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潘莉  杜宏 《改革与开放》2011,(18):196-197
世博会是一项展示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所取得成就的世界最高级别的博览会,也是各国展示国家形象的大舞台.中国与世博会的关系源远流长,本文截取中国在晚清、民国和新中国三个历史时期参加世博会的史实,从中窥探出中国国家形象在这一百多年间的变迁.  相似文献   

2.
世界博览会简称世博会,是人类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进行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各国比较国力的竞赛场地。世博会是一项世界性的非贸易性的大规模的产品展示和技术交流活动。其宗旨是促进世界各国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发展,使每个参展国能够充分地利用这个机会宣传自己,展示自己在各个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扩大国际交往,提高参展国的地位和声望。因此,有着近  相似文献   

3.
中国和世博会关系渊源流长。自1851年伦敦第一届世博会开始,中国就积极参与其中,带去了中国的技术成就和历史文化,也从中汲取到世界各国的文明。在150多年中,中国与世博会结下了深厚的历史渊源。上海世博会是首次在中国,也是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综合性世博会,是一次中国向世界展示自己发展成就、文明进步的重要机会,更是一次发展的巨大机遇。  相似文献   

4.
张稳  谷风 《走向世界》2010,(13):33-35
汇聚了世界智慧的世博会,自然也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借助世博会这个大平台,除了山东馆的集中展示之外,"网上世博会"、文化演艺活动、鲁菜展示都将向每一个参观者传递浓厚的齐鲁大地的人文气息.  相似文献   

5.
以艺术世博理念寻找中国世博的创新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博览会是以展现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取得成就的国际性大型展示会。自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第一届展览会以来,世博会因其发展迅速而享有“经济、科技、文化领域内的奥林匹克盛会”的美誉,与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并称为当今人类文明的三大盛会。举办世博会是各国争相获取的机遇,可以迅速提升国际知名度,以此带动国家经济、文化、社会的快速发展。2008年上海世博会不仅是中国的首次世博会,也是发展中国家第一次争取到的世博主办权。如何办好这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对上海甚至中国一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笔者认为应以艺术世博理念来谋划上海世博会的战略,寻找中国世博的创新之路。其艺术世博的创新内涵应包括:一是将动态文化展示与社会经济、现代科技展示有机结合,形成展演互动、动静一体、精彩纷呈、多视角的全球聚焦博览会。二是构建艺术世博的载体——世博演艺中心,利用世博品牌效应,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著名文化演艺的娱乐消费中心,成为因举办成功世博而留给世界的历史文化遗产。三是世博演艺中心将以独特的功能定位创新自身的盈利模式。四是用演艺串连成一个创新的文化产业链,在世博期间提升品牌效应,在世博之后发挥产业辐射效应,以此提升文化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小资料     
《宁波经济》2008,(6):38
世博会的内涵及特点1.内涵:世界博览会,简称"世博会",是由一个国家的政府主办,有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参加,以展现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取得成就的国际性大型展示会。2.特点:举办时间长、展出规模大、参展国家多、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7.
如果说奥运会是人类对于“更高、更快、更强”这一理念完美诠释的话。世博会则是展示多元文化和未来文明理念的绝佳场所。  相似文献   

8.
雍君 《上海经济》2008,(6):42-44
进入2008年,上海世博筹备工作锣鼓越敲越紧,今年将是世博会筹办工作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的重要一年.一个"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正在向世人走来.据预算,世博会直接项目投资逾100亿美元,而所配套和带动的动态投资将近3000亿人民币.  相似文献   

9.
世博会主题演绎是一个体系,是贯穿一届世博会整体框架、内容和过程的指导思想。每一届世博会都围绕一个主题展开,如何把这个主题演绎和诠释好,是关系到世博成败的关键问题。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首次以“城市”为主题,汇聚全球智慧,让“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人类理想化为展示城市现在和未来的生动实践。  相似文献   

10.
《天津经济》2014,(8):75-78
金融是一种制度安排,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价值取舍,更是一种充满创造力和激情的朗朗大道。博物馆以集萃历史风物为长,是城市历史最重要的载体,也是阅读一座城市的最便捷方式。坐落于天津解放北路29号,地处天津金融城中心位置的中国金融博物馆是一座全方位介绍中国金融史,展示金融知识,连接金融行业发展现状和未来的专业博物馆。该博物馆以展示和收藏作为基本工具、以欣赏和教育作为主导旋律,承担着向观众普及金融知识、传递金融理念、诠释金融创新、关注金融焦点问题、推动金融同行交流的任务。在这里可以感受到金融背后的故事、可以了解丰富多彩的货币趣闻、可以切身体验到金融与日常生活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博览会是强国和文明的象征,每一届世博会都使举办地成为世界文明的瞬时中心,因此能促进一个国家的发展。本文以强国与文明为理念,阐释强国何以举办世博会以及世博会何以强国。通过梳理人类自工业文明以来的世界历史,考察举办世博会与国家富强的历史逻辑,聚焦有代表性的世博会会场,剖析强国筹办、举办世博盛会的理念演化和思想发展,以探究成功举办世博会所带来的社会经济促进因素。  相似文献   

12.
如果说奥运会是人类对于更高、更快、更强这一理念完美诠释的话,世博会则是展示多元文化和未来文明理念的绝佳场所。上海世博会园区总规划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吴志强这样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上海世博会除了看科技、看场馆之外,最深层次的游览是对人类文明的观察和思考。这正如上海世博局副局长周汉民所  相似文献   

13.
博物馆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宣传其文明成就和发展水平的重要窗口,是一个地区历史、经济、社会进步的形象标志。博物馆作为保护、研究和展示历史文化遗产和人类环境物证的教育机构,如何面对这一充满挑战与希望的时刻,如何发掘自身潜能、寻求世博与文物博物馆的互动发展.是我们当前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青岛与世博     
《走向世界》2010,(14):32-32
爱知世博会难忘"青岛周" 2005年的日本爱知世博会,中国馆推出了"青岛周"活动,以"魅力青岛、帆船之都"、"度假天堂旅游"、"经济活力城市"3大主题为内涵的互动式表演、展示等交流活动,制造了中国馆的热烈气氛,成为"青岛周"上的亮点,参观者络绎不绝.  相似文献   

15.
从2002年上海申办世博会成功之日起,2010就注定将成为上海市里程碑式的年份,上海市倾注于世博会的热情究竟能获得怎样的回报,一直以来都是广大学者们所关注的重点内容.从1851年伦敦的万国博览会开始,世博会所带来的这种世界性的人员流动,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国际间最早的大规模"旅游流",由此可见,世博会从诞生之时起,就与旅游业发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文章试图通过对世博会历史的梳理,找出世博会与旅游业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而为世博会对上海都市旅游的影响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2002年12月3日,从蒙特卡洛传来喜讯:中国上海获得了2010年世博会的举办权!浦江两岸共同欢乐,神州大地齐声祝贺!中国上海将汇展中国与世界城市的“精彩”。诞生于一个半世纪以前的世博会是展示和交流人类文明成果的盛大聚会。历史上,综合类的世博会都是由发达国家主办的,此次中国获得主办权,将使2010年世博会成为第一届由发展中国  相似文献   

17.
如果你对"非遗"还比较陌生的话,走进世博会,琳琅满目的"非遗"展示演出会让你恍然大悟--原来"非遗"就是那些司空见惯的民俗文化.然而,这些承载着民族文化的民俗和民间艺术,却正在淡出人们的生活,已经到了非保护而不绝的地步.  相似文献   

18.
一、世博会的发展历程及效益分析 (一)世博会的发展历程 1.世博会的起源。世博会的雏形起源于中世纪欧洲商人的定期集会一集市。到19世纪20年代,人们开始把规模较大的定期集市称为博览会。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第一届世博会,掀开了世博会历史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9.
2000年6月1日,21世纪的第一届世博会在德国小镇汉诺威拉开帷幕。这届世博会没有给人类留下看得见、摸得着的标志性建筑,却产下了一枚“金蛋“——“汉诺威原则“。  相似文献   

20.
你去看了世博会吗?觉得本届世博怎么样? 钟永喜:我前前后后总共去了十来次,我觉得各个国家和地区都把最好的东西拿来了,展示给全世界看.不过,我认为他们更多是展示给国人看的,因为很多国家馆都是"中*友好"之类的主题,所以,我有一种大国崛起的感觉.国家强大起来后,国外都很愿意与我们合作,发展的机会很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