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有股票市场的显著特征是国有股权的控股地位,目前我国的国有股权分置改革发展到进一步完善时期,以及上市公司股权转让数量和规模不断增长,国有股股权转让的定价问题日益突出。考虑到股权结构的调整,资产重组的实施以及战略性退出等方面的需要,上市公司国有股权不得不进行有序、规范地转让,而在国有股权的转让过程中,为保护国有股权所有者利益,对所转让股权进行合理、科学地定价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一、含国有股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总体情况截止2001年12月底,上海上市公司(注册地在上海的)130户,其中本市上市公司(利用本市股票发行额度上市的)115户;含国有股上市公司89户,总股本为421.95亿股,股东权益为1175.42亿元。其中:国有股192.88亿股,占总股本的45.71%;国有股权益540.03亿元,占权益总数的45.94%。上海上市公司资产重组工作是从1994年棱光实业国有股权转让开始的,特别是从1997年以来,本市资产重组无论在方式、内容上,还是所涉及范围、领域都有一定程度的创新和拓展,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有经济布局和经济结构调整,国有企业的资产重组有进有退,涉及的重组形式多种多样,既包括通过股权转让、增资扩股引入非国有资本以及解散清算等关停并转方式,也包括整体上市、上市公司收购、重大资产重组等国有资本化证券化行为。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职工安置是改制的重点和难点之一,直接关系到改制是否能够顺利、成功地进行。  相似文献   

4.
如果说山东证券市场前几年出现的兰陵陈香资产置换、鲁能泰山强强联合、清华同方鲁颖电子吸收合并等名震全国的经典重组案例是山东省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一场场热身赛的话,那么2000年山东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可以说是驶上了又一个快车道:股权划转、协议收购、二级市场收购、吸收合并、战略性并购、资产置换、资产剥离、租赁、托管等各种模式的并购重组高潮迭起、异彩纷呈。到目前为止,2000年山东省总共有近20家上市公司实施了方式不同的重组。其中,  相似文献   

5.
宋建华 《上海国资》2004,(12):24-25
原深圳投资管理公司、建设控股和商贸控股直接或间接持有的14家上市公司全部国有股权,分别被划转给深圳市国资委和刚刚组建的深圳市投资控股公司,上市公司股权重组为深圳国资改革破题添上浓重一笔,一场由地方政府主导的上市公司重组"风暴"即将掀起。  相似文献   

6.
何诚颖 《特区经济》2002,(11):44-49
<正> 深圳是我国证券市场的重要发源地,一些股票更曾是股票市场的龙头,但经过近10年的市场磨砺,深圳部分上市公司已经失去往日风采,过早地显现疲态。而有同样过程的上海,这几年在上市公司重组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深圳应借鉴上海重组上市公司的经验,运用崭新的资产重组模式,战略性重组深圳市的上市公司,改善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有效地提高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增强融资能力,促进企业资源优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相似文献   

7.
2000年以来,上市公司中资产重组的步伐向纵深发展,行业内的战略性重组成为资产重组中的重头戏,引起市场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王素玲 《江苏改革》2001,(12):21-23
近年来,连云港市积极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市属工业企业改革与发展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目前,全市企业改制改革面达80.5%,其中,市属工业国有、集体企业改制改革面达70.4%、49%以上的中小企业中的国有、集体资产改制退出。通过资产重组,组建和发展了恒瑞、奥神、德邦等一批企业集团和骨干企业,资产重组规模达到11亿元。  相似文献   

9.
陈怡璇 《上海国资》2014,(11):40-41
利用借壳上市完成公众公司的改制;同时也是国资流动平台接入上市公司资本管理的尝试,一举多得10月25日,棱光实业发布资产重组预案,停牌7个月后的资产重组事项终于浮出水面,以全部的资产和负债与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简称"现代设计集团")持有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100%股权进行置换。现代设计集团适逢天时地利,在借壳上市进程中迈出了重要一步,再次成为此轮国资国企改革中探索上市之路的先行者。"作为国资国企改制重组的重点企业。  相似文献   

10.
1997年,上海交运(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交运集团")完成了对其绝对控股的上海钢铁汽车运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钢运股份")的资产重组。本次资产重组是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在授权经营的国有资产范围内进行的体内资产置换,直接带来的是上市公司原有资产全部剥离和主营业务的调整变化,是中国证券史上资产重组前所未有的案例。重组更名后的上海交远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交远股份")资产运行质量大大提高,经营机制明显改善,形象焕然一新,从而受到了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李福祥  魏彦珩 《发展》2008,(12):126-128
实现甘肃省国有股权管理目标的政策手段包括持股比例的界定及其调节;建立增持与减持及定价机制;注资与认购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支持整体上市;根据国有股权比例变化在二级市场出售、转让或购买上市公司股票;适时进行国有股权回购;弱化内部人控制,推动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国有大股东要真正履行忠诚义务;以优质资产认购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的股票;通过国有股东的作用对处于困境的上市公司及时实施战略重组;建立与交易所相联系的上市公司股权变动的监测系统等。  相似文献   

12.
正国有股东应该从管企业向管股权转变,管好公司战略、管住产权代表、管理国有股权、管活股票市值继2013年12月上海国资国企改革20条公布之后,2014年7月7日上海市委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本市国有企业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若干意见(试行)》〉。伴随着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进程,国有企业通过重组整体上市等多种渠道推进市场化进程,然而在这个进程中,上市公司与国企集团往往存在着多方面摩擦。作为浦东新区首任国有资产管理处处长,并历任两家上市公司高管  相似文献   

13.
自中国共产党的十五大之后,"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已在社会逐步形成共识。仅1997年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的状况就已经展示了良好的开端。据有关人士统计,在745家上市公司中,有243家进行了资产重组,占上市公司总数的32.6%。中央工作会议提出,1999年的重点工作之一是深化国企改革。因此,我们可以预计,在今后的日子里,国有经济的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必将成为经济活动的热点。一、拓展范围:国有经济的资产重组不能只在公有制的范围内寻找出路。在  相似文献   

14.
下一步,要积极重点推进股权分置改革,推动金融创新,推动国有上市公司改革重组,提高国有上市公司质量  相似文献   

15.
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部副主任邓映翎前不久在中国上市公司成果博览会"上市公司资产重组辨析"专题研讨会上指出,中国证监会支持上市公司进行实质性资产重组,推进资产重组从协议收购向要约收购发展,今后将一律不豁免企业全面要约收购,同时探索上市公司的退出途径,建立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  相似文献   

16.
国有资本的战略性调整应着眼于提高地区经济的整体实力。为更有效发挥国有资本对整个地区经济的支撑和带动作用,实现国有资本配置领域的充分优化,国有商业资本退出商贸流通领域势在必行。针对北京国有商业的不同情况,提出国有商业资本应采取不同的方式退出商贸流通领域,并强调在实施国有商业资本的战略性退出过程中,应、主要依靠市场化手段,同时也要充分发挥政府的积极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资产重组,走出一片新天地·铁人眼下,上市公司资产重组已经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极大关注,希望通过结构调整在新一轮经济周期及参与市场竞争中强者恒强,弱者趋强,充分发挥上市公司资源配置的积极作用。所谓资产重组,就是通过企业之间的产权置换或股权重组,实现社会...  相似文献   

18.
陈刚 《上海经济》2002,(6):47-48
1997年以来,在上海市政府的领导下,上海市本地上市公司进行了大规模的资产重组。据不完全统计,上海本地127家上市公司中,有86家进行了重大资产重组的,其中29家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发生了变化,17家上市公司主营业务进行了变更。通过资产重组,上海本地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经营效益明显提高,剔除部分“ST”以及“PT”公司,其余经过重组的76家公司三年来平均主营  相似文献   

19.
张策  姚华 《辽宁经济》2001,(1):22-22
一、变革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建立股票市场的现代产权制度基础  目前,在沪深股市900多家上市公司中,约三分之二的股权是由国家股和法人股组成的不可流通股。这不仅违背了市场经济的公平原则,而且导致了“廉价控股权”和频繁的“用脚投票”。对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进行变革不仅可以为国有股东提出退出机制,更有助于提高整个证券市场的资本流动性,为各类企业依托证券市场开展更为深入的资产重组创造条件,使证券市场的资源优化配置功能更为充分地发挥出来。  二、积极培育证券市场各类金融机构和金融中介  就证券市场而言,培育证券市…  相似文献   

20.
债权转股权是一种财务重组方式,它通常的做法是债权银行通过过渡银行或资产管理公司等功能性机构工具,将其对企业的不良债权,按照一定的规则,设计安排,转换为上述功能性组织对企业的股权;待经过对企业资产重组和管理重组,该股权或可选择的信用等级获得提升后,功能性组织再将其变现退出,以求达到化解金融风险,营造企业再生条件,使经济本身得以修复之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