相似文献   

18.
契约农业是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的有效途径,也是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导形式。本文构建契约农业影响养殖户收入的理论分析框架,利用610份肉牛养殖户的微观调查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实证检验了契约农业对养殖户收入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参加契约农业能显著提升养殖户收入水平,销售合同和生产管理合同均能显著增加养殖户收入,其中生产管理合同的影响程度更大。组群差异分析发现,契约农业对养殖年限、养殖规模和养殖培训等不同组群养殖户收入具有异质性影响。养殖成本和养殖技术在契约农业与养殖户收入之间起到显著的中介作用,即契约农业通过规模效应和技术效应促进养殖户增收。养殖接力在契约农业对养殖户收入提升的过程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政府应积极创造有利条件鼓励和引导契约农业的发展;根据养殖户资源禀赋特征,完善公司与养殖户利益分配机制;通过“干中学”效应,推进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在契约农业中着力推广“母畜分户饲养、仔畜集中育肥”的接力式养殖经营方式,以推动畜牧产业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二元经济结构演变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具有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为了使中国经济在整体上稳步前进,就要通过农村制度建设与创新、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城市化、工业化与现代化协调发展等途径来实现农村的全面进步和中国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的彻底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