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标准物质与化学分析质量保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SO标准物质委员会建立了1975年,这个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鼓励和实现广泛的国际合作,以协调和促进标准物质的发展以及它们的生产和应用。1质量保证为国际(国内)用户提供准确的。可接受的测量结果的需求止在不断地增长,这就要求重视计量的可溯源性。为达到这个目的,要求在测量手段的校准和确认中,使用可溯源性的标准和/或标准物质。没有这些要求想建立个可溯源性的可靠的系统是不可能的。分析数据要想被问际接受,必须建立在置信度和可靠性基础肝,可溯源性是质量保证(QA)的一个重要方自。本文主要阐述标准物质的应用,重点涉及常…  相似文献   

2.
各国为了减少贸易技术壁垒,保证自由贸 易以利于公平竞争,以及为满足顾客对 质量越来越高的期望,纷纷采用ISO9000族标准,形成了全世界范围的“ISO 9000族”现象。 标准物质作为具有一种或多种足够好地确定了特性,用以校准测量器具、评价测量方法或给材料赋值的物质或材料的计量标准,在冶金、煤炭、  相似文献   

3.
“标准物质”属于计量专用术语,我国过去俗称标准样品。其概念含意是:这类物质或材料具有足够均匀并已经很好地确定某一种或多种特性,用于校准仪器,评价测理方法或确定物质的量值,经过正式批准作为传递和统一量值的计量标准。 标准物质是使用方便的量值传递标准,是一种在经济、科技活动检测工作中最有使用价值的计量保证手段。但因过去我区对标准物质的推行措施不力,宣传不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 2010年10月27-29日,由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主办、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和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协办的2010北京国际标准物质研讨会在北京开幕。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计量院)化学计量与分析科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李红梅对标准物质的概念和作用进行了介绍:国家有证标准物质是分析测量的国际或国家标准和量值传递的载体,是建立化学测量量值溯源体系最有效的工具。它的作用如一把尺子,所衡量的对象涉及化学、生物、工程、物理等众多特性或成分,可用于检测方法评价、检测仪器评价、待测样品测试、检测环境评价、实验人员与检测实验室能力的评价等。正是鉴于标准物质在改进检测工作质量、提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量值溯源性和不确定度的概念讨论了这一问题。标准物质的定值及鉴定都有技术规范。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技术规范也在不断进步,人们对标准物质的理解和认识也在不断加深,矛盾也就由此开始产生。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标准物质定值分析选用的基准及工作标准并没有考虑量值的溯源性。光普纯、高纯、优级纯试剂均可用于定值分析。溯源性的概念提出以后,再来考虑前期已定值的标准物质似乎存在着基准试剂的选用上存在着断链的问题。果真如此,那么引出的问题将更严重,因为当时的这些标准物质一直用于标准办法、标准物质的研究。由此继续推论将…  相似文献   

6.
3.检定和校准的溯源要求。检定和校准的对照应能溯源到国际或国家标准的测量标准,这是有效控制监视和测量装置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标准物质是已确定其中一种或几种特性量值的计量标准。在一定时间内具有组分均匀、性能稳定、量值准确的特点,在时间上能保持特性量值,在空间上能够传递量值,往往用于校准计量器具、评价测量方法、确定材  相似文献   

8.
本文参照我国及国际相关的技术规范、导则与地质标准物质定值协议,就国内地质标准物质均匀性检验与评价中所采用检验方法等进行分析论述,针对我国地质标准物质均匀性检验与评价中的难点及现存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冶金标准样品 (以下简称标样 )是具有一种或多种足够均匀并已经很好地确定了特性值的、用于校准仪器、评价测量方法或确定冶金物料的量 ,经过技术鉴定并附有特性证书的一批样品。标样既是实物标准 ,又是一种特殊产品。它对金属材料及制品的质量控制 ,促进产品质量提高起着关键性作用。因此 ,正确选用好标样显得特别重要。本文拟就企业实验室如何选用好标样 ,谈些粗浅的看法。一、如何正确选择标样据有关标准化管理部门统计 ,现市场销售的标样中约有 3 0 %或更高比例的样品 ,是不符合国家标准化行政管理部门制定的标准样品技术规范要求的 ,也…  相似文献   

10.
在国家计量技术规范"F1001一1998<通用计量术语的定义>中,校准被定义为: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所指示的量值,或实物量具或参考物质所代表的量值,与对应的由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就是说,校准的主要功能是为了确定测量仪器的示值和标准值之间的关系(即示值误差).校准结果既可给出被测量的示值,又可确定示值的修正值.校准也可确定其他计量特性,如影响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期间核查是为了保持对设备校准状态的可信度,在两次检定工作之间进行的核查,包括设备的期间核查和参考标准器的期间核查,这种核查应按规定程序和日程进行。通过期间核查可以加强实验室的信心,确保两次溯源间计量标准状态的可信、可靠。计量标准装置、测量设备、试验设备以及标准物质一般在下列6种情况下需要实施期间核查:1.新建立的计量标准装置,新购置的测量设备和首次使用的标准物质;  相似文献   

12.
保证全国量值的准确可靠是计量立法的中心环节。要实现这一目标,除了计量单位制必须统一外,还要科学地确定量值传递体制,发放实物标准物质是目前主要的量值传递方式之一。它具传递环节少;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购标准物质的品种;可以自己校准计量器具及评价计量方法;可以在现场使用等优点受用户的喜爱。在药品检验中使用药品标准物质,进行量值传递,可以保证计量结果可靠,使药品检验工作达到科学性、公正性、规范性的要求。 标准物质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具有高稳定的物理、化学或计量特征,并经正式批准作为使用标准的物质或材料。由此可见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技术监督事业的发展,标准物质在产(商)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标准物质有那些作用?在产(商)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如何使用标准物质来保证和控制检测质量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笔者体会: 标准物质的基本作用 标准物质按其定值方法、准确度、均匀性、稳定性分为一级标准物质和  相似文献   

14.
在校准高精度数字多用表直流电压时,为有效减小测量不确定度,可采用直流参考电压和直流分压器作测量标准,使测量不确定度最大程度满足被校仪器和所使用测量标准之间的3倍关系。  相似文献   

15.
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的检定,根据JJG693—2004规程规定的检定方法和技术指标进行检定和判断。检定中使用的标准器为不确定度≤2%(K=3)的有证气体标准物质或定值不确定度≤1%(K=3)有标物和“气体检测报警器检定/校准装置。使用标准器对检测报警器进行零点和跨度校准后,再进行示值误差的检定。评定步骤如下:  相似文献   

16.
量值传递是法定计量技术机构的主要工作,只有通过深化改革,加强管理,创造条件,才能把量值传递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改进量值传递方式。就量传方式来说,除采用实物标准逐级传递,发放标准物质,发播标准信号外,还可用发布标准数据,用美国标准局(NBS)的计量质量保证方案(MAP方案)进行溯源,达到保证测量质量之目的。除检定外,校准、比对、MAP法等各种经实践检验可靠并有充分的科学根据的量值溯源方式应该允许采用。在国际上,或在电子计量领域,确定计量数据,判断计量性能,常采用比对的方式。  相似文献   

17.
谢琳  吴国祥  张征军 《价值工程》2010,29(16):140-141
目的:保持理化检测实验室标准物质校准状态的置信度。方法:结合理化检测实验室标准物质期间核查的工作实际,就期间核查的程序、间隔、方法和结果评价等方面进行探讨。结果:对标准物质期间核查的程序、间隔、方法和结果评价等方面实施有效控制,是确保标准物质的稳定性和准确性的有力措施。结论:以GB/T27025-2008/ISO/IEC17025:200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为依据,根据规定的程序和日程对理化检测实验室标准物质进行核查,以保持其校准状态的置信度,确保理化检测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8.
使用标准物质提高化学检测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标准物质的概念,分类,用途等有关知识,主要是标准物质在化学检测中的监控和测量结果的显著性检验以及标准物的定值评分。  相似文献   

19.
建立完善我国的计量保证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国家标准及技术研究院(英文缩写为NIST)在20世纪60、70年代就开展了“计量保证计划”(Measurement Assurance Pro-grams 缩写为MAP)的实验并取得了很好的结果,受到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关注。MAP的方法是采用核查标准和传递标准全面考核校准实验室的测试系统,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对那些参加MAP的校准实验室的测量质量进行控制,及时发现问题,反馈信息,使传递误差尽量减少并确保量值溯源或传递的质量,定量评定测量过程的合成和扩展不确定度,作为考核是否满足实际工作要求的依据。可以说,MAP是量值溯源或传递的高级形式。保证测试…  相似文献   

20.
魏明霞 《价值工程》2014,(13):292-293
期间核查在实际工作中也被称作"运行检查"或"中间检查",是指为了保持检定或校准状态的置信度,实验室自身使用适当的技术以及校准方法对两次定期检定之间的设备进行的多次检查。期间核查的对象是计量标准、标准物质或其他测量仪器。其目的就是为了确保计量标准、标准物质或其他测量仪器是否保持原有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