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平衡决定了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差异化,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三次产业结构演变趋势各不相同,即使是在各大区域的内部,不同省(市、自治区)之间的演变也有显著差异。总体上看,东部地区已经实现了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其他地区仍处演变进程的不同阶段。从行政区划看,京沪琼藏粤黔黑七省(市、自治区)已经实现了服务业对第二产业的超越,其他省(市、自治区)尚处于不同追赶阶段。影响我国不同区域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的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国际金融危机加快了我国部分区域产业结构演变;国家区域功能定位对产业结构演变有重大影响;资源禀赋条件制约了区域产业发展取向;区域产业转移是影响我国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浙江海洋产业结构从十年前的"一、三、二"模式逐步调整至现今的"三、二、一"模式,海洋产量总值不断扩大,海洋主要产业发展相对稳定。本文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了浙江海洋产业结构的变动对GDP贡献的关联度,得出浙江海洋第二产业对GDP贡献的关联度最大。因此浙江应该择优发展新型临港重化工业、海洋工程装备业等第二产业,同时促进海洋新兴产业从亮点向增长点转变。  相似文献   

3.
4.
陈俞闽 《现代商业》2014,(17):130-13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口数量不断增加,空间、生态环境以及陆域资源所承受的压力倍增。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范围不断扩大,地域广阔、资源丰富的海洋世界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沿海国家或地区为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就对海洋进行开发,发展海洋经济。自20世纪50年代到目前,世界海洋经济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各海洋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了沿海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也紧随其后,发展速度并不亚于其他沿海国家或地区。最近十年来,我国海洋经济一直呈上升趋势,紧跟国民经济的发展步伐。然而,随着全球经济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区域海洋经济整合已成为各领域的重要议题。鉴于此,本文参考了区域海洋经济整合的概念,接着分析了区域海洋经济整合存在的问题,并就此提出了区域海洋经济整合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王艳 《中国市场》2014,(47):62-64
本文选取1997—2013年广西海洋经济总量GDP、第一产业比重FIND、第二产业比重SIND以及第三产业比重TIND作为样本进行分析,通过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及相应的脉冲函数分析了海洋经济与产业结构演进的动态相关性。结果表明海洋经济与内陆产业结构演进形成较好的互动机制,在短期内,广西海洋经济的发展使得第一产业所占比例降低,第二产业所占比例有所提高,对第三产业的影响最初并不明显。随着广西海洋经济的不断发展,从长期来看,第一产业所占比例相对呈下降趋势,第二产业比例产生正效应,广西海洋经济的发展会促进第二产业的发展,对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影响不大。最后结合广西海洋经济发展现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金融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本文以上海为例,分析区域金融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以动态均衡模型分析两者间存在偏差情况下可能出现的发展结果,并针对上海分析结果探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如何从产业结构调整找到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文章采用ArcGIS空间分析方法,对江苏省"十五"期间县域经济的差异及产业结构在五年内的变化进行研究,探索县域经济及产业结构在空间上的差异,从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角度将江苏省县域分为5大类,分析了每一类的产业特点,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产业发展策略,以期对政府决策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增长动力的关键时期。 在这样的情况下,发展最便捷、创新最先进、辐射最广泛、合作最有效率的数字经济,已经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最大推动力。 在与传统产业融合改进的进程中,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转型及经济创新发展具有很大的积极促进作用。 文章从数字经济的简要概述、数字经济下我国产业结构演进的特征以及数字经济推进产业结构优化的策略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数字经济下我国产业结构的演进。  相似文献   

9.
建国后,常州市产业结构的演变路径分为三个阶段:工业体系的构建及工业基础的奠定阶段、工业化道路的积极探索阶段、产业结构的持续调整阶段。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上经历了重点发展纺、轻、电和加工业及机电工业;提高轻纺、装备制造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三个阶段。结合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与产业政策发展趋势,常州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愿景,即重点发展新能源和环保、创意产业,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偏重培养中小企业和民营科技型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加强区域品牌建设,打造"绿色产品制造名城"。  相似文献   

10.
战后韩国产业结构演变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小兰  木艳蓉 《商业研究》2002,(14):125-126
韩国这几十年来经济发展很快 ,有许多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我国要向韩国学习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和比较优势 ,立足我国国情 ,制定合理产业政策和配套政策 ,重视市场机制的作用 ,以实现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  相似文献   

11.
论文在构建海洋高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2006和2010年统计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11个沿海省份的海洋高技术产业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表明,影响我国海洋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是规模产出、政策环境和发展潜力,且各省市发展极不平衡。今后,我国应不断完善海洋高新技术产业政策,逐步建立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大力加强海洋高新技术产业人才队伍建设,从而促进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2.
太阳能光伏产业正在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重点发展的产业。台湾地区利用以往半导体产业与太阳能产业的关联优势,从太阳能电池环节开始向上下游整合。一方面,通过建设新厂、企业相互参股、异地合资建厂等方式,消除硅材料缺乏的瓶颈,提高生产设备自给率。另一方面,通过外销、在大陆合资设立厂等方式,突破台湾本地市场规模限制,获取规模经济。同时,对薄膜太阳能产业进行战略布局,逐步建立健全太阳能产业链,使台湾成为世界第二大太阳能产业产地。台湾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为产业演进研究提供了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13.
产业结构演变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认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具有密切的相关性,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变之间的协调关系即和谐问题对整个国民经济的长足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变之间存在不协调、不合理的地方,就业结构演变明显滞后于产业结构,大量劳动力滞留在农村,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健康顺利发展。因此,必须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就业结构转变的良性循环,在考虑扩大就业与产业发展问题时,注意二者之间的相互依赖性,产业政策调整要充分考虑其对就业结构和就业总量的影响。加快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扩大整个国民经济对劳动力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全面分析了山西省产业总体发展和内部产业结构的状况.有针对性地指出了山西省产业结构发展的差距与不足。  相似文献   

15.
由于外部世界低碳经济的发展背景和内部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现时状况,决定了浙江省在外部和内部合力的作用下势必需要走一条出口产业、出口商品低碳发展的道路,这是一条对传统出口商品结构进行调整、升级、优化的道路,即力求出口商品低碳、高技术、高附加值、提高第三产业产品出口比重的道路。为应对和预防进口贸易国对外国出口商品可实施碳足迹、碳标签、碳关税等新型贸易壁垒措施,浙江省应该借助省内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契机,在保持传统特色产品出口的基础上,采取积极引进和广泛应用节能、清洁、低碳技术,提高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增加环保、绿色服务业产品的出口比重,促进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  相似文献   

16.
基于产业梯度转移理论的我国产业转移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产业梯度转移理论简要回顾的基础上,对照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状况,提出从东部发达地区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当前我国并未产生大规模的产业转移的现象,这既与转出地区政府的产业政策、产业集群产生的效应有关,同时也受到了转入地区政府政策选择的矛盾、产业配套能力低、劳动力素质不高、物流成本高等的负面影响。指出转入区和转出区都做出产业政策和布局的调整,从而促进我国产业转移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二元经济结构刚性对农民工的约束以及伴随我国相关政策调整而出现的农民工回流分析,说明了农民工动态演化,并提出了促进农民工合理、有序流动机制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基于低碳经济的我国产业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包颉  侯建明 《商业研究》2011,(3):139-145
通过分析我国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变化趋势,计算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运用选取产业结构弹性指标对我国的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比重与总体碳排放强度相关性进行估算,结果表明增加第三产业的比重同时减少第二产业比重具有减碳效应。  相似文献   

19.
论产业融合的误区与演化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和分析产业融合理论的相关成果可知,当前国内产业融合研究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误区:过于强调技术革新和放松管制的决定性作用;忽视消费需求升级和产业个性特征的影响;缺乏对产业融合与社会分工关系的合理解释;泛化产业融合作用下的企业战略反应;静态理解产业融合的影响与效应。产业融合是在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前提下,由技术和需求所驱动,经过模块化的分解与整合,使传统纵向产业结构在不断加强横向联系的同时,经历了三个不同发展阶段而形成的具有新产业属性、新业态的复杂性产业网络系统。  相似文献   

20.
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模式,本文界定和分析了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内涵和基本属性,在此基础上重点剖析了处于孕育期、成长期、成熟期等不同发展阶段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演化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