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商品房预售合同的法律性质 何谓商品房预售合同,我国的《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没有做出明确规定。我们认为,商品房预售合同是指商品房预售方和预购方双方约定,预售方在约定时间内将建成的商品房所有权转移于预购方,预购方向预售方交付定金或部分房款并按期接受商品房的书面协议。商品房预售合同是以建造中的房屋为标的物的,属于买卖合同的一种,但商品房预售合同与一般买卖合同又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
今年两会期间,商品房预售制度再次成为“炮轰”的对象。有多名全国人大代表向大会提交议案,历数商品房预售制的各种“罪过”,要求修改《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彻底取消商品房预售制度。  相似文献   

3.
刘佳男 《经济论坛》2006,(10):133-134
一、引言商品房预售是指预售方将正在建造而未完成的商品房卖给预购方、预购方预付部分房价款的行为。商品房预售是我国近年来房地产市场发展的产物,对于解决开发建设资金的不足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房地产市场起步较晚,相关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预购方普遍缺乏应有的法律知识,并且商品房预售本身存在着高风险,故而导致纠纷不断。二、商品房预售的法律特征1.商品房预售具有较强的国家干预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对商品房预售作了严格的规定,对商品房预售的主体资格也作了严格…  相似文献   

4.
我国现行法律规定的缺陷造成了房屋承建人与预购人的权利冲突。通过对我国法律的分析,提出为了解决两者权利的冲突,必须建立不动产预告登记制度。  相似文献   

5.
郑炜玲 《经济管理》2005,(13):10-14
本文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研究商品房预售业务涉及的收入和成本核算的现状,发现只有10%的企业按照《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一收入》的要求在交房时确认收入和结转成本,大部分企业按照收款时间确认收入,并按照估计数结转成本。主要原因除了企业会计人员的素质不高、税收征管原因和股东的利益需要之外,还有《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一收入》不适合房地产行业的特殊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土地使用权出让,是指国家将国有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出让给土地使用者,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行为。正确认识土地使用权出让行为的法律性质在理论和实践中均有重要的意义,必将有利于我国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全面建立和完善,从而促进作为国民经济中基础性、先导性和支柱性的房地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7.
孟敏 《经济论坛》2004,(1):113-114
我国的房地产按揭是指不能或不愿一次性支付房款的购房人将其与房产商之房地产买卖合同项下的所有权益抵押于按揭银行,或将其因与房产商之买卖合同而取得的房地产抵押于按揭银行,按揭银行将一定数额的款项贷给购房人并以购房人名义将款项交与房产商所有的行为的总称。简单的说,就是以房地产为抵押物的抵押贷款关系。按揭中的一个重要的法律关系就是按揭人(抵押人)将所购房屋作为按揭向银行(抵押权人)偿还贷款本息的担保所产生的抵押关系。由于贷款的清偿采用分期付款的方式,在漫长的抵押期间,抵押人如想转让抵押物是在所难免的。关于抵押物…  相似文献   

8.
陈青 《经济论坛》2005,(22):131-132
有这么一则小幽默。张师傅打算购买一台冰箱,见一商店写着“冰箱买一送一”,心想这太划算了,于是买了一台。可是商家送给他的不是一台冰箱,而是一包冰箱除臭剂。过了几天,张师傅打算购买一台空调,又看见一商店宣传“买一送一”。这次张师傅多了个心眼,问老板是不是买一个空调送一个空调?老板信誓旦旦地说“是!”说着,向门外送货的三轮车夫一招手,“来,把这台空调给这位先生‘送’到家!”  相似文献   

9.
《劳动合同法》是调整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因签定劳动合同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相似文献   

10.
周春  靳云丽 《经济论坛》2006,(23):98-100
一、引言 国际商会在1993年出版的《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500号出版物,以下简称UCP500)取得了相当成功。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的银行在提供信用证服务时都采用了这套规则。然而近年来,信用证的使用量有所下降,使用过程中对UCP500中某些条款的含义有争议,贸易领域的信用证支付方式也有瓶的变化,有鉴于此,国际商会从2003年就开始了UCP500的修订工作。如果一切顺利,UCP600(因该草案将在今年10月25~26日国际商会会议上进行审批,所以在理论上,存在该草案不能通过的可能)将在2007年正式使用。  相似文献   

11.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关于贫困问题的分析,是从制度角度进行的。其主要内容包括:导致无产者贫困根源及对剥削秘密的科学揭示、无产者贫困积累规律及改变贫困命运的途径分析和关于未来社会消灭贫困、实现人类共同富裕的构想。尽管在不同历史阶段、贫困性质存在着差异,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立场、观点、方法对我国转型期贫困理论与反贫困实践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