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经贸》2011,(15):25-28
在经济全球化中,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包括技术创新力、资源控制力、品牌影响力。中国企业要参与国际竞争寻找新的市场,实现企业更高层次发展,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迈进,成功的要素之一是创建全球陆知名品牌。  相似文献   

2.
“引进来”与“走出去”都是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途径。“引进来”虽然给我国带来经济发展的很多条件,但主动权不在我们手里,“走出去”不仅在国外获得资金、技术、市场、原材料等资源,而且主动权掌握在我们手里。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无论从增加我国经济发展动力和后劲,拓展市场空间,获取国际资源;还是从突破贸易保护壁垒,培育中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跨国公司等方面来看,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3.
钟燕 《辽宁经济》2005,(3):27-28
当今经济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各国,中国入世之后,市场进一步与国际市场接轨,出现了“国际市场国内化、国内市场国际化”的格局。中国企业必须要有国际化的视野,“走出去”进行国际化经营是中国企业应对跨国公司的挑战和谋求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和战略取向。经过20年的努力,中国企业迅速发展壮大起来,在一些领域能够与洋品牌相比拼,其中海尔和TCL的国际化经营有诸多可圈可点之处。  相似文献   

4.
马坚航 《珠江经济》2003,(12):20-23
灿烂绚丽的国际市场强烈吸引着中国企业的眼球,竞争激烈的国内市场驱动着中国企业走出去。海尔的“先难后易”攻势,TCL的“先易后难”谋略,华为的“配交钥匙”战术,无一不在向世人展示着中国企业拓展海外市场的骁勇与胆识。天降大任而劳其筋骨,历史赋予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厚重时代使命,同时也让中国企业品尝到了踏进国际市场的彻心之痛。  相似文献   

5.
《特区展望》2002,(11):19-19
外经贸部部长石广生日前在第六届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国际投资论坛”上发言时指出,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提高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也是深化我国与世界各国经济合作的重要途径。他认为,当前,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时机和条件已基本成熟。石广生说,加入世贸组织后,随着中国市场的逐步开放,世贸组织其他成员也会对中国进一步开放市场,提供贸易投资便利,这将为促进中国企业“走出去”开展跨国经营提供有利条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中国已开始具备对外投资的能力。目前中国的经…  相似文献   

6.
《广东大经贸》2008,(3):69-69
当前,我国经济正日益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中国企业采取多种形式利用国际资本市场进行融资;中国企业到境外投资合作的规模也逐年扩大。这就需要中国的注册会计师加快进入国际会计市场,为“走出去”企业提供更高水平和更为便利的专业服务。  相似文献   

7.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首钢研究与开发公司、南京大学国际商学院和上海国际经济贸易研究所联合举办的“世界经济与中国企业国际化”研讨会于5月17日-20日在江苏省江阴市璜塘镇召开。这次会议是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迅猛发展,我国改革开放日益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寻求接轨的形势下召开的。本次研讨会旨在研究国内市场如何与国际市场接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开展跨国经营的经验及教训。  相似文献   

8.
中国在“十五”期间启动并实施了“走出去”战略,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主动参与各种形式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五年过去了,中国企业对海外投资和跨国经营成绩斐然。目前中国的对外投资、承包工程、劳务合作等对外经济合作业务已遍及全世界近200个国家和地区,基本形成了“亚洲为主,发展非洲,拓展欧美、拉美和南太”的多元化市场格局。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内市场融入国际市场经济全球化的新型格局,中国企业和外商在本土或海外市场竞争,遵循的是国际社会的准则和惯例。而我们浙商现在应该是适应市场变幻的‘万向节’,是应对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变形金刚’,是国际竞争立于不败之地的无适度战士”。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长郑宇民的铮铮之言在第五届浙江一中国民营企业峰会主题报告会与参会代表中产生了强烈共鸣。  相似文献   

10.
《北方经济》2007,(12):39-39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近日在“2007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上表示,应该放慢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节奏。中国企业在利用全球资本市场时要注意对投资者的选择,要考虑能够为企业的品牌、资源整合、技术专利等进一步打入国际市场带来好处。同时,要考虑在不同市场的上市成本、上市效率和时间。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步伐的加快和竞争能力的加强,国外反倾销案件日渐增多,应对反倾销已极为重要。中国企业应强化应对反倾销的意识,规范自己的经济行为,完善企业的管理机制,不断了解和掌握国际市场信息和游戏规则,以扫除障碍,取得应对反倾销的胜利,提高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2.
齐宣 《中国经贸》2010,(19):63-63
“走出去”战略是我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政策性金融机构,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简称“中国信保”)一直致力于我国出口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打造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深化与各国的互利合作。  相似文献   

13.
为落实国家鼓励企业“走出去”战略,促进和帮助我国企业开展对外投资、合作与国际化经营,商务部和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于2012年4月18~19日在北京共同主办“第六届中国企业跨国投资研讨会”。会议主题为“促进绿色投资,发展可持续经济”。本届研讨会有助于与会企业代表全面、深入了解跨国投资的相关信息,研究跨国投资的经验,借助支持企业“走出去”的配套政策和服务手段,规避投资风险,进一步提高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市场经济是政府主导的经济,催生本国跨国公司,是政府的一个重要的经济社会责任。对于一个国内市场广阔的大国经济来说,率先走向国际市场的必然是大企业,而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是我国尚未完成好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国信患、产业“走出去”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通信设备制造企业在全球市场已经占有一席之地,电信运营企业“走出去”逐渐加速。在政府支持的同时,企业市场主体地位不断增强,但是仍然存在问题和不足。[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一、新形势下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客观必然性 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使人们日益深刻地领悟到,一个国家整体经济实力在国际市场上的强弱,主要由其企业的竞争力决定,并最终通过市场占有份额得以体现。竞争力强的企业,可以在激烈的市场角逐中叱咤风云,进而不断地拓展市场;而竞争力弱的企业,只能是屡战屡败,最终被弱肉强食。随着入世的成功,中国经济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大潮之中,我国企业将面临更加激烈复杂的国际竞争环境,面对“与狼共舞”的国际竞技场,我国企业要想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16.
张君 《中国经贸》2008,(6):90-91
改革开放以来,大批境外企业潮水般地涌入到中国市场。同时,也有相当一批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1999年,国家提出了“走出去”战略,“十一五”规划中,国家把“走出去”战略作为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一个与中国改革开放基本同龄的企业——河南国际合作集团有限公司通过自己的努力经营,已成功地在国际市场上站住了脚。他们的成功秘笈是,“蝇头小利我们不争,窝里斗的事我们不干,有损国家尊严和企业形象的事我们不做,我们靠质量树形象,靠形象树品牌,靠良好的品牌驰骋于国际工程承包市场。”  相似文献   

17.
沈瑶  李雅源 《浙江经济》2003,(19):60-61
中国在国际反倾销案件中,一直没有获得完全的“市场经济”地位。国际上对“非市场经济”国家的反倾销申诉案件的调查处理,都采用“替代国”办法。从以往经验看,申诉同所采信的替代国的经济发展水平通常比我国高,成本或价格水平也比我国高,很容易作出中国企业倾销或倾销幅度被人为夸大的裁决,导致中国企业失去出口市场。  相似文献   

18.
试水碳交易     
蓝庆新 《新财经》2010,(3):100-101
中国作为“高碳排放”国家如果不能在国内建立起完善的碳排放交易机制,通过市场手段促进企业实现节能减排,未来可能会在国际经济发展格局中处于被动地位  相似文献   

19.
陈继伟 《辽宁经济》2005,(11):19-19
经济全球化趋势只留给我国企业两条路:要么跨国公司走进来战胜我们,要么我们走出去迎战跨国公司。所以中国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已经刻不容缓。在诺基亚、索尼、西门子等跨国巨头加强对中国市场攻势的同时,联想、TCL、华为、中兴、用友、金蝶等中国企业也大举进军国际市场,开始在国际市场上与国际巨头正面交锋,国际化正在成为中国企业一个新的竞争重点。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入世、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使得中国很多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其中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因正处在国家实施“十五”规划的关键阶段而商机无限。巨大的潜在市场使得许多名的国外企业纷纷瞄准中国市场,或在中国设独资或合资公司,或将产品直接输入中国市场,真可谓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可以预见,竞争将会更加激烈。作为国内行业领先企业的广西柳工集团有限公司,在这种巨大商机和激烈竞争并存的环境下,如何应对?记前往采访发现,柳工正将自己竞争的视野放大到国际体系之中,他们勇敢宣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