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新产品开发过程的绩效评价一直是制造企业面临的主要挑战,已有文献中对新产 品开发项目的评价指标体系也各具特色,但标准化问题一直没有得到重视。本文尽量抽取新 产品开发的共性,并考虑新产品开发项目生命周期内不同阶段的特征,基于平衡计分卡方法 建立了项目整个生命周期内多阶段的动态评价体系。该体系的建立可以为平衡计分卡在新产 品开发领域的应用奠定标准化的基石。  相似文献   

2.
商业模式评价是当前商业模式研究中的关键问题,如何有效评价商业模式,成为学术界和企业界关注的焦点.在分析传统平衡计分卡不足的基础上,根据商业模式定义及构成,提出六维平衡计分卡评价模型,并设计了商业模式的评价指标,从而构建了商业模式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3.
薛忠花  余艳 《电力技术经济》2004,16(2):49-50,64
在战略经营时代,企业效绩评价受到了日益广泛的关注和深入的讨论,本文对"新经济"时期企业效绩评价体系的创新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建立基于 EVA 和平衡计分卡的企业效绩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4.
针对原全生命周期经济评价方法进行了改进.将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分为决策、建设、运营三个阶段.项目决策阶段采用有无对比法,并兼顾项目自身、地区公司、集团公司三个层面的经济评价;项目建设阶段,建设期内采用跟踪对比法,竣工1年后采用前后对比法;项目运营阶段采用跟踪评价法.与方法相对应,明确了全生命周期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为三大类6个亚类27项指标,实现了经济评价与完整项目管理的有效衔接.通过TYKF油田D8区SAGD项目的实例分析,进一步证实了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大型项目实现全过程管控的五个阶段,即机会识别与评估阶段,概念选择阶段,方案定义阶段,实施执行阶段,项目运营阶段.为了将项目从最初的机会识别按计划进行到最后的机会实现,应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注重顶层设计,建立项目管理全生命周期的管控策略;重视项目前三个阶段的工作投入,用有效方法保证并最大化项目投资价值;强化基础工作,建立系统全面的项目管理体系,实现项目管理工具的标准化.  相似文献   

6.
平衡计分卡自从诞生以来就受到了国外实务界和理论界的高度关注,在《哈佛商业评论》评选的"过去80年来最具影响力的十大管理理念"中,平衡计分卡名列第二.目前,国内许多企业在绩效考核方面借鉴了平衡计分卡的思想.但目前对平衡计分卡在火电企业应用的研究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仅限于把平衡计分卡作为一个业绩评价工具,并没有将其战略管理功能引入企业;二是对平衡计分卡在火电企业中实施方法的介绍笼统,不利于管理者借鉴、运用.因此,迫切需要加强对火电企业战略管理及业绩评价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卢相君 《工业技术经济》2005,24(5):135-136,140
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浪潮下,现行业绩评价体系已不能很好适应东北地区上市公司的发展。平衡计分卡实现了财务评价和非财务评价的有机结合;经济增加值促使经营者更加关注企业资本的保值增值。但平衡计分卡和经济增加值评价法都有各自的缺陷,因此,可将二者结合起来,形成适合于东北上市公司的“EVA平衡计分卡”业绩评价体系并在具备条件的公司实行。  相似文献   

8.
刘斌 《国际石油经济》2012,20(7):65-67,112
针对各油气田企业强化完整项目管理,追求投资高回报的现状,从全生命周期的界定入手,研究探索项目全生命周期经济评价方法与评价指标体系,根据项目周期的阶段性差异把全生命周期分为前期论证阶段、项目运行阶段和项目结束后三个阶段,提出了每个阶段的评价方法与指标,打破了“就项目而评价项目”的传统评价模式,创建了“多层次、多角度的全方位经济评价方法”,体现了建设项目的综合经济效益,为老油田提高投资回报奠定坚实的评价基础.此外,文章还结合辽河油田SAGD项目实证了该评价方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正>通过建立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二级单位绩效考核模型,优化和改进市级供电企业绩效指标体系;通过持续有效的绩效沟通,完善绩效监控体系,推动平衡计分卡的顺利落地——目前,在国家电网公司战略指导下,各省级和市级供电企业已经建立了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绩效管理体系(市级供电企业平衡计分卡模型见下图)。市级供电企业绩效指标基于  相似文献   

10.
通过建立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二级单位绩效考核模型,优化和改进市级供电企业绩效指标体系;通过持续有效的绩效沟通,完善绩效监控体系,推动平衡计分卡的顺利落地——  相似文献   

11.
杜邦分析法和平衡计分卡是国外业绩评价的经典工具,杜邦分析法侧重于从财务角度评价企业绩效,平衡计分卡从企业战略出发,不仅是一项绩效考核工具同时也可以作为企业的日常战略管理工具。但目前对平衡计分卡在火力发电企业应用的研究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仅限于把平衡计分卡作为一个业绩评价工具,并没有将其战略管理功能引入企业;二是对平衡计分卡在火力发电企业中实施方法的介绍笼统,不利于管理者借鉴、运用。  相似文献   

12.
基于EVA与平衡计分卡融合的企业财务绩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绩效评价工具,平衡计分卡在很多国际公司得到了较好的运用。以股东价值最大化作为公司管理者行为准则的EVA(经济增加值)评价工具,是一种可以准确反映公司为股东创造价值的绩效评价方法。要想设计出科学的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应当全方位考虑绩效的各种影响因素,EVA与平衡计分卡相融合的方法能够更有效地实现对公司财务绩效的评价。文章通过EVA与平衡计分卡两种绩效评价方法的对比,将两种评价方式进行有机融合而形成优势互补,从而设计出更能有效反映企业财务绩效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3.
基于中国石油海外业务规模大、管理幅度宽的现实,为加强组织间的战略协同和保障公司战略的有效落地,中国石油海外勘探开发公司借鉴平衡计分卡的管理理念和方法,结合海外业务的实际情况,完善现有的战略管理和业绩管理体系。主要做法包括:制订发展战略,开发战略图,实现战略的有形化;与战略图相匹配,开发计分卡,实现战略的指标化;科学分解战略目标,理顺逻辑与承接关系,实现战略的协同性;实施应用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业绩合同,提升业绩管理的战略导向性;构建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战略执行回顾机制,提升战略执行力;建立与海外业务实际情况相符的平衡计分卡实施保障机制,确保平衡计分卡成功推广应用。这一体系的应用,对提升公司的战略管理和业绩管理能力起到了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4.
根据我国电网企业的战略和经营目标,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绩效评价和战略管理体系,是加强企业战略管理、促进电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分析了电网企业生产经营的关键目标,探讨了电网企业采用平衡计分卡进行绩效评价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电网企业采用平衡计分卡进行绩效评价的关键步骤,并针对电网企业的特点,建立了包括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和学习成长等4个方面的关键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5.
随着信息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面临竞争激烈的外部环境,要求企业已不能仅着眼于单一的财务指标体系,还需要建立能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要素,如客户满意度、企业创新能力等。因而,一种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平衡计分卡应运而生。本文以J建筑公司为例,探讨如何将平衡计分卡运用于企业绩效管理中。  相似文献   

16.
为提升型谱内单机级新产品开发的综合效益,在新产品开发论证阶段,采用德尔菲流程、BP人工神经网络算法建构单机级新产品开发价值评估工具。从战略价值、技术价值、市场价值、财务优度、产业优度5个方面对航天型谱内新产品实施评估,建立了一套具有5项准则层指标和26项方案层指标的指标体系,并对型谱内新产品实施了试用性评估,列举了部分范例产品的评估结果,从实践中总结出若干航天新产品开发价值评估的要点问题。  相似文献   

17.
平衡计分卡将企业的远景、使命和发展战略与企业的业绩评价系统联系起来,把企业的使命和战略转化为具体的目标和量度指标,以实现战略和绩效的有机结合。平衡计分卡用驱动未来绩效的量度,来弥补仅仅衡量过去绩效的财务量度的不足。它将财务评价指标和顾客的满意度、内部程序及学习与成长能力结合起来,建立有助于企业在产品、程序、顾客和市场开发等关键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的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8.
"EVA综合平衡计分卡"业绩评价系统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成炎 《工业技术经济》2006,25(4):74-75,101
为了改进传统的业绩评价方法,西方学者进行了有益地探索,并创立了两种具有代表性的新方法--EVA和平衡计分卡.EVA和平衡计分卡尽管存在许多差异,但两者的最终目标都是为创造企业价值服务的,因此,可以将两者进行有机融合.以平衡计分卡为载体,以EVA为导向,通过对EVA指标的分解和敏感性分析,可以找出企业价值的关键驱动因素,从而更好地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  相似文献   

19.
以BSC为基础的电子化绩效评价系统的开发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化的绩效评价体系包括:在对战略目标细分之后嵌入平衡计分卡工具,求得以战略为核心的4个角度的整体平衡.在分解出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创新4个角度的KPI后,以AHP法为基础对其进行赋权并建立绩效考评模型得出四角度与各指标完成进度.  相似文献   

20.
建设项目过程评价内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我国建设项目后评价中过程评价内容的研究现状.针对其中存在的不足,以项目生命周期为主线,将建设过程划分为5个阶段,设计了各个阶段的后评价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