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国际经济新格局朝着多极化、集团化和区域化方向发展,东北亚区域将是本世纪末下世纪初亚太地区中最富经济活力的地区之一。本文就东北亚区域经济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加以探讨。 一、关于东北亚区域经济研究理论体系的确立 东北亚区域经济是研究这一地区战后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社会、经济结构与布局,区域内和区际间社会经济分工协作与竞争为主要对象的区域性经济科学。  相似文献   

2.
1994年1月,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主持的环渤海地区经济规划座谈会,为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勾画出鼓舞人心的宏伟蓝图。如何将这一宏伟蓝图付诸实践,我认为应从四个方面展开:一是,从国际经济发展背景下考虑环渤海地区经济的发展,研究世界经济和世界区域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东北亚、中亚、东亚经济的发展与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因为世界和平和发展已经成为两大主题,在这样的形势下,世界经济出现了四大特点:1.世界经济发展出现了全球化和地区集团化的明显趋势;2.全世界市场一体化,市场经济全球化;3.综合国力的较量已成为各国…  相似文献   

3.
世界范畴内的区域合作与联合,世界经济日益集团化、一体化,这是大势所趋。欧洲、北美经济的一体化及世界其他区域的经济集团化都充分证明了这一大趋势。就国内来说,珠江三角洲的腾飞,长江三角洲及沿江经济带的崛起,已先后成为我国沿海地区两个经济“隆起带”,经济发展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也说明区域经济合作与联合的重要作用。知名学者专家预言:“21世纪将是亚洲世纪”。东北亚地区是亚洲经济发展的热点、东亚地区将继续保持经济持续发展的态势。地处东北亚中心地区、具有多方独特优势的环渤海地区应在这世纪之交,抓住机遇,加快紧密…  相似文献   

4.
东北亚地区包括两个层次的国家,一是处于地理中心的中国、俄罗斯和朝鲜。另一层是地理上稍处于外围的国家,蒙古、韩国和日本。在世界经济区域化、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中,东北亚区域以其巨大的潜在能力和资源优势而日益受到重视。一、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提出与发展1.东北亚区域各国双边经济合作发展迅速,相互依存关系明显增加。中国东北与西伯利亚远东地区的经济交往日趋活跃,两国边境贸易发展迅速。  相似文献   

5.
张舒 《亚太经济》1995,(3):7-10,2
在世界经济走向一体化和区域集团化的大环境中,近年来,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取得很大的进展,进入了实质性的阶段。本文通过对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特点的分析,展望21世纪东北亚区域合作前景。 一、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 东北亚区域包括中国(指东北三省、内蒙古、河北省、山东省、江苏省和北京、天津两市)、日本、韩国、朝鲜、蒙古及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  相似文献   

6.
对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探讨文/胡定核,刘大久,杨万明区域集团化的迅速发展是战后世界经济格局变化的一个显著特征。它与世界经济活动的国际一体化同时并进。在当今世界上,一方面经济生活中的各种生产要素跨出国界,在世界范围内流动;另一方面,在同一区域的一些国家...  相似文献   

7.
李华 《上海改革》1994,(3):45-46
世界格局的多极化使经济贸易竞争愈加激烈和复杂。生产、资本国际化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国家卷入区域集团的大潮中,区域经济一体化运动使整个世界形成几个融结的大块。  相似文献   

8.
全球区域化趋势下海峡两岸经济一体化的必然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英  胡磊 《山东经济》2006,22(3):120-123
随着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国际竞争已由国家(地区)间的竞争演变成区域(集团)间的竞争,贸易壁垒也由国际壁垒拓展为区域壁垒。在此背景下台湾经济发展面临内外夹击的困境,内部产业空洞化俨然成形,外部存在经济边缘化的风险。作为与大陆一衣带水的台湾应充分发挥与大陆的经济互补优势以及地缘文缘优势,抓住大陆经济成长所带来的机会,进一步加深与大陆的经贸合作,逐渐实现经济一体化,联合并利用整体的力量与其他区域经济组织抗衡,在世界经济区域化、集团化发展的潮流中保持海峡两岸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9.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中亚洲的走势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严洪怡当前,区域集团化已成为世界经济的一个热门话题。但是,共同体的牌子,一体化的目标都是由来已久的,为什么只是到了80年代后期才热了起来,原来战后以共同体命名组成的集团很多,或由于战争及新建国家经济恢复...  相似文献   

10.
对外经贸如何适应世界经济潮流朱敏才实施多元化大经贸战略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动的历史时期,国际经济竞争激烈,经济区域集团化日趋明显,世界经济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只有采取多元化的大经贸战略,中国的对外经贸才能适应世界经济朝流,保持高速发展的势头.对外经贸...  相似文献   

11.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过后,西方发达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削弱,亚洲经济崛起,世界地缘重心"东移"。东北亚区域合作在国际环境大变革的背景下面临许多新的变化,区域经济体收益目标转型使大国关系充满变数、东亚区域经济合作进入关键阶段、中日韩经贸合作将决定未来经济格局的演变。这些新变化一方面对中国实现东北亚区域一体化的构想带来了挑战,另一方面也为中国,尤其是中国东北地区的对外开放带来了机遇。作为东北亚中心地带的中国东北地区,要积极调整战略部署,完善各项经济政策,努力协调发展次区域合作,发展优势产业,与邻国建立互惠互利的战略伙伴关系,以促进中国东北地区的对外开放和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随着西太平洋地区多数国家与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在这一区域逐渐出现了一种新的经济关系与区域化发展趋势。这种发展与变化将不仅打破这一区域原有的经济格局,进行重新组合,以适应世界经济集团化趋势的发展,而且将改变整个世界力量的对比与布局,使西太平洋地区成为世界上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与大西洋欧洲国家一并成为世界两大经济中心。一、亚太地区正在形成一种新的国际分工体系与新的经济关系目前,正在形成中的亚太地区的国际分工体系与经济关系具有如下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3.
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发生巨变,已经引起全球的普遍关注。经济规律在呼唤:“世界中心正在向东转移”,“21世纪将是太平洋世纪”。一股区域经济集团化的新潮流正在迅猛兴起,被经济高度发展推上历史舞台的东北亚经济圈,越来越显示出沟通中国环渤海、“三北”广大市场与东北亚、环太平洋经济交往枢纽的作用。鉴此,辽宁社会科学院前不久召开了区域经济合作与社会发展国际研讨会。不少专家学者发言颇有新意,与发展环渤海区域经济合作密切相关,堪资借鉴。本刊特选登部分发言,供探讨。  相似文献   

14.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突出的特点之一,是世界经济日趋集团化、区域化、一体化,形成各种国际性的经济合作组织(即所谓“经济圈”)。目前,全世界有这样的组织28个,参与国家达140多个。为主动顺应这一时代趋势,加快我国经济与世界市场经济的接轨,我们应该借“复关”之机,积极推动和参加一切有利于加快我国经济发展的国际性经济合作组织。就地理位置和周边关系而言,当前尤应积极促进“亚太经济圈”、“南中国海经济圈”和“东北亚经济圈”的形成。一、亚太地区必须也有条件接立“东北亚经济困”关于东北亚经济圈的界定和合作范围,日本…  相似文献   

15.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不可逆转的潮流.东北亚地域辽阔,综合实力较强,在全球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看亚洲,而东北亚又是亚洲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中国经济的稳步快速和谐发展,对东北亚、亚洲乃至全球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实现东北亚经济一体化,与西欧、北美形成三足鼎立之势,既符合东北亚各国利益,也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因而应是东北亚合作的最高目标.  相似文献   

16.
<正> 进入80年代以来,保护主义又出现了新的势头,主要原因是,当今世界经济正在向集团化和多极化方向发展。经济集团化具有明显的地域排他性,为了维护地区经济利益与其主地区经济展开了激烈地争夺战,贸易保护主义是一个重要手段。世界经济日趋多极化,是在国际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条件下产生的,一些原来处于霸权地位的国家,经济实力受到冲击,他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知识经济异军突起,综合国力竞赛异常激烈,世纪交替的世界经济无疑处在深刻的演化之中。本文在分析这一演变的大趋势基础上,归纳出世界经济的体系、演变的逻辑、既成的格局及其发展的动力四个趋势,并就每一趋势的特点表现进行了剖析,最后得出结论:世界经济仍将在市场经济的体系下和发达国家“跨国思想”的逻辑下演变,将在区域集团化的基础上形成多极化的格局,其中市场的全球化和贸易的自由化是推动世界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但需要指出几个不确定的变数:虚拟经济对实物经济的背离倾向;跨国公司对母国的背离倾向;区域集团化对经济一体化的背离倾向以及全球化中的贫富分化倾向。由于这些“变数”的存在,世界经济在新世纪初年或许正在进行着“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8.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日趋发展的时代,经济开放程度大小成为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经过二十年的改革开放,安徽经济的综合开放程度必然很低,安徽地区经济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国内市场。  相似文献   

19.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总趋势,其它发展趋势如区域经济一体化、世界经济两极分化、多极化趋势都与经济全球化有着必然的联系.20世纪90年代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大发展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20.
战后,亚太地区的崛起是世界经济多极化发展的重要表现,亚太经济的多极化趋势也是区域经济多极化发展的具体反应,两者都是世界经济格局发生变化的一种新特征。 一、世界经济多极化与亚太地区的崛起 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是通过生产力的发展来实现的,亚太地区的崛起就是世界生产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