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亚兵 《中亚信息》2003,(3):34-34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计划发射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哈萨克斯坦-1”号。据哈媒体报道,这颗卫星将主要承担国土测量任务。按照计划,这颗卫星将在“阿斯塔纳太空照片接收和处理中心”开始运转时发射。该中心将  相似文献   

2.
哈萨克斯坦计划制造本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政府计划于2001年进行招标活动,选择本国首颗人造卫星的生产厂家。本消息是哈萨克斯坦共和国航空航天委员会发言人梅勒别克·马尔达别科夫向哈萨克斯坦国际文传电讯社的记者发布的。马尔达别科夫先生称,人造卫星  相似文献   

3.
科技新视野     
我国发射第三颗北斗导航定位卫星北京时间2003年5月25日零时34分,我国成功地将第三颗“北斗一号”导航定位卫星送入太空。这标志着我国已自主建立了完善的卫星导航系统,对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将起到积极作用。这次发射的是第三颗“北斗一号”导航定位卫星。前两颗“北斗一号”卫星分别于2000年10月31日和12月21日发射升空。这次发射的是导航定位系统的备份星。它与前两颗“北斗一号”工作星组成了完整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确保全天候、全天时提供卫星导航信息。SARS病毒快速检测荧光探针问世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用荧光染料和D…  相似文献   

4.
自1957年10月,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进入太空以来,航天技术在世界范围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截至2001年6月底,世界各国和组织共发射航天器5400多个,其中90%是各类人造卫星,各类人造卫星已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国防建设、文化教育和科学研究等众多领域,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人造卫星是人类探索、开发和利用太空最主要的工具,航天技术主要通过卫星应用转化为直接生产力和国防实力,因此,世界各国竞相研制和应用各类人造卫星。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航天局的专家准备向游客推出价值1亿美元的环月旅行。俄罗斯“能量”公司已经向俄联邦航天局提出了建造相应飞船的倡议。按照计划,太空游客将从哈萨克斯坦的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乘坐“联盟”号火箭发射的  相似文献   

6.
马来西亚第一颗通讯卫星上天本刊讯马来西亚第一颗通讯卫星“马来西亚东亚卫星一号”1月13日在法属圭亚那的库鲁宇航发射中心升空成功,从而使马来西亚成为世界上又一个在太空拥有自己卫星的国家。“马来西亚东亚卫星一号”是由美国休斯公司制造并由欧洲阿丽亚娜宇航公...  相似文献   

7.
据哈萨克斯坦紧急情况部新闻办公室透露,2006年8月5日载有美国商业卫星“Hot bird-8”的“质子-M”号运载火箭在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顺利发射升空。发射是在夜间进行的,火箭按照预定计划飞行。  相似文献   

8.
航太、航空     
合成立大史计划空发展规划小组台湾“国科会”成立“太空计划室发展规划小组”,同时发布人事命令,由太空计划室主任徐佳铭担任小组执行秘书,原太空计划室副主任王鸿智升任主任一职,副主任则由“中华卫星一号”总体主持人祝飞鸿接任。“太空计划室发展规划小组”成员,将包括产业界代表、海内外专家、太空计划室团队同仁、相关“部会”代表。其任务是,在一年内明确台湾太空科技产业发展具体方向及相关措施,并且为太空计划室团队完成“15年长程计划”的使命后,拟出未来的走向。台湾“国科会主委”黄镇台认为,台湾发展太空科技不宜将战…  相似文献   

9.
广昌太空莲     
广昌太空莲,又叫航天白莲,是广昌县白莲科学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合作研究培育的白莲新品种,是高科技的结晶。 1994年,广昌县白莲科学研究所在老建部门的扶持下,实施科技扶贫项目“白莲新品种开发”,他们选送了 442粒白莲种子,搭载我国“ 940703”号科学实验卫星,在太空中持续 335小时 35分钟,绕地球 238圈后返回地面。 经卫星搭载的白莲种子回收后立即破壳催芽进行地面选育、试验、研究。经过几年的地面种植、选育,结果从白莲地下部分的藕到地上部分的叶、花、莲、籽粒等各个部分均产生广诱变异。目前,已培育出六个太空莲新品种:太空莲 1号、 2号、 3号、 7号、 9号、 36号。其中太空莲 1号、 2号、 3号表现十分优良,于 1998年通过了江西省科委的成果鉴定。该项目研究列入了国家 863计划。 今年,广昌县科技扶贫示范基地与县白莲科学研究所合作繁育太空莲 1号、 2号、 3号,面积达 300亩。目前,太空莲长势喜人,花繁叶茂,硕果累累。主要表现为:生育期和采摘时间长,花多、蓬大,结实率高,平均结实粒达 88%,平均粒重 1 05克。特别是太空莲 3号具有颗粒大、农艺性好、产量高等优良特性...  相似文献   

10.
印度加速发展航天技术慈桂航随着印度极地-D2号火箭将遥感卫星送上太空,印度这个南亚大国已挤进了世界太空俱乐部。目前已经掌握这种太空高技术的国家只有美、俄、中、法、日五国。印度航天史上“又一里程碑”印度政府自六十年代末就把发展航天技术列入了国家的发展计...  相似文献   

11.
俄罗斯联邦航天局代表亚历山大·马丁诺夫在题为“哈萨克斯坦人造地球卫星系统的发展前景”的圆桌会议上宣布说,哈萨克斯坦通信卫星“KazSat”的发射升空时间将推迟,但不晚于 2006年6月20日。KazSat卫星原计划于2005  相似文献   

12.
2001年6月18日在哈萨克斯坦总统直属战略研究所就题为“哈萨克斯坦妇女的经济自由权”的社会调查获得的材料召开了圆桌会议。这项调查是哈萨克斯坦职业妇女协会利用“索罗斯—哈萨克斯坦”基金提供的资金进行的,其结果收录在《哈萨克斯坦妇女的经济自由权》这本书里。在解释开展这项工作的必要性时,哈萨克斯坦职业妇女协会是这样  相似文献   

13.
东方红唱响神州 50年前,一首熟悉的东方红乐曲响彻太空.中国成为继美、苏、法、日等国家之后第五个能制造和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从那时开始,中国的卫星事业开始起步,到如今,中国已初步形成了遥感、通信广播、气象、科学探测与技术实验、地球资源和导航定位等六大卫星系列.  相似文献   

14.
1965年4月6日,世界上第一颗实用型商用通信卫星“晨鸟1号”发射成功。太空的商业大门旋即被打开。现如今,人们打开广播、电视、启动汽车GPS导航功能、在偏远地区打电话等,都能找到卫星应用的影子,享受到卫星运营服务。但它们似乎太过神秘,以至于我们几乎忘记了它们的存在。今年5月,因为美军再次确认租用中国卫星“亚太7号”的消息,又一次把我们的注意力牵引到遥远的太空。一颗卫星是如何打造的?它经历怎样的跋涉来到发射地?发射升空后如何运转?数据显示,在全球超过1000颗卫星的背后,同样存在一个庞大的卫星产业。2011年,这个产业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1773亿美元。2001—2011年,全球卫星产业收入增长175%。生意做到太空里,商战打到卫星上。这个与政治、军事密不可分的产业,已经占据全球航天产业的六成以上份额。在这个产业里,有公司与公司的对抗,更有国与国的较量。  相似文献   

15.
作为科研专家,他曾“六送”神舟上太空,还担任过“神舟七号”飞船的分管领导,圆满完成中国首次载人航天出舱活动任务;同时主抓中国小卫星和卫星应用工作,成功地发射了19颗卫星,均圆满成功。作为一名管理型的人才,他在兼任上市公司“中国卫星”总裁后,举把公司市值从近50亿元提升到200亿元;在出任中国乐凯集团有限公司的党委书记期间,经过2年多的顽强拼搏奋斗,使企业从经营性收入负8000多万元,实现扭亏为盈,经营性  相似文献   

16.
日前,美国宇航局发射一颗小型纳米级人造卫星,其大小如同面包块一般,它将帮助科学家揭示杀菌药物在太空中的反应。这个纳米级人造卫星叫做  相似文献   

17.
科技新视野     
《中国科技产业》2003,(11):70-70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管理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日前成功地将中巴联合研制的地球资源卫星和中国科学院研制的“创新一号”小卫星送上了太空。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72次发射,也是1996年10月20日以来“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连续第30次成功发射。“长征”运载火箭的发射成功率高达91%以上,处于世界先进水平。“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在近几年的发展中,不断采用先进的设计技术,如“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的“三化”设计,“三垂”模式的测试发射流程,以及在设计过程中严格执行“三级审签”制度,关键设计专家复核复算制度等,…  相似文献   

18.
2007年6月1日零时08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鑫诺3号通信卫星送入太空。这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00次发射。从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火箭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以来,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形成了4个系列,具备了发射不同轨道、不同类型卫星的能力,先后成功地发射了我国第一颗返回式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第一颗通信卫星、第一艘载人飞船,并多次为国外成功发射了通信卫星。  相似文献   

19.
为避免美、俄两国卫星相撞这类“太空交通事故”,我国已着手制定“十二五”空间碎片研究计划。近日,“十一五”空间碎片环境保护工程专家指出,目前所能采取的最有效方案是减少碎片的产生。设计时,要把减少太空碎片这一点考虑进去。为此,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为“长征-4B”运载火箭加装了剩余推进剂排放系统,并完成15次卫星发射任务,成为国际公认的成功案例。  相似文献   

20.
1999年9月3日,哈萨克斯坦国务秘书科比什巴耶夫会见了印尼驻哈国大使恰赫奥诺先生。哈国务秘书代表哈国总统对其被任命为匈牙利大使表示祝贺。在会谈中,印尼大使讲述了印尼遭受的经济危机和影响对哈萨克斯坦投资的情况。在感谢哈国帮助他工作时,恰赫奥诺先生表示希望两国在各个领域进一步密切合作的愿望,同时顺便说起了印尼计划‘要用拜克努尔航天发射场发射自己国家命名的“ГАРУДА—1”号卫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