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工农业”,是指生产符合加工需要的农产品和发展农产品加工工业的总称。“加工农业”是解决农产品卖难、农民增收难、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难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粮食腿短,短在加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和粮食加工业有了长足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发达国家粮食加工转化增值比为1∶7,而我国粮食加工转化增值比目前为1∶1。美国市场上,含玉米或玉米副产品的产品达350多种,玉米湿法加工业的产值高达110亿美元。欧美国家农产品的50%转化为工业品,而我国只有10%的粮食转化为工业品,以河南省为…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永城市曾是一农业大县,80年代中后期以来,永城从自身实际出发,以实施小麦“一优双高”开发为突破口,通过小麦良种的引进、示范、繁育、推广,成功地探索了一条农区通过实施良种繁育基地化、规模化、系列化,粮食生产经营商品化、产业化、市场化,大面积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其产出率,实现“一优双高”、强市富民的经济发展路子。  相似文献   

3.
菏泽市粮食局从服务“三农”出发,以实现“三增”为目标,充分发挥粮食流通主渠道作用,积极走龙头带动、发展产业化经营的路子,紧紧围绕推广种植优质小麦、大力发展“订单”收购,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粮食生产和流通,加快了全市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步伐,实现了农企双赢。田纪云副委员长在视察菏泽.粮食企业时特为华瑞食品公司题词:“努力把华瑞公司建设成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菏泽发展“订单”农业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4.
“川粮优化工程”是四川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头戏,是占据本省市场,逐步向外省扩张的一项战略目标,是农民增收的一个主要来源。那么,怎样通过生产与流通的有机融合来促进和推动“川粮优化工程”呢?两年来的实践表明:“川粮优化工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要通过“订单”粮食来促进“川粮优化工程”,应该解决好以下问题:一、必须考虑农业生产周期性特点1.品种更新换代具有农业生产周期性特点农业生产具有周期性特点,任何粮食新品种的出现,除在科研单位存在孵化期外,还有一个从试点到示范到推广的过程,这个过程至少应在…  相似文献   

5.
2004年,我们的“三农”工作“三增一减”——粮食增产了,农民增收了,农业增效了,农民负担减轻了。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去年的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都带有恢复性质.基础还不牢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并没有明显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并没有扭转,农业投入不足的状况并没有改变。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建立,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  相似文献   

6.
“早熟、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农麦201’区域试验与示范”是内蒙古自治区农业科学研究院承担的2003年度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截止目前.该单位完成“农麦201”原原种生产1.8万公斤,原种12万公斤.生产的小麦原种性状典型一致.纯度高于99.8%.籽粒发育成熟充分,饱满一致.发芽率高.  相似文献   

7.
《粮食问题研究》2002,(3):36-37
一、开发优质粮初见成效合江县先滩粮食收储公司常年粮食收购量6000余吨。由于地处偏远山区,信息闭塞,在开发“168香稻”,发展订单农业以前,属县内条件较差的企业之一。自1998年当地政府和农业部门引进、试种“168香稻”后,公司积极发展订单农业,推进粮食种植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的成效。1.政府、农民、消费者三满意1998年“168香稻”试种成功后,种植面积迅速扩大,2001年已由试种时的千余亩扩大到456公顷,区域内“168香稻”种植面积已占总耕地面积的11.1%,出现28户种植10亩以上、8户2…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业发展的前景和政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农业发展的前景和政策万宝瑞一、中国粮食及农业发展现状(一)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回顾1979年以来,中国粮食及农业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9—1984年,为快速发展阶段。这六年中国粮食总产量增加了33.6%,年均递增4.9%。同时,其...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江苏省仪征市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产品竞争力增强目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合理配置丘陵资源,不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节约型农业,初步形成了具有丘陵特色的农业发展新格局,为统筹城乡发展、致富农民发挥了重要作用。2004年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13.88亿元、农业增加值7.4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500元,分别比“九五”期末增长26%、27.6%、38.9%。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菏泽市粮食部门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粮改政策的同时,从服务“三农”出发,以实现“三增”为目标,充分发挥粮食流通主渠道作用,大力推广种植优质小麦,积极探索发展订单农业的新路子,较好地促进了粮食生产和流通,推动了全市农业结构调整,取得了粮食产量亩增百斤,农民收入人增百元,企业效益吨增百元的好成绩。到去年底,全市粮食部门共订单购销粮食10.5亿公斤。最近,山东省粮食局总结推广了菏泽市粮食局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垦区农业发展的历史,本身就是一部科技发展史。垦区农业的发展,除了有劳动力投入、资金投入增加和生产关系改善所产生的效应以外,科技进步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我们在回顾垦区改革以来农业的发展过程中,能够比较清晰地看出科技进步的作用。一是科技进步与黑龙江垦区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发展的相关程度不继强化。已经成为粮食生产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黑龙江垦区农业科技示范作用在强化,已经显示出越来越大的威力。据测算,黑龙江垦区小麦和大豆,1983到1989年间的科技进步在产量增长上的贡献率仅为1.77%和2.01%这也正是黑龙江垦区小麦和大豆生产,不仅单产高于农村,而且劳动生产率、商品率高于农村的主要原因之一。三是伴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已经越来越接近进入投入效益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12.
关于粮食安全问题的金融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融部门作为经济的“血液”和“助推器”,应当在支持国家和地方粮食储备体系建设、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科技转化与推广、保护耕地和种粮农民利益等方面发挥出应有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甘肃省常年干旱少雨,自然灾害频繁,农业基础薄弱,70%的降雨量集中在7、8、9三个月。山旱地绝大部分分布在黄土高原沟壑区,往年小麦平均亩产只有一二百斤,一遇旱灾往往是“种了一坡,收了一车”,碰到自然灾害严重年份甚至颗粒无收。为了摆脱“小旱小灾、大旱大灾、年年抗旱、年年受灾”的被动局面,甘肃省积极创新和推广旱作农业新技术,着力创新变被动抗旱为主动抗旱、变单一技术为综合技术、变传统技术为现代技术的科学抗旱体系,形成了以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为主的一整套旱作农业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14.
一、“十五”期间四川省农业财务工作回顾 “十五”期间,四川省各级农业主管部门,树立科学发展观,按照“推进产业化,全面建小康”思路,用统筹协调理念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用工业理念推进农业发展,用以人为本理念推进农民增收,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努力开创农村工作新局面,农业发展取得新的成绩,粮食面积和产量实现恢复性增加,经济作物全面增产,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农业科技推广成绩显著,农民人均纯收入较快增长。2005年,全省粮食总产量3409.2万吨,比上年增长2.5%,达到“十五”期间最高水平,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2803元,增长8.6%。  相似文献   

15.
每到秋冬种,“稳定播种面积”就成为农业干部头上的一道“紧箍咒”。尽管面积是粮食稳产的基础,但种与不种,种多种少,农民心里也有一杆秤。按2013年小麦最低收购价2.24元/公斤、小麦平均亩产343.6公斤计算,1亩小麦毛收入770元,仅为2012年全国农民工月均工资的1/3。“种一季粮不如打一月工”,让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进城务工。  相似文献   

16.
由于缺少有效的干燥设备.马路晾晒粮食的现象非常普遍,不仅影响交通,也增加了粮食污染。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的2001年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以秸秆为燃料的可移动式农用粮食干燥机”.能用于小麦、稻谷、玉米和油菜籽等粮、油作物的干燥.同时.它还以秸秆为燃料.既环保.又能降低干燥成本,粮食经过烘干可提高等级、提前上市.获得较高的销售收入:在雨季.还可以减少因天气造成的粮食霉烂损失。  相似文献   

17.
今年2月8日国家公布了2008年稻谷和小麦最低收购价,近日再次提高,两次累计稻谷最低收购价提高9%~10%.小麦最低收购价格提高4%~7%。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无疑是给种粮农民吃了颗“定心丸”。但笔者以为.在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同时。我们必须站在更高的高度,对农业发展进行全面的战略考虑。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浦北县以打造“中国蕉乡”品牌为契机,全力推进“品牌农业”发展战略,夯实农业基础.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建设“十大农业发展基地”.打造优势农产品,发展龙头企业。逐步发展现代农业经济,拉长了农民产业链,使品牌农业撑起农民增收一片天:2008年,全县农业总产值实现35.7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547元.实现了新的跨越.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阜宁县按照“一户一棚奔小康”工作要求,深入开展“人人学技能、户户忙调整、家家办实业”活动,积极组织农业科技创新,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发展。2010年推广农业新品种42项、新技术31项、新模式18项。良种覆盖率实现100%,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74.5%,农业科技贡献率达58%。全县粮食生产连续7年丰收,设施农业增幅...  相似文献   

20.
1992年自担任甘肃省金象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以来,陈学君带领职工建立起市、乡、村三级良种推广体系,引进、培育良种257个,对全张掖市农作物品种进行了三次更新、两次更代,使全市良种覆盖率由1983年的60.1%提高到现在的99.3%,平均亩产由310公斤增加到501公斤.亩增粮食191公斤.累计增产粮食3.9亿公斤.增加收入4.68亿元。金象种业增实力.上水平,成为研、产、加、销一条龙的现代产业化高新技术龙头企业.跻身“中国种业50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