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规划城市公共空间,运用系统的方法,对公共空间的特性和核心价值进行了全面分析,对公共空间系统的内在构成逻辑进行了研究,对公共空间系统的规划组织方法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3.
4.
5.
以99昆明世博会为例,探索了大事件对城市社会空间演化的影响。文章认为,随着经济的改革,世博会植入前昆明市的社会结构已经分化,但由于城市物质空间重构进展缓慢,以及有关制度性因素的制约,变迁的社会结构并未充分完成空间化过程。1995年底昆明世博会的植入,加快了城市物质空间的重构,在城市文化与制度变迁的耦合下,推动了前阶段社会结构变迁的持续空间化,也开启了同期社会结构变迁的快速空间化进程。昆明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也深刻地影响了城市的社会结构,后续社会空间演化至少部分可以解释为世博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7.
8.
9.
城镇化是自然—社会双向互动以及被改造的自然—社会关系双向互动构成的动态有机体,文化是城镇空间演进的黏合剂。文化治理视角下的城镇空间演进,是地理空间和文化空间两种逻辑下的生产、消费和流通。文化治理有效推进了从文化刚性到文化弹性、从文化规约到文化自觉的城镇空间重构,破解了传统城镇空间构成中各单元单打独斗、破坏城镇整体规划和宜居、宜业、宜文、宜游难以并行的时空障碍。 相似文献
10.
城市社会空间的演变是社会和空间相互作用的结果,除了资本、权力和文化等结构性力量,主体的情感、体验也是建构空间的有机组成要素。这种结构与主体双重逻辑相互缠绕并处于时刻不停的变迁之中,赋予空间以活力、开放性和无限可能性。空间正义就在于表征着弱势群体空间权益的"差异空间"是否可能,如何可能。 相似文献
11.
社会企业在创业过程中如何选择市场逻辑与公益逻辑,以平衡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之间的冲突,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其作用机理是怎样的?影响不同逻辑选择背后的因素是什么?基于制度逻辑视角,以三家典型社会企业为研究对象,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研究,发现:①相对于单一的公益逻辑、单一的市场逻辑,混合逻辑是社会企业最佳的创业策略,可以很好地... 相似文献
12.
13.
城市可持续发展和企业的环境行为——对昆明市企业环境行为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考察了昆明市环保局重点监控的污染企业的环境行为,发现昆明市国有企业比其他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投资更多,而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在环境保护行为与其属性没有显著关系.另外,总体上,企业经营时间与其环境保护行为也不存在显著关系.但是,对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企业的研究表明,企业经营时间越长,其环境保护的投入水平更高.最后,尽管滇池流域的治理受到广泛关注,但是企业是否处于流域之内与企业本身对环境保护的投入方面并没有显著的关系.最后,本文提出了一些加强对企业环境监管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财务战略的制定:内在逻辑与基本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务战略制定的内在逻辑表现为财务战略方案的规划,是在一系列约束力量共同作用下进行的,这些约束力量包括企业的生命周期、企业的内外部环境、企业的发展战略以及企业的战略目标。“四因素”模型是反映这一内在逻辑的基本工具。本文根据“四因素”模型,构建了“财务战略生成矩阵”,该矩阵显示了财务战略类型,即IS战略、GG战略、MS战略、AG战略、AR战略,这些财务战略类型分别适用于不同的环境。 相似文献
15.
城乡整体生长空间的规划建设策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提出城乡整体生长空间的规划理念,以此来指导城乡空间的整合.同时强调,城乡空间的整合,不仅仅是城乡空间资源的共享和空间发展上的协调,还应注重城乡生态系统的互补与整体保护,注重城乡经济的共同繁荣、社会的共同进步,并为此从规划建设策略上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6.
文章探讨了民办高校教师隐性流失的原因,提出解决教师隐性流失的对策,对于提高民办高校教师收入水平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选取2010年昆明房交会作为研究对象,运用IPA(Importance-Performance Analysis)分析方法,通过问卷设计和实地调查,得出了参展商对2010年房交会影响因子重要性和实际表现满意度的组合评价。从而对公司化运作、市场化较高、具有较大规模的商业展览的参展商满意度进行评价建议,以期对该展览项目进一步发展提供,同时对会展研究中参展商参展决策行为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