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只有正确认识和把握好宏观调控的含义和目标,才能正确对待当前的宏观调控,才能避免对宏观经济调控无谓的争议。经过2003年年底特别是2004年以来的宏观调控,当前我国经济经济总量关系趋稳,局部失衡和供求矛盾有所缓和,经济增长逐渐回落到合理区间。  相似文献   

2.
2005年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巩固宏观调控成果、保持经济社会良好发展态势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实现“十五”计划目标、衔接“十一五”发展的重要一年。2004年被称为“宏观调控年”,2005年则是名副其实的“改革年”,各项改革措施将会按部就班地坚定地推进实施开来。  相似文献   

3.
本项研究将1991~1999年划分为一个经济周期,但从宏观调控特点看,1998年以后的扩大内需,与1991~1997年间经济“软着陆”,具有明显区别。为此,特别将1991~1997年独立出来进行分析。这一时期,我国经济体制转轨的剧烈变动已经结束,国民经济基本进入了由市场调节的较快发展。这一时期的宏观调控主要是消除经济过热和治理通货膨胀,实现经济“软着陆”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2004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及时作出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科学决策,全国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的各项政策措施,宏观调控取得明显成效。在充分肯定当前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这些成效还是阶段性的,还必须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5.
2007年经济增长的几个重要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2007年我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水平、资源环境约束下的适度增长水平、稳定投资的重点、稳定房价的重点、国际收支不平衡条件下宏观调控的重点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我国适度经济增长率为10%;从稳定增长看,宏观调控的重点是稳定投资,特别是政府参与的投资增长;房地产市场面临需求过大的压力,调控重点是稳定需求;资金流动性过剩问题短期难以解决,在此背景下,稳定证券市场也是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山东建设》2005,(6):30-31
“解决我国经济出现的问题就如同给人治病,要先退烧,再找病根儿,才能治愈。去年我们做的就是给经济退烧,今年则要找到病源来治病。”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善同通过一个生动的比喻指出,2005年将是本轮宏观调控的关键性一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卓元也表示了类似的观点,他说:“2005年是深化改革年”,而“宏观调控与深化改革并不矛盾。”  相似文献   

7.
进入2006年以后,经济增长水平较高,而且有加速迹象;国内需求旺盛,投资增速加快,消费更加活跃;外贸顺差持续扩大,外部净需求增加。经过一季度以来的宏观调控,经济增长加速的势头得到抑制,投资增速有所回落。综合看,经济运行表现为高位趋稳。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济信息》2004,(17):37-37
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日前在经济论坛上回答珠海市市委书记方旋的“目前宏观调控要持续多久”提问时回答说,这次宏观调控时间为两年,从目前的宏观调控效果看,预计到明年年底将结束。  相似文献   

9.
龚艳 《沪港经济》2010,(4):66-66
这两年,房地产行业随着政策的波动也有一定的起伏,你们的情况怎样? 陆向军:我们的企业总体来说处于一种蓬勃发展的状态,尤其是2009年以来,房子卖得很好。今年,国家对房产进行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10.
2006年是中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是在新世纪战略机遇期进入上升期以来,国民经济遭遇第一个景气波动并进行新一轮宏观调控。同时,又面临着石油价格不稳、贸易摩擦加剧等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对宏观调控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使这一年的政策选择显得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11.
《山东建设》2005,(8):20-21
2004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这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成果,这是实施宏观调控的业绩。2005年,尽管经济社会发展有着诸多的有利条件,但是问题和矛盾仍然不容忽视。总括来看,有十大挑战考验着中国。新华社特别邀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部长卢中原以及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陆建华对这些挑战进行专家点评。  相似文献   

12.
《山东建设》2005,(5):54-54
2004年,我国水泥工业的发展呈现出健康发展的态势,没有出现大起大落。水泥产量、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固定投资等等都实现了持续增长,但同时,又都表现为增速逐月下降。这一方面是宏观调控直接作用的体现,也是宏观调控“压”其他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间接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虽然重化之路暂时被宏观调控放缓,但活跃的浙江民企采取了多元化的投资渠道,在2004年仍是大有斩获。继杭州湾跨海大桥之后,公共事业、电力、金融保险、矿业、交通、环卫、医疗等“垄断禁地”尽皆被突破。  相似文献   

14.
1995年金融运行基本平稳,各项存款稳定增长,货币回笼按计划实现,央行基础货币增势明显回落.国家银行贷款投放进度控制较好。1996年是“九五”计划实行的第一年,金融政策的指导思想和工作重点,仍要把治理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继续执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从严控制货币和信贷总量,进一步加大信贷结构调整的力度,努力确保国家重点资金需要;坚持间接融资为主,适当发展直接融资,积极稳妥地发展债券、股票融资。  相似文献   

15.
【香港《信报》2005年5月25日】去年是中国的宏观经济调控年,中国政府出台包括加息在内的多项政策,为过热的经济特别是房地产降温,使中国股市大伤元气。今年第一季度的宏观数据公布后,又有很多经济分析师认为,中国经济仍然过热,须用加息等宏观调控政策加以遏制。中国经济真的过热吗?  相似文献   

16.
2004年积极财政政策从反经济周期转向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货币政策将担纲主力宏观调控政策,央行将采取微调办法合理调控货币供应量的增幅,保持信贷总量的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7.
《宁波经济》2010,(3):36-38
笔者曾指出,宏观调控从2009年年末已开始“打左灯、向右拐”,即在扩张的旗帜下实际转向收缩。对于房地产行业来说,如果说2009年的关键词是“增长与复苏”,那么2010年已明显转向“改革与维稳”。其中,物业税的出台是一大热点。近日,由于“国十一条”中提出要严格执行住房差别化税收政策,并加快研究完善住房税收政策,  相似文献   

18.
为促进粮食生产和稳定市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2004年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加强和改善粮食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其主要特点:一是政策措施出台及时,针对性强;二是政策措施力度大,涉及面广;三是多管齐下,以经济手段为主。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还将面临粮食安全问题的严峻挑战。因此,建立和完善粮食宏观调控体系至关重要。完善粮食宏观调控体系,应遵循“明确目标,完善手段,适时适度,综合效应”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9.
2005年上半年,在国家不断加强与改善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我国投资总量正在步入合理的增长区间,投资结构的调整也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但由于存在片面追求短期利益的行为,使得完成稳定总量与调整结构的任务仍然相当繁重。今后应当继续坚持“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方针,解决比较突出的新矛盾与新问题,为巩固宏观调控以来的新局面而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20.
1998~2000年,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发生重要转变的时期。从经济周期的阶段划分看,这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这段时间延续了1997年的经济回落态势,在3年的时间内,经济增长率始终在8%左右波动,既没有持续回落,也没有持续回升。可以说这是两个周期过程的一个过渡时期,也是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罕见的由萧条到回升的较长时间调整。这一时期的宏观调控以扩大内需为主。为此,将其独立出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