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设想一下,有一天你在商场挑选了装满整整一个购物车的商品,走到超市出口的时候,不需要任何条码扫描,几秒中的功夫,总货款被清清楚楚地显示在屏幕上;或当你穿着“耐克”运动鞋走过一个街头液晶广告牌,原先播放的可口可乐广告一下子切换成阿尔卑斯山的旅游风光片,还有画外音对你说:“去这么美好的地方,还是穿耐克鞋好。”你是否会惊叹技术的神奇,然而,这一天离我们已经不是遥不可及…… 相似文献
3.
基于Internet的RFID在集装箱运输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集装箱运输以其高效、便捷、安全的特点成为交通运输现代化的重要形式。加快发展集装箱运输对促进经济贸易发展、改善经济结构和运输结构、扩大对外开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国集装箱运输迅猛发展,我国香港、上海和深圳的集装箱吞吐量分列世界集装箱大港的第一、第三和第四位。仅深圳港2005年上半年的集装箱吞吐量就达到了743万标箱,预计2005年深圳集装箱吞吐量将达1600万标箱。如此巨大的集装箱运输量,如何更快捷安全的完成运输、如何更有效的管理这些集装箱就成了港航相关企业(如码头、船公司、拖车公司、货运代理等从事外贸运输的企业)棘手的问题,它们作为国际物流服务的主要提供商,它们之间信息的及时、准确传递和沟通是提高国际物流整体服务质量的关键。为解决这一问题,人们自然的把目光投向了射频识别技术(即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缩写为RFID)。 相似文献
4.
2003年7月份,沃尔玛公司要求它最大的100家供应商在截止到2005年以前要在供给他们的商品货箱和托盘中采用RFID标签。沃尔玛在1984年开始推广使用条形码,曾使整个行业受益。美国军方物流部门已经开始在所有的军用物资方面应用FRID技术。可以预见,RFID电子标签将是条形码给流通业 相似文献
5.
6.
7.
8.
9.
射频识别(RFID)产业发展格局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在沃尔玛、麦德龙等跨国零售巨头的推动下,射频识别(RFID)技术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厂商的关注。从射频识别技术的基本概念、分类和产业链结构出发,结合射频识别产业的标准现状,对近年来国内外射频识别产业的发展格局进行分析研究,并对中国如何发展射频识别产业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基于RFID技术在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与发展潜力,本研究首先通过探讨RFID系统的构成和特点来确定物流中心导入RFID系统后产生的实时监控和追踪货物状况等实质性效益;然后,根据文献研究,以流程描述法和情境模拟法推倒出基于RFID系统的物流中心的作业模式;最后,研究结果显示,物流中心导入RFID系统后确实能够提高改进物流中心的运作效率。 相似文献
14.
15.
16.
2009年8月,上海张江集团牵头,联合18家企业、5所院校和11家科研单位,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国射频识别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以下简称“射频识别联盟”)。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互联网、通讯等信息技术结合,可以实现全球范围内物品跟踪与信息共享,拥有巨大的市场潜能,创新体系牵动面广泛。因此,各国正在加紧进行RFID技术的研发,大力推广RFID应用。 相似文献
17.
日本物联网基础技术取得划时代进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非接触无线识别技术(亦称RFID或电子标签或无线射频标签等)为代表的物联网技术作为一项推动全社会信息化、自动化的基础技术、20年来受到日本政府和产业界的高度重视,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日本为了实现日本社会信息化制定了电子日本(e-Japan)战略及其与之配套的为实现泛在网络终端环境的泛在网络日本(u-Japan)计... 相似文献
18.
19.
集装箱运输是一种先进的交通运输方式,全球运输集装箱化的比重不断提高,全世界货运的90%通过海运集装箱完成,全球港口集装箱年吞吐量超过4.2亿标准箱,中国内地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现已突破1亿标准箱,位居世界第一。然而集装箱运输信息化水平已成为制约集装箱运输发展的关键因素。集装箱运输业的快速增长对集装箱运输安全及装卸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集装箱及其货物的实时可视化的跟踪、便捷的信息传递、自动化智能调度以及运输安全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集装箱的运输管理需要一种更加自动化、智能化,能够实时更新数据的技术。RFID技术无疑具备了这些特点。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产业经济动态》2010,(12):27-31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最初被定义为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RFID)和条码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功能的网络。这个概念最早于1999年由麻省理工学院Auto—ID研究中心提出,实质上等于RFID技术和互联网的结合应用。RFID标签可谓是早期物联网最为关键的技术与产品环节,当时人们认为物联网最大规模、 相似文献