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9 毫秒
1.
一、环境对西部大开发的影响 根据专家对西部地区工业污染状况的研究,从工业“三废”排放的总量看,西部地区远远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发达地区1996年工业废水排放量平均97706.6万吨,中部地区平均71474.3万吨;西部地区平均38350万吨,只有全国平均的一半左右。发达地区年工业废气排放总量平均5011.8亿立方米,中部地区平均4015.3亿立方米;西部地区平均2170.8亿立方米,是全国平均总量的58.6%是发达地区的43.3%。就人均“三废”排放水平而言,仍表现出与总量相似的特点,西部地区既…  相似文献   

2.
企业项目投资现金流量测算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任伟  石丽萍 《经济问题》2005,(10):73-74
一、引言 我国企业固定资产项目投资近年来呈现出日益上升的趋势,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2004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70073亿元,比上年增长25.8%,增速比上年回落1.9个百分点。其中,城镇投资增长27.6%,农村投资增长17.4%。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投资为40242亿元,比上年增长24.8%;中部地区投资为15126亿元,比上年增长30.2%;西部地区投资为13749亿元,比上年增长26.6%。  相似文献   

3.
李飞 《经济论坛》2005,(20):13-16
中部六省(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地处我国内陆腹地,总面积19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面积的20%;人口3.61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8.1%,一直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和农产品生产基地。然而,改革开放以来,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不仅日益同东部地区拉大差距,而且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举措的实施,其增长速度也日益落在西部和东北三省的后面。为此,中央审时度势,在200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中部崛起”战略。这一战略举措的提出,对于整个国家的稳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必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纺织业西进     
3月11日,《2007年我国纺织固定资产投资分析报告》出台。《报告》显示:2007年,我国的纺织业,东部地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98.67亿元,同比增长16.33%;中部地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87.26亿元,增长53.76%;西部地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9.52亿元,增长32.95%。2007年全年,中部和西部地区的纺织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分别高出东部地区37.43和16.6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5.
没有农村的快速发展,中部地区就不能实现真正的崛起。中部农村在多个方面均存在“塌陷”.且塌陷的空间分异显著。实施因地制宜的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农业和农村人口的转移速度以及加大农村的科技和教育投入是促进中部地区农村振兴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把旅游业培育成西部地区的支柱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西部包括陕西、新疆、四川、云南、西藏等10个省、市和自治区,国土面积多达53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56%,人口约2.87亿,占全国人口的23%。西部旅游业的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也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但前景广阔。在西部大开发中,我们认为,应大力发展旅游业,并将其培育成西部地区的支柱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7.
重视民营企业在西部开发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东、西部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目前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现实问题,为缩小地区差异,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党和国家正式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笔者认为充分调动民间资本,让民营企业扮演经济发展中的主角,有利于西部大开发的顺利进行。一、民营企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目前,我国针对民营企业的投资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日益上升,已成为我国一个极其重要的投资主体。1999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9854.71亿元,其中东部17909.02亿元,占60%;中部7451.36亿元,占25%;西部4494.33亿元,占1…  相似文献   

8.
基于2005-201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使用固定效应、随机效应和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通过区分一般人口集聚和人才集聚两个指标,研究了人口集聚对区域技术创新的影响,并分析了不同区域之间两者关系的异同。研究结果表明:一般人口集聚和区域技术创新之间呈“正U型关系”,同时人才集聚显著促进了区域技术创新。在不同区域层面,一般人口集聚在东部和西部地区均存在“正U型”关系,且对于西部地区技术创新的作用比东部地区更大,但在中部地区,两者关系并未呈现“U型”关系,而是呈持续负向影响。此外,相比东部地区,人才集聚对于中部和西部地区技术创新的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9.
基于2005-201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使用固定效应、随机效应和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通过区分一般人口集聚和人才集聚两个指标,研究了人口集聚对区域技术创新的影响,并分析了不同区域之间两者关系的异同。研究结果表明:一般人口集聚和区域技术创新之间呈“正U型关系”,同时人才集聚显著促进了区域技术创新。在不同区域层面,一般人口集聚在东部和西部地区均存在“正U型”关系,且对于西部地区技术创新的作用比东部地区更大,但在中部地区,两者关系并未呈现“U型”关系,而是呈持续负向影响。此外,相比东部地区,人才集聚对于中部和西部地区技术创新的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10.
一、财政税收政策在西部大开发中的重大作用 中国西部地区包括宁夏、内蒙、青海、甘肃、新疆等12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总面积达68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71.4%,截止2001年底,西部人口3.64亿,占全国的31%,而国内生产总值却仅有18245亿元,占全国的17.1%。该地区地理位置重要,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大,西部地区在我国社会经济中出现的面积、人口与其经济地位严重不相称的尴尬局面!其中有历史、自然、社会等原因,但在新中国成立到党中央1999年6月提出开发西部的近5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20年中,国家财政转移和税收优惠政策对西部支持力度与其它地区相比显得十分苍白,已经严重限制、束缚该地区加快全面建设小康和谐社会的步伐。  相似文献   

11.
肥西地处安徽腹地、巢湖之滨,总面积1970平方公里,人口90万,辖4乡10镇2个园区,340个村(居)。近年来,在省市委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省创第一、中部进十强、全国争百强”奋斗目标,大力实施“工业强县、特色富民”战略,实现年地区生产总值153.7亿元,财政收入15.8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8.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600元。连续四年进入全国中部百强县,连续五年跻身全省经济十强县,县域经济充满蓬勃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12.
“局部改善,整体恶化”是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状况的真实概括。为了治理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党中央于1999年6月确定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将能源开发同生态环境治理相并举。6年来,中央财政性建设资金投向西部地区4600亿元.转移支付和专项补助5000多亿元。国家计划在10年间退耕还林2.2亿亩,投资3600亿元。由于生态环境建设的绩效是一个漫长的量变累积过程,通过确定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状况四大特征,建立“常态、一般、差”三级评价指标体系,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绩效做出客观评价,有利于坚定人们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信心。  相似文献   

13.
“十五”时期,是青海省发展历程中的最好时期,这五年,时逢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我们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全省各族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全力推进“消除贫困、富民强省”和“深化改革、创新体制”两大历史任务,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2005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43.2亿元,年均增长12.0%,人均10043元。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17亿元,年均增长20.9%。全省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3.3亿元,年均增长19.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58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165元,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分别增长8.4%和5.5%。五年城镇新增就业15.2万人,减少农村牧区贫困人口77万人。“十五”时期是全省经济快速增长、实力显著增强的五年,是发展质量最好、城乡面貌改善最明显、人民安居乐业、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  相似文献   

14.
“局部改善,整体恶化”是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状况的真实概括。为了治理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党中央于1999年6月确定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将能源开发同生态环境治理并举。6年来,中央财政性建设资金投向西部地区4600亿元,转移支付和专项补助5000多亿元。国家计划在10年间退耕还林2.2亿亩,投资3600亿元。由于生态环境建设的绩效是一个漫长的量变累积过程,通过确定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状况四大特征,建立“常态、一般、差”三级评价指标体系,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绩效做出客观评价,有利于坚定人们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信心。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中国住房泡沫特征出发,构建“泡沫避难所”假说的理论框架,并在该框架中考虑城市二元公共住房保障政策产生的影响.为检验该假说,本文利用动态面板模型对中国35个大中城市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1)中部城市具有“泡沫避难所”效应,即住房泡沫的增加使东部地区城市人口、人力资本、外来劳动力不断向中部地区集中;(2)在二元公共住房保障政策背景下,住房泡沫的增加造成东部地区城市人口规模的减少与人力资本流失的减缓,中、西部地区城市人口规模、人力资本与外来劳动力的增加.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阎华荣 《经济论坛》2005,(4):84-85,93
我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62.1%,明显高于43.1%的世界平均水平。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移,是我国现代化必由之路。据国内有关专家预测,由于我国尚未突破城乡分割的二元就业结构,到2020年.农村剩余劳动力将由现在的1.5亿人增加到2.5亿人。所以,要解决“三农”问题,就必须将滞留在农村土地上的大量剩余农业劳动力合理有序的转移出来,促进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西部地区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四川、重庆、云南、贵州、西藏、广西、内蒙古等12个省、市、自治区和湖南省湘西、湖北省恩施两个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幅员约 685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国上面积的71%;目前有人口约365亿,占全国人口的29%。 西部地区疆域辽阔,人口稀少,是我国经济欠发达、需要加强开发的地区。全国尚未实现温饱的贫困人口大部分分布于该地区,它也是我国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 西部地区的自然资源特别丰富。水能蕴藏总量占全国的 82.5%,已开发水能资源占全国的 77%,但开发利用尚不足1…  相似文献   

18.
200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外经贸实现了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和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的全面、快速增长。据海关统计,2007年自治区外贸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100亿美元,达137.2亿美元,与2006年相比增长50.7%,比全国平均增幅高出27.2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15亿美元,增长61.1%;进口22.1亿美元,增长12.7%。进出口额列全国第15位,在西部地区排名第2位。自治区进出口额从10亿增至50亿美元用了10年,从50亿至100亿美元只用了3年。“十一五”前两年进出口平均增速达到31.4%,超额完成了自治区确定的调控目标。  相似文献   

19.
西部地区市场潜力巨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信 《开放时代》2001,(2):16-17
西部大开发,已成为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全面发展与进步的重大战略之一。我国是一个市场容量和潜力十分巨大的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在广大的西部地区,潜在的市场需求正等待人们去开拓。 经济发展潜力大 西部地区包括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占全国陆地面积的56.8%;人口约2.85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3%;国家重点扶贫县占全国总数的50%以上。这些数据说明,从根本上解决这一区域经济和人口的发展问题,对于我国现代化的全局具有重要的意义,开发西部具有中长期效应,必将有力地拉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由于历史传统、…  相似文献   

20.
城市化的过程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的过程,即人口的城市化,而人口从乡村向城市的流动则构成了城市化的主要来源。本文运用各地区人口流动2002~2009年的面板数据,通过对城市化水平模型的估计,发现经济发展仍然是城市化水平提高的最重要决定因素,而人口数量对东、中部地区产生了规模不经济,对西部地区具有规模经济效应,并且跨地区的人口流动加速了东部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城市化进程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