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4 毫秒
1.
张瑞林 《企业导报》2012,(24):14-15
武汉市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其明显的优势,也有较大的发展瓶颈。在两型社会建设的背景下,需要找到武汉两型社会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互动联系,在旅游产业发展观念和体制上实现彻底的创新,以推动两者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
高技能人才是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企业"内生型"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建设在企业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文章分析了企业"内生型"技能人才的内涵特点、培养现状和意义,提出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学校和社会培训机构为重要支撑,坚持产业升级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创新企业"内生型"技能人才培养机制的多元路径.  相似文献   

3.
从产业发展角度看,产业集群具有地缘接近、产业要素共享、产业链互补、产业内知识创新速度快等特点.产业集群利于获得外部经济效应,节约企业成本;利于发展循环经济,充分利用资源;利于专业化分工协作,推动集群产业升级等.因此,产业集群发展对于促进武汉城市圈建设和构建"两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武汉城市圈获批"两型社会"综合改革试验区,为其自身赢得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有利契机,同时也对产业集群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产业集群理论为基础,意图在全面分析武汉城市圈产业集群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武汉城市圈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构建"两型社会"的要求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武汉城市圈作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两型社会"的建设,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本质要求;是发展中部地区的必由之路;是湖北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重大契机;是科学发展观的伟大实践.具有根本性、时代性、系统性、社会性、公共性的特点.打造以武汉为中心的"1+8"现代城市群,以集约化发展思路作为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以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社会创新为着力点,尽快把武汉作为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的核心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5.
现阶段湖南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非常突出,"两型社会"建设需要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来保证。湖南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建设的驱动机制包括"两型社会"建设的融资驱动、政府职能转变驱动、"两型社会"建设的制度创新驱动和立法驱动。湖南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的市场化发展,需要在市场、法律制度和政府三个层面加强建设,以市场为主导,以法律制度为保障,更好地发挥政府的监督和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6.
曹伟 《企业技术开发》2012,(31):82-84,111
全面推进"两型社会"建设,是湖南顺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抢占新一轮经济增长点的必然选择。文章从长株潭城市群发展战略目标出发,挖掘影响"两型社会"建设的绩效评价结果的主要因素,并采用J2EE技术平台、基于B/S结构、遵循MVC设计思想,构建一个包括评价数据采集管理、绩效考核管理、综合评估管理、数据统计与分析、系统管理等六大功能模块的综合绩效评价系统,实现对"两型社会"建设进程的动态监测和跟踪评估,力求其评估结果为"两型社会"建设的宏观调控、预测与决策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7.
高技能人才是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企业“内生型”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建设在企业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文章分析了企业“内生型”技能人才的内涵特点、培养现状和意义,提出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学校和社会培训机构为重要支撑,坚持产业升级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创新企业“内生型”技能人才培养机制的多元路径。  相似文献   

8.
基于产业集群升级的区域品牌发展之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纵观我国产业集群区域品牌的建设历程,区域品牌的形成路径主要有"品牌俱乐部型"、"市场自发演化型"、"政府政策主导型"三种,每种路径有自身不同的特点。但是要发展好区域品牌给予其持续的发展动力,更好地推动产业集群升级,必须从内外两个方面着手制定区域品牌发展战略。即对内要建立良好的产业集群内部合作竞争机制,对外要完善区域品牌发展的创新、服务、技术和政府支持等环境。  相似文献   

9.
赵成 《中外企业家》2009,(12):23-24
在全面建设"两型社会",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背景下,高职院校面临新一轮的发展机遇。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重新认识,主动出击,及早应对。在找准新形势下工作的定位和明确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后,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性,优化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突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性、创新性,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效率,弥补"两型社会"建设人才缺口,更好更充分为"两型社会"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0.
科学发展观是建设"两型社会"的指导思想。"两型社会"建设则是站在时代和历史的高度上,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科学发展的深刻体现。建设"两型社会"必须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型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11.
"两型技术"是"两型社会"的技术支撑。与传统技术不同,"两型技术"有其自身的内涵和特征,从而形成对经济社会系统的特有功能。  相似文献   

12.
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需要牢牢把握发展循环经济这个切入点。文中就武汉市推进绿色消费方式,加快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进行了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3.
技术创新是影响一个地区产业调整的重要因素。技术创新能够促使区域产业结构实现高度化、合理化,并能催生新的产品和新的产业部门。随着科技创新水平的提高,产业结构能够不断向高技术化、高附加值化、高集约化演进,资源能够得到更充分的利用从而更好地满足经济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4.
白杨敏  李炎 《物流技术》2020,(3):48-54,156
首先基于生态学理论、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理论,界定物流产业集群创新生态系统的内涵与特征,从产业核心层、技术核心层、辅助创新层和创新环境层构建物流产业集群创新生态系统结构模型,分析其创新协同进化机制;然后构建物流产业集群创新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熵值-TOPSIS方法对天津物流产业集群创新发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天津物流产业集群创新发展水平处于规模递增阶段,但存在规模效率过低、创新要素投入不足等问题;最后提出相应对策建议,对提升区域物流产业集群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和全球竞争的加剧,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决定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作为新型创新组织形式——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高校作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重要参与主体为联盟技术创新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持,在联盟可持续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中首先介绍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基本内涵,重点分析了辽宁省高校参与联盟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借鉴国外高校在参与联盟中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辽宁省高校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中的具体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和经济技术竞争日益激烈,产业集群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趋重要,并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引擎。围绕核心企业而形成的关联产业集聚是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大型核心企业带动配套型中小企业发展形成产业聚集,而产业聚集产生的群体效率、低交易成本是打造产业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反过来,在实施地域品牌战略的过程中,产业集群的发展必然推动大型核心企业的形成,并担当创造企业品牌乃至地域产业品牌的重任,以提升集群声誉和知名度。由于大企业网络创新能力强,创新者的利益能更好地实现,而且创新力更持久、更具有集成优势,所以由大企业网络带动的现代产业集群比传统的产业集群更具有不可动摇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金彦龙  张海林 《价值工程》2012,31(2):129-130
知识经济下,科学技术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企业间在产品、技术、市场等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为促进辽宁区域经济的发展,辽宁工业企业必须通过自主创新模式的选择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辽宁各工业企业应充分考虑企业的产业性质、技术、规模、资金成本、市场等方面因素,优化资源要素组合,针对自身现状,制定创新目标,分别选择模仿创新、独立创新或集成创新等创新模式。发挥区域优势,促进辽宁工业企业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8.
发展循环经济是保持苏州工业园区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是园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契机,也是园区新一轮开发建设的必由之路。在苏州工业园区推行循环经济,必将对我国各类开发区的发展起到巨大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对我国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优质、自主创新、社会和谐的全面小康社会具有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通过数字经济发展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数字经济发展可以为产业结构升级提供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商业应用模式创新、产业融合创新及需求侧结构创新等支持。然而,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数字技术的依赖效应、数字经济的垄断性、企业创新动力不足、复合型数字技术人才供给不足及数字化公共服务体系缺失等因素降低了数字经济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基于此,我国应从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加强平台反垄断,加大需求侧改革,加强数字技术人才培养,加快数字经济与三次产业融合等方面提升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文化发展与科技创新两者交织融合,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文化发展也成为科技创新的引领。文化与科技融合本质是由科技突破和技术创新所带来文化产业在生产方式、消费方式、产业形态和产业结构等方面的变革,融合的核心是价值链重构,融合广泛发生在产业、市场、企业和生产要素等领域。目前,我国文化与科技的融合相对滞后,发展压力与发展机遇并存。从路径上来说,可从产业、市场、企业和人才四个方面实现文化与科技的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